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标签平衡营养 教消费者聪明做选择——《中国食品报》报道

标签:
全国科普日科普媒体营养健康 |
分类: 协会新闻 |
导读:《中国食品报》对此次北京营养师协会科普日的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报纸于9月18日发行。同时也全文刊登在中国食品报网上。
链接:http://www.cnfood.cn/npage/shownews.php?id=9964http://s16/middle/a6b5a9e1tca06ff87069f&690教消费者聪明做选择——《中国食品报》报道" TITLE="读懂标签平衡营养
读懂标签平衡营养 教消费者聪明做选择 ——全国科普日健康教育活动走进超市社区 时间:2012-09-19 09:32:46 来源:中国食品报 作者: 谢玲/文 唐卫 9月15日是“全国科普日”。这天,在北京主场的活动点——美廉美超市、东城区南馆公园、中国科技馆、中国农业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了以“食品与健康”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在超市活动点,北京营养师协会携手伊利乳业、联合利华、佳沛奇异果、益海嘉里等会员单位开展的全国科普日“聪明选购、平衡营养,营养标签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向消费者传播了科学选择食物的知识。 选择低盐食品
在联合利华宣传减盐的展位上,工作人员正通过请消费者品尝用低盐的调味品烹制的汤、辨别不同加工食物的含盐量多少、发放宣传卡、问卷调查等方式教给消费http://s5/middle/a6b5a9e1tca06f922c704&690教消费者聪明做选择——《中国食品报》报道" TITLE="读懂标签平衡营养 北京营养师协会秘书长刘兰介绍说,食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盐饮食者常在不知不觉中罹患高血压,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受传统烹饪和饮食习惯影响,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普遍偏高,每人每天平均摄入量达15克,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5克)的3倍,也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摄入量(6克)。 要减少食盐摄入量,一是要选择新鲜食材,烹调时有意识地少放盐和含盐调味品(酱料、酱油等),享用食材原有美味;二是口味重者,在减盐同时适当选择香辛料辅助调味;三是选择调味品和加工食品时挑选低盐配方的产品。阅读包装食品的标签,食品标签上100克食品中钠含量小于120毫克的是低盐食品,尽量不吃、少吃那些钠含量高的食品。 在活动现场,消费者被邀请猜猜我们日常食物中的含盐量,当发现吃三片白吐司就摄入1克盐,一碗方便面就摄入4.5克盐时,很多人表示出乎意外。联合利华营养经理鲍建松告诉记者,在当日的调查问卷中,很多消费者的答案显示,加工食品中隐性的盐摄入常被人忽略,而且不少人不愿意为减盐而牺牲美味。在消费者体验环节,厨师分别用传统熬汤方法和用减少了20%含盐量的家乐浓汤宝煮汤,品尝者表示低盐产品也同样鲜美,并希望食品企业开发既美味又有助于减盐的产品。
http://s7/middle/a6b5a9e1tca0702873026&690教消费者聪明做选择——《中国食品报》报道" TITLE="读懂标签平衡营养 选择食用油 在宣传科学选择食用油的展位上,组织人员用拼图和把“食物磁力贴”放入膳食宝塔的游戏,让消费者熟悉食用油在膳食平衡中的作用。据介绍,烹调油是提供人们所需脂肪的主要来源,脂肪对于维护人体机能有重要作用。但脂肪摄入过多是高血脂、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为此,要减少摄入烹调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日食用烹调油不超过25—30克。很多人目前的摄入量超过了这一数值。 营养师介绍了如何看懂食用油的标签。比较重要的一是看脂肪酸组成。烹调油由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酸组成,应选择饱和脂肪酸比例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酸脂肪酸比例较高的品种。二看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分为浸出法和压榨法两种,其中,冷榨食用油品质更好。 北京营养师协会会员知名营养师徐静在现场咨询时提醒消费者,烹调植物油容易氧化变质,建议家庭购买时少量多次,不要一买就买5公斤的大桶油,买小桶油或分装进小桶中保存,随用随取,防止变质,保存时食用油要避光、密封、低温、防水,防止产生哈喇味,千万不要食用酸败的食用油。
