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走了祖山东门向东的6个敌楼,初步见识了祖山路途之艰难,敌楼之险峻。
17:30
从细谷口直奔190公里外的迁西。从前住宿迁西洒河桥通常以吃附近滦河鱼为最美,饿着肚子三个小时远道而来,街上以吃鱼为主题的饭馆却一家也找不到了,吃货们表示极度失望。
今天的内容是迁西李家峪长城环穿。
这一天的活动还没结束,时间尚早,由春宇提议和带路去蓟镇治所三屯营看看。
先从网上了解一下:
三屯营镇位于迁西县西部,西接遵化通北京,北接宽城通承德,为明代古镇——蓟州镇府驻地,京东第一佛教名山——景忠山位于该镇境内,省级三抚、邦宽公路从内穿行而过。
蓟镇从东西北三面环卫京城,蓟镇稳固则京城无虞,隆庆二年,明朝皇帝特别将在东南沿海抗御倭寇有功的著名将领戚继光调到北方,负责蓟镇军事,总兵府设在三屯营。
戚继光驻守蓟镇三屯营长达16年,在这段时间里,他一方面训练将士修筑长城,一方面重修和扩建了三屯营城和镇府,使三屯营成为名副其实的军事重镇。重修后的三屯营城高3丈,周长7里,城上建有5座角楼和9座敌楼,两处水关东西相向,城中建有钟鼓楼,镇府是城中小城,府门前一对石狮镇守。当时的三屯营城内,官府民房排列有序,72条胡同将城内分割成许多方块,扩城河、草料场、演武厅和阅武场一应俱全,三屯营城修好后,戚继光修文治武,从此边关安然。
每次从三屯营岔路口经过,看到路西面对熙熙攘攘车流、披着满身灰尘的戚继光雕像都觉得应当给这个四百多年前驻守此重镇的戚帅选一个更整洁更安静的地方。
七拐八拐,到了原蓟镇镇府遗址也是十分的破旧,原建筑已经殆尽,几块碑刻包括戚继光撰《重建三屯营镇府记》碑立于碑亭内,石碑碑刻字迹丰富繁多,还是比较完整的,肯定对当时的历史、军事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时间关系没有仔细阅读,仅仅找到与戚继光有关的文字略读一二。
the
end
6yszbgcs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