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2017-11-12 17:46:25)
标签:

龙井关

二道城子龙井关

龙井关二道城子

龙井关长城

二道城子长城

分类: 行走长城
                                                                轨迹地址:http://www.foooooot.com/trip/1436464/

    11月,万树凋零进入冬季,但天气还不算太冷,今天越加阳光普照,微风和煦,很适合徒步登山。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今天走的这段长城位于河北唐山迁西县。二道城子是毗邻长城的小山村,距离北京200公里。翻开地图,长城自西南方向的洪山口而来,经过二道城子向东北龙井关而去。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车行三个半小时一路无话,而下车上山的路也不远,几乎不费什么时间和力气。登上城墙,回看山下的二道城子村近若眼前。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往洪山口方向看似地势比较平缓,长城敌楼还是很密集的。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平缓的险段、山口,黄褐色石块填充着厚重石墙。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下图记录上城所遇马面。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敌台一般分实心敌台和空心敌台,敌楼即空心敌台,为了附和遗产网的标注,这次也试将敌楼标注成敌台。
   但不知为什么,此次线路遗产网仅标注有4座敌台,其数目远远少于本人实际走过的9座敌台。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敌台1:城砖扒光,属于敌楼残址。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顽强不屈、傲然挺立,这词用在这强拆之下的幸存者比较尴尬。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登高,远方的洪山口. . . .
   反复念叨洪山口,全因为这地方几次错过机会都没成行。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敌台2:算是比较完整的敌楼,3×3规格,楼门开在南、北墙中部,全楼南北方向三筒拱结构。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南向北方向:中拱、西拱顶部塌落。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南向北方向:东拱较完好。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北向南方向拍摄。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循城墙向北登高,回照敌楼全貌。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巍巍高崖,墙体已经被山险所取代, 攀上山头,脚下似有烽燧痕迹。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观山景兼午餐,看前面两山对峙,巨大落差下边墙又重新修筑(遗产网标注山口为磨石安)。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敌台3:在沟底的这个敌楼已经彻底摧毁,残存敌楼基座淹没荒草中。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瓦砾与荆棘中横卧的石构件。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敌台4:3×3规格,东西并排三拱,东部开对穿门,除西北角坍塌外总体较好。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南拱:西向东。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中拱:西向东。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北拱:西向东。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枯黄野草风摇曳,灰白残楼岁寒霜。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墙体依山而就,拾阶而上,脚踏当年戍边将士的足迹攀登。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雄浑箭墙倒下了,即便匍匐在地也绝不失坚韧风骨。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敌台5:损毁殆尽,废墟的东部石块叠加在一起。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西墙并非全部城砖构筑,比较特殊地衔接一部分石墙,上层墁砖低矮,牙线比较靠下. . . . 总之不像标准建制的敌楼。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石墙继续前修至山脚下的6号敌台,高耸的尖山下,这S形的城墙曲线好像是浓重的一笔大写意,当然毫不犹豫不厌其烦地放进镜头。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敌台6 : 3×4形制,东西方向三拱排列,楼门过堂相对,西墙和楼顶都有塌陷。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南门口向北拍摄的敌楼内部情况。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下图,北向南拍照。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整座敌楼,南部分的三拱已经塌陷。下图,西向东拍照。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所幸北拱完好,可以参看想象原楼样式。下图西向东方向拍照,拱上开天井,原来可借助木梯或绳梯登楼。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下图,北拱向西斜向拍照,可见敌楼部分西墙已经不存在了。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回望衰草枯枝中的敌楼。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二道城子长城与龙井关长城相隔尖山,尖山以北属龙井关长城部分。山势陡峭,怪石嶙峋,如果恐高不建议攀爬,稳妥方案是从左(西)寻迹,绕路出山。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翻越尖山至少有两处要十分小心的过崖,半小时爬上山顶后,最危险困难的段落也就过去了。
