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2016-07-03 14:51:13)
标签:

九眼楼

黑坨山

东北口关

九眼楼东北口关

九眼楼营城

分类: 行走长城

                                          轨迹地址:http://www.foooooot.com/trip/941081/?c=360432

   走这段线路的起因还得说两个月前,原计划是从东北口至九眼楼的全线,后来因故中途下撤。像甩开腮帮子准备暴搓的一顿大餐眼睁睁地吃了个半饱,从九眼楼向外长城的脚步就此停歇了一下,见拙文【行走长城:东北口关--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4.30)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c678d10102wkln.html】。 

   如下图:绿色是上次线路,本次为六只脚轨迹传统蓝色线段,时隔两个月又回来了~。周末正好只有鱼哥我俩有空,滚滚酷暑中完全彻底地填补了上次的缺口,由此九眼楼至东北口长城接龙贯通得完美无暇。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

   从市里至延庆一路顺溜,早晨10:15 海拔780米从石窑村正常出发,盛夏阳光强烈刺眼,老天爷真不吝惜给了这一个“好天”。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上次车停在这,等那几位就是在九眼楼景区大门口,这次石窑村走上来也算轻车熟路一公里多很快就到了。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继续向山里走,火焰山刻石很可能是原景区立在这的。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全部这种铺装的石片路,除了林子里闷热逐渐上升的路没一点难度。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首先到达的是九眼楼以西的营城,营城现在正在原址重修。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谷歌测量石窑村距离营城2.5公里,山路实际距离肯定要多于这个数,九眼楼不收门票,走个往返这个距离和高度正适合休闲游。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下图是2007年11月来九眼楼拍摄的一张营城残址照片,真是残。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荏苒九年,当时的人和事都已远去,发黄变脆的记忆不再完整。。。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一切都会重新灿烂,就像今天的阳光。

  南台之上恢复的天王殿和小山神庙虽非仙山琼阁确也视野舒朗,箭扣长城龙舞天地一览无余。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实际的拍摄效果是这样的不咋地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唉~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还是镜头拉近比较靠谱, 北京节、鹰飞倒仰。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营城海拔大约在1000米,最大限度保持复原了点兵台、兵营、伙房等房屋基础和布局。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唯一城门建在西北,在原残址外加一层新砖包裹。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匾额碎成数块,笔迹有损但“威严”大字厚重饱满。照片放大再查相关资料,连猜带蒙的结果,上款:钦差怀隆兵备按察使胡立,下款:万历岁次戊午年秋吉旦。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胡立的这个胡是谁?必须与怀来隆庆(后改延庆)长城有关的?应当是下面这位---胡思伸,整理了一段胡御史生平史料如下。

   胡思伸(1552~1624),字君直,安徽绩溪人,万历乙末年(1595)进士,历任浙江上虞知县,兵部主事、郎中,山东按察司怀隆兵备道副使、按察使,山东左布政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保定巡抚、南都巡抚等职务。  

   在上虞几年捐置学田,助学兴学,兴修水利,政绩卓著,为上虞百姓行善积德作出光辉业绩,深得人民拥戴,入上虞名宦列传并为他建名宦祠供祀。

   胡思伸在兵部任职时,北方烽警频传,他留心防务,屡奏军事防务,切实详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出补山东按察司怀隆(怀来、延庆)兵备道副使,后升按察使。在四海、柳沟、土木、花园等地筑城堡40余所,修南北边垣迂回300多公里,造戍楼、墩台220座,建营房铺舍7205间。所辖延庆、保安、永宁等州县都增城浚池,加强防务。一次敌众10万进犯独石口,明军布防尚未就绪,思伸令部将布置疑兵,敌人惊疑而退。人称其“一管笔胜雄兵十万”。又在隆庆各地修渠引水,开垦水田19万余亩,革除以前开水田给人民造成的重税,还亲撰《新开水田记》,刻石留给后任,以安民心。今怀来大黄庄一带的水渠,仍称“胡公渠”。怀隆兵备道驻地怀来,妫水阻隔交通,思伸接办前任筹划的通济桥工程,精打细算,节工省料,历时五年,建成当地最大的桥梁。又用剩余资材,建成常平仓和民舍600多间,交给当地人管理,以房租养护仓房,购粮入仓。春夏谷米价涨,以平价出卖。还捐俸在怀来、延庆购置学田,兴办教育。思伸出镇怀隆九年,精心督造作战器械,使防区兵精粮足,固若金汤。思伸年老时,巡抚南郡。天启二年(1622)身病辞职,四年卒于家。个人著作编辑著有《边垣图记》、《督抚奏议》。在怀隆督修成《怀延二卫志》,是当地最早的志书。

