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2016-06-06 16:37:21)
标签:

背牛顶

背牛顶长城

背牛顶老照片

冰糖峪背牛顶

西德尼甘博

分类: 行走长城

                          轨迹地址:http://www.foooooot.com/trip/924624/

    背牛顶长城位于河北抚宁大山深处,提到背牛顶其最吸引人的应当是那个攀爬垂直陡壁悬崖的百米天梯。去背牛顶不容易,从北京出发大约290公里长距离,不仅仅是路远还在于当地森林保卫的严密看守。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背牛顶景区至少在2011年以前就存在了,因为2011年着了一次猛烈山火,而后景区停止开放游人禁止入内。

   这次参加虫子的活动,活动定义为夜袭背牛顶,所谓夜袭就是趁林场保卫熟睡之际出其不意取其不备。

   前一天晚上九点半从北京出发,长夜漫漫的四个多小时车程,迷迷糊糊似睡非睡到达目的地时间是凌晨2点,违反生物节律还没爬山就困乏得不行,在降大任之前已经“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了。

   真要夜袭了就要精神起来,时不我待即刻出发。月黑风高偷袭夜,号称先遣队的几个人2:20出击,看了一下出发地海拔大约370米。甚至手电都不敢开蹑手蹑脚从河道接近护林哨卡,可还没到铁丝网就惊动了看门大狗,狗吠在寂静的夜色里声音放大了很多,护林员不可能没听见,可能是懒得钻出热被窝,也大概是狗叫急切料定来人众多不便出来,总之在河道里深一脚浅一脚连滚带爬算是钻过了铁丝网。这个夜袭是在人家护林员假装不知道不爱搭理你的情况下通过的哨卡,夜袭算不算成功呢。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去背牛顶山路逐渐增高且漫长,黑暗中的一块路牌也不知道是啥情况。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大约在凌晨3:30到达著名的正午时石刻处,天还是漆黑一片,因要拍摄背牛顶正面全景而且时间尚早没直接去悬崖攀爬天梯,而是从垭口向西北绕山而上。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从地图上测量起步至正午时石刻(打红点线段)约2.1公里,实际不会超过2.5公里,属于山路且向上状态。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正午时石刻至背牛顶西山山顶要过天梯下的垭口然后绕山北侧上海拔大约790米,夜幕还没有消尽,第一次见到背牛顶天梯虽不太清楚但也是感觉非常震撼和兴奋,几乎隔上几分钟就拍几张照片,手艺潮再加上曝光时间长照片大都发虚。

  左图在4:00黎明前的背牛顶;右图在5:00晨曦中的背牛顶。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天渐渐的大亮,近观附近,原来这个西山也是有过火,曾经大火漫过的植被脚下焚烧后的树干,无精打采毫无生机,要恢复从前的满目青山翠柏估计得上百年。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周围群峰也有火灾痕迹,猛烈程度可真不一般。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看看当时新华网的几张照片。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看完了火灾再看看长城吧,自东而来的绵延长城穿过背牛顶景区转向西北,甘泉口、温泉口、星星峪这些陌生名字的隘口和两道长城包围下一个大景区,

   以甘泉口(景区大门附近)分东、西向两侧山脊的第二道长城防线这次没涉足,毫无所知,今天只走了背牛顶向西的四个敌楼和背牛顶向东的两个敌楼,其他时间荒废重点游玩背牛顶和老景区原有的几处古迹。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现在的背牛顶西山无疑也是在长城连线上的,山顶向东可观背牛顶天梯,西可巡长城边墙,西山并无寺庙古迹只存石块堆垒残墙断壁,可能是相关长城工事的一部分。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先寻墙体走走西线长城。从背牛顶西山向西走300米可达西1楼,可惜敌楼仅剩条石基座。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长城线上偶有低矮石墙连接不可称厚实高大。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西1楼再行400米即是西2楼。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西2楼有幸保存下来一部分残墙。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掺在青砖内的瓷碗碎片凝固三四百年前历史呈现在眼前。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清晨的薄雾笼罩山岭,向东背牛顶方向混然不分明。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西2楼至西3楼距离大约200米,可惜西3楼也只是剩个基座。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去西4楼要一个小下降一个小上升,继续走大约400米距离,停步琢磨西4楼后是否还有敌楼?几个人犹豫+商量,为不留遗憾继续走走看。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7:15到达,海拔780米,西4楼坍塌得依然十分不完整。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从谷歌地球看(图右→北向)长城延伸更远,直到星星峪、香山纪寿石碑、梁家湾,而在附近分出的又有向南支线环绕为长城第二道防线。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西4楼向前仍有小路延伸,近在眼前的小山包是上图长城三岔处,但是植被茂盛前方看不出是否有残破敌楼存在。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延伸在山脊之上的长城可能是通往梁家湾冰糖峪的一条成熟穿越线路,但是否有墙体和敌楼不可知,或以山为界的长城形态间有“干插边”也有可能。

   寻迹北京的长城已经累并快乐好多年,让人有越走越多无穷尽的感觉,外埠长城经典路段又有那么多,眼下这一段要列入行走计划恐怕是遥遥无期。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天空已经完全大亮,止步于西4楼。下图东方背牛顶方向。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1300米,自西4楼很快原路返回,背牛顶天梯才是重点,西山顶再次N多拍照,好像总也不满意。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下了西山,正午时石刻在背牛顶下垭口附近,走了一点回头路时间是8:20,拍一张正午时石刻正上午像。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8:30,爬天梯正式开始。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这个牌子不可能视而不见,心理飘过一丝小惭愧,生活中做到过马路看指示灯走人行横道,不乱扔垃圾这个可以有,明知故犯进入不开放的景区,还夜袭人家,看来做个修身立德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也挺难的。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爬升渐高就有不一样的视角,对面背牛顶西山,刚才还在山顶各种拍。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有铁梯子保护实际也比较安全保险,抓牢即可。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提到背牛顶第一印象一定就是这里,这一段绝无仅有的天梯,下面摘自百度百科一段话作为解释:

