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色雨林沙盘故事----自由的天使

(2012-11-18 10:31:00)
标签:

金色雨林

团体沙盘游戏

学习能力训练

注意力训练

育儿

分类: 金色雨林大百科故事

 

 金色雨林沙盘游戏故事----自由的天使

 

    LHY同学是个四年级的小女孩,这个四年级的娃娃个高学习也很好,通过金色雨林的测评后发现这个孩子的综合学习能力以及智商都很高,而且还是个整整提前一年上学的孩子......

    她并不是个活泼的孩子,喜欢浅浅的或骄傲的一笑,主动表达的次数并不是很多。在金色雨林的沙盘课上,每次娃娃们都开始热烈的讨论,或者分组个人阐述和说明的时候,她总是莞尔一笑,说:"我没什么可说。” 但此娃娃又不是一个一直保持缄默的孩子,经常又能真切的感受到她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主张,有时候她也会因为某个想法某个不同的观点而坚定地反对,并可以和队员之间产生比较好的互动。

     近几次的沙盘课上,我发现这娃娃有一个特点,她特别喜欢两样东西,一是特别喜欢那几个璀璨晶莹的星型的宝石,二就是特别喜欢沙架上那几个长着翅膀的美丽的天使。无论本期沙盘的主题是什么,她都会反反复复的琢磨和把玩这两样东西,经常是下意识的直奔沙具上的天使和宝石而去,每次一边会心的满足的微笑一边小心翼翼的摆放到沙盘里,几乎每次她都会把璀璨的晶莹剔透的小石块放在大房子的屋顶上。

    沙架上有好几种天使,有的是圣女款的拖地长裙,有的是带翅膀的天使娃娃,可她只喜欢长翅膀的娃娃天使。前几次沙盘之后,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后来发现每次她都钟爱这些宝石和天使,每次摆放的时候她总是带着会心的微笑和满足感,谨小慎微的把天使摆在房顶的最高处,其实屋顶上都不怎么平整,如果房子有烟囱她还会把天使放在最高的烟囱上,所以每次都要经过多次的调整后天使才能站稳,可似乎她很享受这个过程,也有其他小朋友说过,这天使站在屋顶上多危险下,会摔死的。可她总是扬起下巴骄傲的笑一下,有时候她也会回应:“关你什么事。“
http://s12/mw690/a6cd7bf7gcebbf51d1f4b&690

http://s9/mw690/a6cd7bf7gcebbf9ee0ac8&690

http://s6/mw690/a6cd7bf7gcebc00a46ae5&690

http://s3/mw690/a6cd7bf7gcebc064ddbb2&690

http://s11/mw690/a6cd7bf7gcebc0b0572ea&690

http://s5/mw690/a6cd7bf7gcebc11a702c4&690




天使站在屋顶上,高处不胜寒,如履薄冰,很难找到稳妥的地方,我假装若无其事的帮她把摇摇欲坠的天使摆放稳妥,当然是面向沙盘中心的,可她看了看之后还是情不自禁的重新摆放,把脸调整成面向外部。




         说到这里要稍微跑题一下,其实也不算跑题,只是特别说明一下。

    其实在金色雨林的儿童团体沙盘游戏中,我们更注重的是情商的提升、心理素质的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的拓展,而并不是问题咨询,可我发现几乎大多数家长都情不自禁的会有问题咨询的心态,总喜欢在沙盘课结束后反复的问我,看出我家孩子有什么问题了没?既是有家长稍微含蓄点问:”我家孩子怎么样?“ 其实家长关注的还是问题,在家长更愿意关注问题的问题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个问题,在日常的教育中,大多数家长更喜欢盯着孩子身上的缺点和错误,更喜欢找出一些能够发挥家长特权和爱心的出口,并且以有责任感对孩子负责的态度,虎视眈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个细枝末节,拭目以待随时准备把一切罪恶掐死在摇篮里。其实,这是非常可怕的心态,只是很多家长都在情不自禁的扮演着这个角色而不自知,试想,如果我们家长在工作单位里,有这样一位如此爱你的呵护你成长、用心栽培你的领导,每日都虎视眈眈事无巨细的盯着你,各位还能有的放矢自然轻松的努力工作吗?

    只有个别家长会想了解孩子在沙盘课上是否开心,跟小朋友互动如何等等....我通常对家长的问题会只做言简意赅的回答,因为沙盘本身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更关注的是孩子的成长而不是问题,问题咨询更多的是以个体沙盘形式展开。

    在儿童沙盘团体游戏的过程中,作为咨询师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分析不评价!!!孩子们是沙盘的主体,而我只是一个陪伴者和呵护者,我更多的是扮演倾听和肯定的角色,我要做的是保护她们在操作过程中的自由空间,在恰当和需要的时候,沙游师给予及时的引导和梳理即可。

    还是说到这个LHY,尽管沙游师不会给予任何直面的分析和判断,孩子自己在摆玩沙具的过程本身就是内心成长的过程,可作为沙游师还是会通过孩子在沙游的过程中的表现,对孩子做一个自己内心的分析。LHY对夺目宝石和翅膀天使的热衷也引起了我的思考,这是为什么呢?这有什么象征意义呢?这能说明什么?我做了几个假设又似乎都不确定,一时觉得迷雾重重,只是在每次沙盘课上,我会不动声色的更细致的观察她了。

    反反复复的翻看前几次的沙盘游戏课的记录照片,终于发现了一个共同现象,原来每次沙盘课上,LHY摆放的所有翅膀天使的脸都是朝向沙盘的外面,而没有一次是面向沙盘内部的,那个美丽的有着胖嘟嘟脸庞的天使,长着一对唯美的翅膀,危险的站在屋顶的最高处,似乎在遥望着远处的星空。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也找到了如何跟LHY谈话的切入点,我该跟她确定一个答案,这个天使是不是就是她自己?天使脚下的房子是她的家吗?她特别渴望自由?那她现在不自由?她为何都面向家外的方向,在她的潜意识里,她想逃避这个家?