  下图,站在尖山山顶已经能看到龙井关长城敌楼了。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拉近镜头的一张照片,龙井关长城及山下的龙井关村。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山险之上继续向北,对面山势刀劈一样倍感陡峭,可是真正走在斜切山岩之上也还好,没有想象的那样危险。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20分钟后,站在这边斜切山岩之上,向下张望刚才走过的犬牙交错山梁。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向后看,刚走过的尖山山顶和敌台6。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脚下是龙井关长城南山头,山头建有简易烽燧看似模糊不清。
   16 : 15, 时间不早了,所幸随后一路下降,趁着天黑之前去享用山口三座威武敌楼最后的盛宴。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正是夕阳西坠,落日余晖照耀山川大地。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一抹残阳洒在长城之上金碧辉煌。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三座镇守山口敌楼就在眼前。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城墙高垒,缜密坚固,几百年前的国家工程仿如初建。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敌台7:坐落在山口南坡,下图是从沟底向南拍摄。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4×3结构,敌楼东、西各建一拱,中跨三圈洞贯通。
  下图:西拱,南向北方向,可见西墙开4箭窗,右侧开有上楼蹬道。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中跨的南向北拍摄。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东拱应与西拱相同构造,遗憾全部坍塌。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南楼望北楼,近景箭窗、窗台细节。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敌台8:建在山口处的3×3结构,敌楼损坏较重,下两图分别是南向北方向和北向南方向。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西拱内:南向北方向。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中拱:南向北方向。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东拱:南向北方向。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敌台9:建在山口北坡,4×3,东、西各开四箭窗,敌楼东、西各建一拱,中跨三圈洞贯通,其建筑规格与山口南坡的敌台7相同。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东拱:北向南方向。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中部:北向南方向。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西拱:北向南方向,左砖柱内建有上楼蹬道。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北楼后石墙持续修至山崖。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从谷歌地图看东北山险连绵,恐无修墙必要,山险拐向龙井关(龙井关村),据说关城两侧有拆毁的敌楼遗址,当时从山沟出来天色已晚,没能亲眼所见关口详情,只能留作以后了。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小文结尾摘录编辑一段发生在龙井关,深刻影响大明王朝国运兴衰的事件---己巳之变
    己巳之变又称后金攻明京畿之战,
    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10月,皇太极率军号称10余万,以蒙古兵为先锋,绕道喀喇沁部落,避开宁远、锦州,分兵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直逼京师。明朝重兵皆在宁前、锦右,山海关以西军伍废弛,明廷急令各地兵马支援。11月,后金军围遵化,赵率教战死,督师袁崇焕统领诸路援军,尾随阻击后金军于广渠、德胜等门外。皇太极进攻受挫,《清史稿》称清方设反间计中伤袁崇焕,明朝内部也有人藉此攻击袁崇焕纵敌入侵,袁被下狱,次年八月被杀。此后援军军心动摇,总兵祖大寿还师宁远。皇太极乘机夜袭卢沟桥,斩明军副总兵申甫以下约7千人,继而击败明援军4万于永定门外,明总兵满桂,孙祖寿战死。1630年(明崇祯三年、后金天聪四年)初,皇太极东进,连克数城,分兵驻守遵化、滦州、永平(今河北卢龙)、迁安。后大学士孙承宗联合各路军队,陆续收复了遵化、滦州、永平、迁安四城。三年六月,后金兵才全部退至沈阳。


  龙井关名称据说是关口西面的旗山有三道深不见底的天然水井,称为龙潭,龙井关即由龙潭而得名。
  龙井关与龙井茶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但如果你登临龙井关敌台之上品味龙井香茶,无限遐想与悠远憧憬中抒怀古幽思之情,感念英雄,借茶明志. . . . . .这个可以有。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行走长城:二道城子--龙井关(2017.11.11)



   the    end
                                                                                                                                        


                                                                                                                                                   8csj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