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地址:http://www.foooooot.com/trip/1504672/
自九眼楼向北的北京外长城已经断断续续走了几次,东北口关--北口子算是一次填补空白行程。
今天天气晴好,延庆比市内寒冷得多,早晨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把车放在四海镇,雇了一个黑车把我们拉到东北口关。
9:20,2018年的第一爬就正式开始了。
爬到关口北山顶,向下看,因为修公路向下深挖山口,东北口关旧址已经无存了。

这一段来人少,密林里保持着最原始的边墙。

冬季植被凋零,远看长城痕迹还是很明显的。


干插边+烽燧+敌楼遗址,是外长城的主要特点。
下面是遇到第一个烽燧,起名烽燧1。

烽燧比较密集,一百多米相隔,走不远就是烽燧2,烽燧3 . . . . . 。

烽燧3。

烽燧4。

虽是冬季,穿行林木中也是很辛苦。

石头垄是比较单调的穿行。这一处石块排列紧密平坦,像是墙体的顶层慢石。

下图是遇到第一个断崖的回头照,同行的强驴老王和老吴都小心翼翼下去了,其实从行进中的右侧是可以安全绕行的。
石垄上算是好走的,至少没有树枝遮挡。


烽燧5附近有几处石头围成的小掩体,相似于“逻铺”,也就是古代士兵暂时休息的工事。


这段石垄远看和其他石堆无异,实际上有五六个小型“逻铺”开挖在石笼上。

“小掩体”反复出现,一直延续到烽燧6。





穿过林莽,居高向前而望,路途还是很远哩。
路程近乎一半,山下的村庄也清晰起来。这边长城可能是防御重点,敌楼残址开始出现。

这是遇到的第一座敌楼残址,敌楼内芯原为石垒,后期石台包砖提高了级别。不知是何年月砖楼四周青砖被扒光,甚至将地基城砖一并刨出,留下四周深沟。
我们选择东北口关向北口子方向走是考虑到总海拔不断下降。这里回头看,从高处下来透着轻松。


连绵山峰,几乎每个山顶都建有烽燧。



这是残楼2遗址,包砖皆无,内芯土层石层暴露在外面。






残楼3的位置建在山顶,四周开阔,从北方向的石头墙折向西方向。残楼附近大量碎砖石块,遗址前像是人为开出百多平米的小盆地,相信这里应该是个比较大的驻军据点。






这边酸枣枝太多了,为了给残楼4拍照钻进荆棘中已经被扎惨。残楼4,四周外砖也是被扒光。
面对是北口子的北山崖,上次从下花楼穿越过来,这山崖是怎么下来的,想想也是够险的。


16:00,安全下撤至沟底的北口子。
北口子原有四海冶口遗址,这次特地找了找,很遗憾,什么痕迹都没发现。
太阳一落山,山里陡然变冷,这一天山上没吃多少东西,这时候如果有一碗热面条下肚才是人间最大美味。
老吴常以铁腿著称,当我和老王在四海镇小饭馆一碗面条没吃完呢,人家已经把镇子东的敌楼给走了。
佩服,佩服啊。
1sww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