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年级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一)

(2013-02-02 08:18:33)

八年级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

          后柳中学     黄昌东

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一)

——-《走上辩论台——“上网利弊谈”》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能思辨力,并获得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
  3、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4、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来阐述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  

5、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159页《上网利弊谈》。

活动方式

辩论赛的形式。
【活动要求】
   讨论、辩论中要做到态度诚恳,语言得体,阐述观点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礼。

【活动人员安排】

(一)人员安排:

 1、评委五人:语文教师+四名学生(两男两女)。

2、主持人一名(语文科代表担任主持)。

        3、辩手八人,分两组,各四人。为一至四辩,其中一辩为主辩。

4、计时员一名。

【活动准备】

       1、学生针对论题资料收集资料(宣布辩题: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159页《上网利弊谈》)。

主题:中学生上网利弊谈。
        正方:“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反方: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2
、观看辩论赛视频,学习辩论技巧和辩论程序。

       3、参与辩论的学生寻找辩论素材,观众学生寻找问题对辩手进行质疑。
     4、分组,确定主题,搜集资料。
     5、小组讨论交流,提取依据,形成观点。
       6
、计时用表一个,发出信号的口钟一个。

7、告知学生比赛的用时安排,程序。

(三)座位安排。

(四)辩论赛评分表(提前打印出来,比赛时分发评委)

内容

分值

扣分

一辩的立论言之有物

20

 

 

 

 

 

 

提问目的性强

15

 

 

 

 

 

 

回答问题准确、简明

15

 

 

 

 

 

 

语言富有激情

10

 

 

 

 

 

 

使用动作配合自己的观点

10

 

 

 

 

 

 

无超时现象

10

 

 

 

 

 

 

攻辩小结符合辩论开展的情况

20

 

 

 

 

 

 

总分

 

评分表说明:1、扣分栏根据失误情况扣分,每一处失误扣0.5分,每项限扣3分。

2、总分为所有栏目扣分总和。

3、评委扣分最少者获胜。

【活动过程】

1、时间提示 :

     自由辩论阶段,每方使用的时间剩余3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短促的哨声提醒,用时满时,以哨声终止发言。其他阶段,每方队员在用时尚剩3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短促的哨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长哨声终止发言。终止哨声响时,发言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否则作扣分处理。

2、陈词:

即兴陈词,引论据要恰当。

3、开篇立论:

(一辩)3分钟(3分钟*2=6分钟) (正方一辩先)

4、攻辩:

(二辩 三辩 )1.5分钟(1.5分钟*2*2=6分钟)

1) 攻辩由正方一辩开始,正反双方交替进行。

   2) 正反方二、三辩参加攻辩,正方二、三辩各有且必须有一次自己为攻方;辩方(限二、三辩)由攻方指定,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攻辩,不能中途替换。

  3) 攻辩双方必须正面回答问题,问题和回答都要简明。重复回答和回避回答都要扣分。每一轮攻辩,攻辩角色不能互换,辩方不能反问,攻方也不能回答问题。

  4)辩手站立完成每一轮攻辩阶段,落座视为完成攻辩,双方在限时内任意发挥

5)第一轮攻辩阶段为130秒,攻方每次提问不能超过10秒,每轮必须提出3个以上的问题,辩方每次回答不能超过20秒,用时满时,以哨声终止发言。若攻辩双方未能完成提问和回答,不做扣分处理。

5、攻辩小结(一辩):1.5分钟(1.5分钟*2=3分钟)(正方一辩先)四轮攻辩阶段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做攻辩小结,限时为130秒。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的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情况的背稿。

6、自由辩论:5分钟(5分钟*2=10分钟)

这一阶段,双方辩手轮流发言,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计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计时照进行。同一方发言辩手的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继续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7、 观众提问:每方两个问题,每个问题15秒(15*2*2=1分钟)回答问题:每个1分钟(1分钟*2*2=4分钟)

1) 先从正方开始回答,正反方交替进行。其中一个问题必须由四辩回答。

2) 双方观众(限本组)可推选两名观众向对方辩手分别提出一个问题。

3) 观众体温阶段正反方的表现记入比赛成绩。观众提出的问题先经两位以上规则评委判定有效后,被提问方才能回答。

8、总结陈词(四辩)3分钟(3分钟*2=6分钟)(反方先)

辩论应针对辩论赛的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脱离实际,背诵预先准备稿件的,适当扣分。

