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地址:http://www.foooooot.com/trip/3945012/
六只脚线路编号:3945012
今天的线路实际是四年前停滞线路的继续接龙,那次{见行走长城:刘斌堡--白河堡水库(2016.12.3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c678d10102x1k5.html
},2016年的最后一天, 在滴水成冰的寒冬里,在刺骨的凛冽北风中,从刘斌堡走十余公里长城到406号敌台是何等的执着.
. . . .四年前那些痴心无悔,充满温情,让人激动人心的日子永远值得珍重和回忆。
四年后的今天,已经物是人非,户外不再单纯,走长城赋予了更多的内容。
清晨拐弯和我从市内出发,京藏高速堵车前已经提前到了昌平西关,接上蓝白大师九点钟已经到了白河堡大坝。
上次冷风冬夜下山至白河堡烽火台文保碑这,今天早晨还从这里出发上山,就算是走长城无缝隙接龙了。
上山前先看一看文保碑所指的烽火台,标号为延庆83号烽火台的长城遗迹。杂草裹挟大土堆,烽火台原状已经无法想象了。

为了遮风避雨有人在烽火台南掏了一个大洞。
看过烽火台,开始上山,一路上升的路很好走,走过一程回看,原来烟波浩渺的白河堡水库存水仅剩一盆底,几近干涸。

白河堡水库东邻晋阳山,晋阳山及其附近有多条在不同时期修筑的长城,小站群侯志刚老师对此有深入研究。

延庆406号敌台,上次到此为止的敌台。

下图是四年前的照片,做个比较。

向北,长城绝大部分以石垄形态贯穿,仅仅个别地方还能看出原石墙。


延庆407号敌台。如此长城敌台编号也是近两年国家公布的普查报告数据名称,统一了编号避免了名称混乱。

407号敌台海拔超过800米,算是今天最高峰,登上最高点向北远望,长城似一条银蛇,起伏后在下一个山头向左拐了一个急弯,近看山凹处松柏环抱一座守口烽火台(红圈内)。不登上山峰不会知道山后长城是什么样,长城总给人以惊喜和新知,这也许就是徒步走山的魅力吧。


此为延庆84号烽火台,从周围破碎砖头看,原山口烽火台具有砖石结构。


84号烽火台建在山口附近,直线可与山下东边城堡(红圈内烽火台,下山后再去)相望,起互相传递敌情作用,古人建烽燧敌台是很有讲究的。



延庆408号敌台。



向北,山脉千万年山体相互挤压隆起活动再加上白河咆哮冲撞出河道,形成近乎90°的山岩,山岩近距离也是十分高危震撼,一会下山再去看看。

延庆409号敌台。
自此敌台分出两岔墙体,一支保存较好墙体向左,穿行茂盛植被到悬崖边,与对面白河的长城形成主线;另一支向右,曲折中逐渐下降至编号为延庆410号敌台,形成一条把守白河山口的支线长城。


向左的主线长城人迹罕至,走了十多米,墙体保存的不错。

毕竟左边主线前头是悬崖,不一定能走通,我们决定向右的支线,走完支线,如果有兴趣回来再走左侧的。

一路缓慢下降,支线终点编号延庆410敌台,许多砖石也佐证此台原结构级别较高。

此台向西可互望东边城堡(红圈内)、跨河主线长城、白河河口完全在视野之内。

在410台吃了背包里的午饭,三个人沿小路下山,计划去东边城堡看看。
下图位置应当是主线长城在白河东岸的遗址地点。

下图突出山崖是主线长城在白河西岸的山险墙,与东岸长城遗址隔河相望。

冬季白河水虽然不够宽广,但也激流澎湃,附近没有过河桥梁,而河水恰好齐山崖,人不得通过,只能循河东岸来回折返寻找能通过的路线。

像是被困在东岸,最终只能从河东上山崖,切山腰跨过崖壁下的白河。
下图是从河西岸,东边城堡这边拍照的,红色线为横切线路。

这段走山崖是今天最难线路,主要是探路和垂直落差比较大。走崖边一再小心谨慎,有一段石壁还是坐在石头上蹭过去的. . . .
感觉现在的胆子越来越小了。
绕过白河,下到山崖下,回头拍一张包括东边村城堡敌台在内的照片。
后面就一路顺利了,沿白河到达大坝取车,还算顺利地完成了这段环穿。


时间还早,接下来开车过白河堡大坝,来白河西岸走走看看。
白河堡(靖安堡)已经淹没于水库中,那东边城堡也仅留下一座黄土芯敌台。



白河这边有古长城,且有山有水,自然景观也很不错。刚才山上看到的白河岸边的直立岩壁,现在北方天空下近前观看,是不是确实震撼。



一天行程结束。
最近国外新冠疫情屡创新高,国内又有零星,但愿今年冬季出行限制,户外不受影响。
the
end
5s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