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2017-11-18 20:33:07)
标签:

上花楼

下花楼

上花楼下花楼

黑汉岭长城

花楼子

分类: 行走长城
                                                            轨迹地址:http://www.foooooot.com/trip/1443806/

    自九眼楼向北的外长城,绝大部分是石块堆砌成墙,在延绵不绝的石龙上,即使偶尔出现的青砖敌楼也都以残址出现,除了外长城起点的九眼楼,四海镇的头楼子,上花楼算是三个完整敌楼中的另一个幸存者。
    本次活动主题词:上花楼。
   
   一个月前,上花楼活动因为时间更改忍心放过。
   不能再等了,呼叫鱼哥、老王、老丁. . . over。
   7 : 00从市区出发,9 : 10已经是100公里外。起步点是在通向上花楼村长城断点的垭口。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登高北望,衔接的上次线路还是在2016年10月2日的[行走长城:周四沟堡、大吉祥--上花楼(2016.10.2)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c678d10102ww1l.html], 断断续续接龙延庆外长城已经拖拉这么长时间,惭愧!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第一个小山头之上建有烽燧。
    此段长城在遗产网上标注有16座敌台,注意是敌台。觉得统称敌台有些笼统,这一趟下来敌楼、烽燧还是有区别的,按照个人的判断和习惯将烽燧、残楼、敌楼分别标注了,这样总计加起来有17座。
   下图:烽燧1。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烽燧1的南面,存照。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老王在向烽燧2前进。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烽燧2。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前方,上花楼已经很近了。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烽燧3。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与大多数明中、晚期所建敌楼风格有所不同,四面墙设箭窗不多,更简洁、挺拔。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南墙下开有楼门,楼内滑落的土石淤积半个洞口。
   爬洞的狼狈惨状被偷拍,囧~。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爬进楼内,回头下看,楼内宛如竖井。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东墙。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南墙,下面的小瞭望孔应当是原有。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敌楼是啥样子不大好表述,对照图片看能不能说明其结构。
  下图,大视角的南墙。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敌楼东南角。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西南角。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西墙箭窗,原来是否封闭?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西北角和预埋在墙体内起固定墙体的木柱。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西南角反映了敌楼墙体的厚重。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北墙已经被削去一截。东墙箭窗一直是封闭的,仅仅在窗下留有一瞭望孔。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主体结构非常坚固。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敌楼东墙,封闭的箭窗下原留有的瞭望孔太小了,不容易察觉。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外长城线上曾经布满敌楼。历史的局限、生活的窘迫、文明认知的滞后,保护文物古迹也就无从谈起。
   据说上花楼也是在一种无奈情况下得以幸存。在物质贫乏的破四旧的年代,长城砖石被用作房舍、猪圈砖石随意取用,沿线长城遭到彻底破坏。长城东的上花楼村和长城西的黑汉岭村因上花楼的归属问题发生了激烈争执,上级政府为避免矛盾升级决定暂停处置,两村谁也别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座跨在延庆外长城上几乎仅有的独特敌楼才得以保存下来,1985年这座敌楼定为延庆县文物保护单位。
    敌楼之上,西南遥望黑汉岭村,感谢不拆之恩!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这里应当原有个敌楼,大量的残砖说明是拆楼留下的废墟。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石墙。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山头设烽燧4。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不再是烽火连天战不休,沉浮曲折远去边墙,只留得孤独上花楼俯瞰群山。
   上花楼远去,下面的行程基本就是荒山中的穿行,单调中继续数烽燧。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烽燧5。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前方,山头又一个烽燧。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烽燧6。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刚才在上花楼意外遇到长城好友8000,寒暄之后,就这么愉快的合伙组团,走起。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烽燧7。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烽燧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渐行渐远,上花楼。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残楼2还有砖砌痕迹,地基也许完整。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烽燧9。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烽燧10。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山路逐渐崎岖难走,手脚并用跨过石砬耸立的山头。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此地算是全天最难走的石崖,屈膝俯身,抓紧山石和救命稻草。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回头看,貌似不太危险。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碎砖遗址,标注为残楼3。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烽燧11,有点像小型墙圈。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冬季山野一贯单调的灰黄,乏味中树杈间偶尔出现一抹清新黄绿,那是槲寄生寒风中带给生命的存在。
   网上节选一段槲寄生的科普。
   槲寄生〔拉丁学名:Viscum coloratum(Kom.)Nakai〕,别名:北寄生、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为桑寄生科槲寄生属灌木植物,通常寄生于麻栎树、苹果树、白杨树、松树各树木,有害于宿主,茎柔韧呈绿色;叶呈倒披针形、革质、淡绿色,早春,叶间分出小梗,着生小花,淡黄色、单性、雌雄异株,果实半透明,呈黄绿色;果肉有黏质物。植物带叶的茎枝可供药用,具有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用于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等功效,槲寄生提取物可改善微循环,其总生物碱还具有抗肿瘤作用,此外槲寄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被英国德鲁伊视为圣物,在英语里有特殊的寓意。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烽燧12。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接近下花楼村垭口,石块整齐堆积成一个烽燧(石台),标注烽燧13。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猛禽杀戮现场。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接近公路的烽燧14。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公路垭口对面长城在今年的五月已经走过了。[行走长城:下花楼(大胜岭)--北口子、天门关(2017.5.6)。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c678d10102xatu.html]今天正好填空了南北两段。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今天全线路6公里多,顺利完成接龙。
   14:20到达公路,文保碑旁全体合影,兄弟之情定格瞬间。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行走长城:上花楼--下花楼(2017.11.18)


                                                                                                                                                     7sdswb


   the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