【教师总结】

示例:(仅供参考)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得到加强。同时,培养了他们从资料中总结、归纳观点的能力。并且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对辩论的认识,让他们领略到了汉语的无穷魅力。其团体协作精神,独立思考精神也在赛前、赛中、赛后得到培养和提高。

教师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通过讨论的形式进行。对于活动过程中表现突出、积极主动、大胆发言的同学理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性评价,但也要特别关注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而在活动中也能参与的同学,即使他们表现得并不活跃,只要参与了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既要理解和尊重,也要防止过于偏激、极端。要注意评价学生在讨论、辩论过程中表现出的文明修养。

    语文实践性作业(二)

———《到民间去采风》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民间采风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石泉历史,感悟家乡石泉民俗文化,学会欣赏民俗文化,增强保护文化物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探究意识,同时提高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运用美术、音乐、劳技、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收集整理民间文化,批判继承民间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4、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活动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3页《到民间去采风》,了解家乡农村民间文化。

【活动方式】

       实地考查参观访问、心得交流等。

参加人员

      全体学生和语文教师。

活动时间

两周。

活动准备

1、分组:将全班分为美食组、婚俗组、节俗组、方言组、其它风俗组,共五个大组,选出组长。组内再进行分工合作,科代表及主持人负责全面协调。

2、广开渠道、广泛搜集与石泉风俗有关的资料,如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可争取家长、邻里的帮助,做好相关记录。 

3、教师可以参与指导学生对资料的交流、整合、归类工作。 

4、各组及时交流、反馈信息,师生共同协商相关事宜,必要时教师给予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表演】

一、导入(学生当主持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厚重的历史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作为人我们理应了解家乡文化,亲近民间习俗,传承民族精神。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家乡民俗一瞥”。

二、分组展示。

(一)美食组:

 “民以食为天”,石泉的美味佳肴更是令人回味。先请“美食组”的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石泉的几大名菜和风味小吃。学生分别介绍“汉江烤鱼”、“ 血豆腐”、“鬼谷子腊肉”等,教师适当补充。

(二)婚俗组:

 “尝”过了美食,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人一生最关心的大事——婚丧嫁娶。老百姓们不管有钱没钱,办喜事总得办得热热闹闹,图的就是个吉利,图的就是个红火。看“婚俗组”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三)节俗组:

小孩子最喜欢过节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各地的节日习俗更是各不相同。那么我们石泉传承了哪些习俗呢?

你还知道哪些节俗?——补充“清明”、“庙会”等。

(四)方言组:

千言万语道不尽家乡的风俗民情,最真最纯的还是家乡的方言。方言组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他们整理的方言词条,还可编撰一首方言歌。

(五)其它风俗组。

【活动总结】

示例:(仅供参考)弱水三千,我们只取到一瓢饮;满园春色,今天只窥到一斑。所以我们今天的民俗活动只能算是“一瞥”。石泉民俗还很多我们还未涉及到,它值得我们更深入的去了解去探寻,更长久的去徜徉去回味。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次活动打开民间探访的大门,为挽救民间文化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布置作业

——写一写(任选一题)

1、为宣扬石泉美食写赞美的话。

2、为挽救民俗文化写呼吁的话。

3、为振兴传统节日写建议的话。

4、为传承石泉文化的写抒志话。

5、为表达恋乡之情写深情的话。

 

  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三)

——将《石壕吏》改写成一幕短剧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改写剧本,促使学生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

2、通过学生参与演这个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3、培养学生想像、创新能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活动内容】

将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4《石壕吏》改写成一幕短剧

活动方式

     先读再编后演的开放性教学。

活动准备

1、小组成员分工说、编、演人物角色、设计准备道具、给演员设计并准备服装、选择合适的音乐配乐等,做到人人参与。(每组选一名组长)

2、课后排练,准备表演。

活动过程

一、分工合作,分说剧本。

1、读《石壕吏》,小组内说故事情节。

2、按小组分工,发挥想像,小组内说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

3、小组代表汇报编写剧本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实际情况,结合剧本范例,从场景的设计、语言的形式如对白、独白、话外音,人物的动作、表情等方面去指导)

4、组长组内总结改写剧本情况。

二、分工合作,编写剧本。

1、以小组为单位,以课文为素材,根据刚才研究所得,小组自选情节,展开合理丰富的想像,分工编写剧本。

教师要求:同学们是否可以在大体情节不变的基础上,根据你们对这个故事的了解,就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大胆,合理的创新。