  革命人生+不凡事迹,是不是觉得胡司令能文能武,是保一地平安造福祉于一方的清官好官,充盈满满正能量。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营城向西修出“半截子墙”(当地语),继续向西的7公里防线延至岔石口,还没走过这段,不过延庆的残长城基本都是山险与石垒墙参差夹杂一起,走通也不会轻松。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这一段坍塌城墙的原貌当作标本被保留下来。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东北方向是两座最高山峰气不忿山、黑坨山。

  一提到气不忿山这逗比名字就想起上次老乡的解释:“两座山比谁更高,较矮山没能比过黑坨山,有些气不忿”。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这边九眼楼所在的山叫火焰山或者火药山,也是牛气哄哄的名字。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原来连接到九眼楼的墙体也是坍成堆状,眼下这些也是后补建的,并根据残址还重修了敌楼。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九眼楼也重新整修了,这个方向的九个箭孔是后加上的,有种希腊神庙的感觉。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12:20,海拔1140米,到达九眼楼。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九眼楼坐镇火焰山主峰上也称火焰墩,是明蓟镇长城与宣镇长城的分界楼,还是万里长城建筑规模和形制最大的一座敌楼,与北京结一样,九眼楼也分出三岔城墙,向南的西大墙连接北京结,向西长城连接营城继而延续到岔石口以西,向北石垒边墙修过黑坨山、镇南墩一直去往东北口关是为外长城。

  互联网有九眼楼详尽介绍,简要摘录如下:

  九眼楼为正方形双层敌楼建筑,因每边有9个瞭望窗而得名,据《延庆县志》记载:“九眼楼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 年)巡抚都御史王仪所建。” 现存九眼楼只剩一层,四方形墩台式,高度7.8米,每边长13米,瞭望窗损坏严重,所剩不到三分之一,单个窗孔高1.65米,宽0.5米,楼内有环形步道。敌楼下部砌石条,上部砌城砖加白灰浆,构建坚固。城楼地处高山之巅,古人对雷击、地震产生的影响理解有限,又没有避雷电设施,400多年来,九眼楼受地震、雷电、风化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二层建筑全无,一层建筑从边沿的瞭望窗开始崩塌,建筑中间的部分仍在。九眼楼旁现存有石碑,石碑上刻诗句等。 

  据传著名的两首七律诗是镌刻在下图石碑上的(字迹模糊看不清),公元1585年姑苏徐申等人巡行到该地登上九眼楼有感于“北京结”长城的宏雄壮丽,赋诗感怀。 

  碑文:

  万历己酉巡行上谷,兼口视师抵东偏,六月望日同王总戎、丁宪付、刘少参登火焰山,谩题二首:

 

                天际丹梯拱帝州,高台插汉眺燕幽。

                风云北极凭栏处,星斗西垂倚剑流。

                龙啸层巅朝雨霁,虹垂大漠夕阳收。

                辜簪白笔巡行暇,暂向青山纪胜游。

 

                晓霁扬兵紫气重,振衣一上最高峰。

                树从碣石晴霞绕,洒近华阳彩雾封。

                双阙去风吹薜荔,九陵明日扶芙蓉。

                群公鸣佩山云起,仿佛相携半处纵。

          

                                                姑苏徐申题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九眼楼内南北大跨度单拱,四周建回廊,回廊设九箭窗,下图楼内北向南方向。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楼内东顶有塌陷现砌砖垛支撑。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下面一组图是如今与2007年的对比照片。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九眼楼吃了午饭,12:40,艰苦行程就此开始,下一目标黑坨山。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12:59,海拔1110米,第一烽燧。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第1烽燧与第2烽燧距离100米,第2烽燧与第3烽燧距离就增加到600米,这一路只发现三个明显烽燧,实际数量可能不只这三个,比较怀疑自己的判断力或是残存烽燧太不清晰。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走石堆还要钻林子,练杂技走钢丝的平衡技巧提高了不少。