http://s15/middle/a6b5a9e1tca0708e29fee&690教消费者聪明做选择——《中国食品报》报道" TITLE="读懂标签平衡营养 选择果蔬 在佳沛奇异果的果蔬宣传展台上,提出了“彩虹五蔬果,健康从小做”的宣传语,通过小飞镖、幼儿营养师教做可爱果蔬餐的游戏,开展小孩子的果蔬食育教育。营养师表示,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主要来源,对保持身体健康、肠道菌群平衡,降低慢性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儿童时期是养成孩子良好膳食习惯的重要时期,“彩虹五蔬果”的说法容易教会小朋友养成多摄入蔬果的习惯,“彩虹五蔬果”是指儿童应每天摄入5种果蔬,其中两份水果,三份蔬菜,且应有绿色、黄橙色、蓝紫色、红色、白色5种颜色。“一份”是多少呢,如果是水果就是一个拳头大小,蔬菜指生菜一碗或熟菜半碗的量,5份蔬果的量约占到餐盘的一半。展台宣传页上,还有一页蔬果日记,每天有5个圆圈,每个圆圈由两个半圆组成,小朋友可以用彩色笔涂写记录当日吃的水果颜色,一个圆圈全部涂完,就是吃了一整份水果,如果只吃了半份水果,就给半个圆涂上颜色。通过日记培养吃果蔬的习惯。 在活动现场,营养师演示了用奇异果、香蕉、葡萄、胡萝卜、西红柿、黄瓜等组成的椰林、小刺猬、小螃蟹等菜品造型,孩子们十分喜欢。宣传人员告诉家长,多种果蔬中有小朋友喜欢的品种,也有他们不爱吃的品种,“彩虹五蔬果”容易吸引孩子把爱吃、不爱吃的蔬果在不知不觉中都摄入到身体中。
http://s9/middle/a6b5a9e1tca07396c6d48&690教消费者聪明做选择——《中国食品报》报道" TITLE="读懂标签平衡营养 选择牛奶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营养师熊苗介绍说,奶类是一种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的天然食品,也是膳食钙的最佳来源,比其他富含钙的食物如豆制品、蔬菜、果仁、鱼虾类的含钙量均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平均饮奶300毫升,约获得300毫克的钙。加上其他食物中的钙,基本能满足每日钙摄入量所需。 在现场咨询中记者发现,虽然知道喝牛奶补钙的人较多,但很多消费者仍然没有养成每日饮奶的习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饮奶后有腹胀、腹泻等乳糖不耐受的不适症状。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何梅研究员介绍说,中国居民约有88%的人存在乳糖不耐受。因缺失乳糖水解酶,不能分解乳糖,产生不适症状,会影响人体对牛奶的吸收,当然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利用。坚持饮奶一段时间,乳糖不耐的肠道不适症状可能缓解,不再出现不耐的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乳糖不耐者已经具有了乳糖酶,这只是不适反应感觉不到了,但牛奶的吸收利用仍然存在问题。在国外的解决方案一是开发经酶水解过的低乳糖牛奶,二是在销售牛奶的同时销售牛奶伴侣——乳糖酶片。 如何判断一种牛奶是否是低乳糖牛奶呢?看营养标签中碳水化合物的部分,未经酶解的普通牛奶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二者含量接近;经酶解的低乳糖牛奶则不同。刘兰秘书长指给记者看一份标签——伊利的低乳糖牛奶舒化奶的标签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5克,而乳糖的含量只有0.5克,它其中的乳糖已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易于吸收,是不会产生乳糖不耐症状的低乳糖牛奶。 刘兰秘书长提示说,仔细看牛奶营养标签,还可以通过蛋白质含量,区分牛奶(2.8%)和含乳饮料(0.7%—1%);通过脂肪含量,区别出全脂(3%)、低脂(1%—2%)、脱脂牛奶(0.5%)的差别来。
http://s14/middle/a6b5a9e1tca073d977f7d&690教消费者聪明做选择——《中国食品报》报道" TITLE="读懂标签平衡营养 本报记者 谢玲/文 唐卫 谢玲 杨均凯/摄 责任编辑:王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