2、编好后,师生讨论评议,修改剧本。

三、分工合作,表演剧情。

活动总结与评价

示例:(仅供参考)全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表演调动兴趣,加深理解,培养综合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语文实践性作业(四)

——《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增强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提高学生观察、言语表达、拓展思维、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家乡农村的热爱。

【活动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121页《说不尽的桥

活动方式

      实地考查、收集、整理等。

活动准备

      小组成员分工说桥、喻桥、绘桥。

活动过程

一、     说桥。

1、说有名的桥。

2、知识桥。

3、有关桥的故事。

4、有关桥的诗句、俗语、成语、谚语、谜语。

二、喻桥。

桥是平凡普通的,但它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含义,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不光是有关它的诗句、成语、俗语,生活中还有这样一些桥,既不架在水上,也不架在陆地上,建造它们甚至用不上一砖一瓦,可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发挥着“桥”的作用,它在我们的心中是些什么样的桥呢? 就像班干部,他们是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又如电话,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下面让我们以这样的句式,展开联想:

_____ 是一座桥,_____

明确:(1)友谊是一座桥,连接着同学的心。(2)书本是一座桥,带着我走向知识宝藏的大门。

     3)自信是一座桥,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4)知识是一座桥,搭造出我们的成才之路…………

(本环节让学生思考,并动笔写)

三、观察家乡的特色桥,绘桥。

有的桥我们只能在电视里看到它的迷人风采,其实,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我们身边同样有美丽的桥。你家乡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画一画家乡的桥,然后我们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四、理想之桥。

示例:(仅供参考)我希望通过这座桥能真正地将大陆与台湾连在一起,当有一天,我们的国家真正统一的时候,海峡两岸的人民可以互通往来,被隔离了几十年的亲人,也可以在桥上面相见,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我们盼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活动总结与评价

布置拓展作

以《话桥》、《家乡的小桥》、《理想之桥》作文。(三选一题)

 

语文实践性活动作业(五)

——《古诗苑漫步》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欣赏、吟诵、演唱古诗词,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2、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学习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培养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活动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小册教材187页:古诗苑漫步》。

活动方式

可采用读、唱、绘、说等多种形式先在全班交流分类自编古诗小册子,全班展演、评优。

活动准备

  1、整理学习、背诵、积累的古诗词。

  2、选取自己喜欢的古诗,收集鉴赏、吟诵的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1、分门别类辑古诗:

   以“古诗中的──”为题,引导学生围绕选定的专题,将所记得的和能查阅到的相关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全班展演,交流,评优。如:

    1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2)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3)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4)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5)古诗中的名胜古迹。

    (6)古诗中的怀旧。

    (7)古诗中的故事。

    (8)古诗中的哲理。

    (9)古诗中的典故。

    (10)古诗中的梦。

     ……

   可以为自己编辑的诗做简介、加点评;也可以为诗集起名、写序、做装饰,全班可展评。

   2、别出心裁品古诗:

   ⑴ 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写一篇赏析文章,简介这首诗的作者、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⑵ 古人常给画题诗,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引导学生自选古诗,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给所选古诗配上插画。

    ⑶ 自选古诗为内容,进行书法比赛,张贴、观摩、评比。

   3、声情并茂诵古诗:

    ⑴ 选择喜欢的古诗,认真领会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设计背景音乐,自己录音,然后全班进行诗歌朗诵录音展播(也可举办现场诗歌朗诵会,评委评比)。

    ⑵ 收集古诗词改编的歌,如《明月几时有》、《月满西楼》、《烟花三月》等,播放音频,全班学唱;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用熟悉的曲调,如民谣、校园歌曲、流行音乐等,为自选的古诗配曲演唱,可举办专题演唱会。

   4、妙笔生花改写诗:

    ⑴选一首喜欢的古诗,揣摩其意境,改写成散文,体会两种体裁的不同特点。

    ⑵将诗人与其诗作结合起来,改写成散文诗或小品文。如《李白衣冠冢》。

    ⑶将叙事诗改编成微型剧本,如《石豪吏》等。

    ⑷自选古诗词,设计画面、音乐、人物、服装、道具等。

    ⑸全班展览,交流,评优。

   5、走马观花唱古诗(包括词曲):

     引导对宋词感兴趣的学生收集词牌名,探究词牌的来历及典故,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增进对诗词的了解。

6、教师(或学生)总结:

示例:(仅供参考)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造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 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