  前几天阴雨,最担心的是这向晴天蛇出来晒太阳一不小心被咬一口。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蛇到是没遇到,癞蛤蟆遭遇一个,小碗口大差点踩上。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山林子里默默绽放这两种叫不上名的白色小花,一路丁香味道花香弥漫。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也是不多见的密实粗壮六棱木一株株。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长城是连接到南山崖下的,越往上林子越密,越少有人来就越难走。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从九眼楼过来的墙超过1.5公里,地图上标注的“连贯墙体止于山崖处”,在山崖之上仍然还有零星小墙堵住缓坡缺口,然于此向左走小路绕过山崖而后继续向东向上就是去往黑坨山主峰了。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自“连贯墙体止于山崖处”经过250米上升,14:50,海拔1400米,山口处的三岔口,向左去往气不忿山,向右去往主峰,向右必须先向右。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穿过半人高的荒草,跨过山脊的大岩石,主峰在望。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从三岔上来,75米的上升,300多米的距离,可看样子来主峰的人并不多。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15:08,1475米,黑坨山主峰。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黑坨山主峰向南,营城、九眼楼、北京结、鹰飞倒仰,遗憾篇幅所限长城向东的涧口、正北楼只能再照一张。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主峰继续向东啥都没有,确实无人踪迹了。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可脚下岩石上有人高调宣誓到此一游,“四大天王常贵春”莫非是600多年前的常遇春他2表弟穿越过来了?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回头再向北,看看小心眼的气不忿的气不忿山,确实功亏一篑那么一点点,表示不服也是情有可原啊。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拉近镜头,你看那绿树丛中一道沟可是长城的痕迹。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从黑坨山下来必须仔细了,因为黑坨山偏北坡密林中藏着的镇南墩敌楼常常被忽视错过。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密密麻麻的蚂蚁爬来爬去翻着跟头打着滚也不知在忙个啥。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就在蚂蚁窝不远透过层层灌木,16:00,1290米,镇南墩。

  镇南墩现在只剩下楼基和北墙角,当地人称为花楼子,神秘感不仅是人迹罕至十分隐蔽还在于这一线长城砖砌敌楼只有它这唯一的一座。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如此说来镇南墩军事地位还是非常重要的:①把守黑坨山与气不忿山之间的山梁(当地叫花楼梁)。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②向南与九眼楼遥遥相望方便及时传达军情。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设身之外换个角度看。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蹬气不忿山继续回望,渐行渐远中镇南墩渐成为了一点。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三四米高的石砬子挡在去往气不忿主峰的山脊,陡峭不宜攀爬,长城石堆是绕在主峰东侧而过,16:49到达气不忿山顶附近,海拔大约1400米。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翻过气不忿峰顶一路下降就容易的多了,时间是17: 06海拔显示1335米,此处就是4月30日从东北口关过来止步于此的地点。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继续下到垭口基本就算完成了百分之八十,接下来的从北沟下撤出山因上次走过心里就有了底。

   天气太热浑身湿透,喝点水稍作调整继续下降,陡斜的沟谷铺满枯树叶。走得有点快,脚踩石缝没站稳一个大马趴,脚还崴了。。。
   北沟山林茂密有丰富的木材资源,上次听南窑村老人说北沟山上炭窑遗址是上个世纪初为北京城烧木炭遗留下的。

  这么说来眼下这个炭窑还是为北京特供的定点单位呢。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下图是今年四月份拍的。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回望气不忿山主峰。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18:40,海拔大约780米,石窑村终于回来了。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一看表,三公里多的北沟垂直下降530米,紧着走居然还走了一个半小时。

   如果早晨起步从北沟上行反走今天的线路,估计钻林子上到垭口要超过三个小时,还极有可能累的半死。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总结:

  ①如果休闲游可考虑从景区大门去营城、九眼楼,然后原路返回。

  ②想多走路、多出汗请考虑本次线路,视自虐承受力可选择季节。

  ③野驴长城穿越推荐景区大门上--营城--九眼楼--西大墙--北京节(或响水湖出)--尽情发挥吧。

  ④不走寻常路的强驴可选择景区大门--营城--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东北口关,或反穿,随您。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行走长城:石窑村--九眼楼--黑坨山--镇南墩--气不忿山--石窑村(2016.7.2)

 

                                                                                          8ss

 

  the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