  从山下仰望,山顶高耸入云,因山后有石如牛,故名。早在辽代天庆年间(公元1111-1120年)背牛顶即有修建,到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僧人佛海凿井建庙,逐渐成为佛教胜地,到了清朝,道教又在此大光其道。一山先后容佛、道两家,历代香火极盛。  

  从绿色长廊上行,通过一段艰难的攀登,便到垭口,从这里仰望山门,陡墙峭立,十分险要。原先依峭壁安置五层柏木长梯,梯旁高悬铁索,游人扯索攀援而上,惊心动魄。如今设置了七十米长的铁梯,外有围栏,虽两旁悬崖壁立,令人心有余悸,但有惊无险。 

  到了山门,才令人惊魂稍定,反身四望,始觉风景这边独好,才知不枉来一趟,飘飘好似升仙。如遇阴雨,可见脚下铺云万里,如卷雪,如堆絮,上晴下雨,人称为"牛顶云海",论气势不亚于黄山云海。山门南侧内壁嵌有一卧碑,上刻"太清观"三个小字,下刻"背牛顶"三个大字。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上一张是美国人西德尼·戴维·甘博拍摄的背牛顶老照片,关于作者从百度整理如下:

   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ye David Gamble, 1890-1968)是社会经济学家、人道主义者和摄影家。甘博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其祖父詹姆斯·甘博(James Gamble, 1803-1891)是宝洁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仿佛命里注定,甘博18岁时随父母在中国的第一次旅行,使他和中国结下了毕生不解之缘。他对伟大的东方文化深深着迷,为她的贫穷而震惊,对她勤劳好客的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用甘博自己的话说,他的第一次访华像是一只东方的昆虫,叮咬了他一口。

  在读完大学并获得社会经济学硕士学位之后,甘博在1917年到1932年间又先后三次来到中国,这期间他从未停止过按动那台Graflex牌照相机的快门。到1932年回国时,他积累了一整套价值无比的影像档案,包括 5000幅黑白照片,几百幅手工上色的玻璃幻灯片和30卷16毫米电影胶片,记录了涵盖中国北部、中部、东部、西南和南部地区的城乡社会生活。甘博这些照片是一笔研究中华民国早期社会、经济和历史的资源宝库,这样珍贵的画面如今存世已不多。

   在甘博拍摄的5000余幅照片中,有40-50幅出现了长城主题。初步研究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甘博的长城片子中有很多是长城历史影像的“孤本”,即某段长城只有一张老照片,没有发现其他摄影师的同类作品;二是与多数摄影师不同,甘博作品中有不少是在较高海拔高度拍摄的。也正因为此,甘博的镜头能够拍摄到他那个时代其他摄影者捕捉不到的长城影像。这就决定了甘博片子的价值意义。

   1968年,甘博在纽约去世。他的学术著作和摄影作品表现他严谨的科学态度、敏锐的历史眼光、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对异国民族善良、友好的品格。

 

  下一张也是甘博拍摄的照片,属于永恒的一瞬。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当年甘博一队十三人从天梯上来在山门处或坐或靠神态各异,经典已经被无数游人翻拍复制过,不过个人觉得唯虫子的翻拍还是比较到位的。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上面提到的“上刻‘太清观’三个小字,下刻‘背牛顶’三个大字”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离开山门绕山走果然有更多古迹,石台上可能就是望海楼遗址。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扑倒在地上的功德碑铭刻着捐修庙宇人名。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古井。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攀石而上是著名的无梁殿。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无梁殿为歇山式屋顶,内部却是拱形结构。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游过无梁殿向北石阶而上就是背牛顶另一胜景---金光洞。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楷体“海阔天空”四个大字浑厚苍劲,特别“濶”的书写还是第一次见识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洞东峭壁上刻着神仙、天王、佛像以及各朝代游人留下的诗句。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山奇路险风光秀,诵经修炼超俗兮,当年那些和尚道士可真会选地方,所以爬背牛顶不要错过近在咫尺的无梁殿、金光寺。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山峰挺拔峻峭,山道峰回路转,绕到背牛顶东南又见小段斜天梯,不过爬过了刚才有惊无险大段天梯眼下的连小困难都算不上了。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下图是站在斜梯子这边望背牛顶西山峰与垭口还有天梯侧面。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下图是在攀爬背牛顶天梯时侧身向斜梯子这边的拍照。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又见一小段,不过这更像是架在奇峰怪石间的仙桥。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至午,11:10经过背牛顶东1楼,开两小箭窗的是比较简单结构。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这两面已经坍塌。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又走了10分钟,与东1楼相似,隐密林中现东2楼。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背牛顶东部敌楼排列比较紧密,甚至山脊上的东3楼也能望见了,不料下山路就此折返向下,东3楼以及随后敌楼这次就不可能到达。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远望,山脊上至少坐落四座敌楼或石台。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这边烧焦的柏树更多,呀呀,惨不忍睹。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山路向前,12:50,重又走出凌晨摸黑进入的景区大门。

  行走一段险路,结缘一道长城,背牛顶值得再来。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行走长城:背牛顶长城(2016.6.4)

                                                                                                                                                  

                                                                                                                                                   8c-ysxb

 

   the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