    于是,在接下来的沙盘课上,找准了机会,在她又开始小心翼翼不厌其烦的努力想把天使站稳在屋顶上的时候,我小心地又似毫不经意的说,这天使好美好可爱呀.....她美美的笑了~~~看她似乎很享受并没有任何抗拒,于是又进一步说:“这个美丽的天使是你吗?” 她眼里似乎突然亮起来,羞涩的点点头.....

     于是,我假装开始发现新大陆一样欣赏这个天使,哇,这个天使的翅膀好美呀,一定能飞得很高很远,她的眼睛越来越亮了,她美滋滋的窃窃的笑了一下,又试探的问:”你也希望自己像这个天使一样,能够非常自由的飞吗?“ 她立即毫不犹豫的点头。那......那......这个天使是想飞到哪呢?为何她的脸总是朝向沙盘外面的世界?她一边听我说话一边低头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她毫不经意的说,天使就要往外飞,家里烦人!!!哦,那家里都有些什么样的烦心事呢?

     这个并不善于主动表达的孩子,在这一问一答中她一下子开了话匣子,她开始说着她的种种不快,可说的时候似乎在说着别人的事,很平静很淡然,那种淡然似乎有着习惯已久的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我似乎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感觉孩子的这种感受,或者这种状态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孩子的状态似乎不是因为偶然发生的某件事,而是受到家庭常态关系的影响,但这一切都是推测而已。课上时间有限,孩子们还都在为到底哪什么而思考和琢磨着,我不动声色的看着孩子们摆玩着,希望能在下课后趁热打铁的跟LHY好好聊聊.......

    于是,我终于知道了,那个自由飞翔的天使就是她自己,她不喜欢驻足于院子里或家门前,她只期望能分得高飞得远,因为家给了她很多烦恼:”爸爸总是打我......我恨他......我爸爸妈妈很烦总是不让我干这不让我干那.....我写作业都写烦死了....有一天我写到十点......反正,他们说什么我都不想听等等.....等等......这个平时非常缄默的娃娃一下子说个不停.....我认真地听着狠狠的点着头,说:”那有没有时候你其实觉得爸爸妈妈说的是对的,但是他们态度不好,所以你故意不听的?"她说,我不管,反正他们说什么我都不想听.......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9EN00SIGG.gif

    听了心里有一点难过......后来我们还聊了很多很多,似乎说了一辈子的话.....看着这个才8周岁的孩子,突然一下子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很庆幸孩子跟我说了这么多,说的本身对她来说就是一个宣泄过程,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依然很天真很稚嫩,她根本不知道我在想些什么,她只知道我是个认真听她讲话的人。

    课后,孩子是爷爷接的,于是电话跟妈妈做了沟通,果然情况一如孩子所说,孩子和爸爸的关系到了冰点,她特别渴望爸爸能不在家,跟妈妈的关系稍微好一点,但也并不是很好。妈妈说对她要求并不高,没有给她压力,对她的要求也都会一些必须的要求,可她特别特别的逆反,从小到大都一直非常的逆反..................妈妈说她自从两三岁后就一直非常逆反,这就印证了我对她习得性无助的推断。

    几次我欲言又止,就匆匆结束了沟通。其实孩子的问题本身就是家长的问题,逆反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的事,那是一种战备状态,不要说孩子,就算是成人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会多么疲乏和劳累,如果事端可以被合理的解决,又有谁愿意一直逆反一直战备呢?

    妈妈说是对她学习等方面要求都不高呀,平时对她的要求也都是一些必要的合理的要求呀?尽管实际情况我也不便深究,可我隐隐的感觉还是父母的期望过高了,孩子的妈妈本身就是小学老师,当然不能片面的说做老师的就会对孩子期望过高,可这个孩子竟然整整提前一年上学,这个刚8周岁的孩子已经上四年级了,从这一点我还是感觉到了家长对孩子的很高的期望和要求,中国的小学教育内容本身难度就很高,可还让一个自主意识很强的孩子提前整整一年上学,这个本身就是逆自然规律的,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压力.....

...........我的角色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毋庸置疑,孩子的爹妈才是最爱孩子的人,相信爸爸妈妈一定会认真的思考目前这种冰火不容的亲子关系,并相信孩子的爸妈一定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在教育中,愉悦融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如果亲子关系不融洽,那所有的教育都注定要出力不讨好.....解决了亲子关系的问题,就解决了所有问题的一半......让孩子听话也只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成绩优异并不一定就算是健康成长,但健康成长孩子一定能成为有用之才,家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如果家里气氛是剑拔弩张,没有甜蜜和温暖,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