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一)
(2013-02-02 08:18:33)八年级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
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一)
——-《走上辩论台——“上网利弊谈”》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能思辨力,并获得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
3、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4、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来阐述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
5、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159页《上网利弊谈》。
【活动方式】
辩论赛的形式。
【活动要求】
讨论、辩论中要做到态度诚恳,语言得体,阐述观点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礼。
【活动人员安排】
(一)人员安排:
2、主持人一名(语文科代表担任主持)。
4、计时员一名。
【活动准备】
主题:中学生上网利弊谈。
7、告知学生比赛的用时安排,程序。
(三)座位安排。
(四)辩论赛评分表(提前打印出来,比赛时分发评委)
序 |
内容 |
分值 |
扣分 |
|||||
1 |
一辩的立论言之有物 |
20 |
|
|
|
|
|
|
2 |
提问目的性强 |
15 |
|
|
|
|
|
|
3 |
回答问题准确、简明 |
15 |
|
|
|
|
|
|
4 |
语言富有激情 |
10 |
|
|
|
|
|
|
5 |
使用动作配合自己的观点 |
10 |
|
|
|
|
|
|
6 |
无超时现象 |
10 |
|
|
|
|
|
|
7 |
攻辩小结符合辩论开展的情况 |
20 |
|
|
|
|
|
|
8 |
总分 |
|
评分表说明:1、扣分栏根据失误情况扣分,每一处失误扣0.5分,每项限扣3分。
2、总分为所有栏目扣分总和。
3、评委扣分最少者获胜。
【活动过程】
1、时间提示 :
2、陈词:
即兴陈词,引论据要恰当。
3、开篇立论:
(一辩)3分钟(3分钟*2方=6分钟) (正方一辩先)
4、攻辩:
(二辩 三辩 )1.5分钟(1.5分钟*2人*2方=6分钟)
(1) 攻辩由正方一辩开始,正反双方交替进行。
(5)第一轮攻辩阶段为1分30秒,攻方每次提问不能超过10秒,每轮必须提出3个以上的问题,辩方每次回答不能超过20秒,用时满时,以哨声终止发言。若攻辩双方未能完成提问和回答,不做扣分处理。
5、攻辩小结(一辩):1.5分钟(1.5分钟*2方=3分钟)(正方一辩先)四轮攻辩阶段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做攻辩小结,限时为1分30秒。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的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情况的背稿。
6、自由辩论:5分钟(5分钟*2=10分钟)
这一阶段,双方辩手轮流发言,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计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计时照进行。同一方发言辩手的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继续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7、 观众提问:每方两个问题,每个问题15秒(15秒*2个*2方=1分钟)回答问题:每个1分钟(1分钟*2个*2方=4分钟)
(1) 先从正方开始回答,正反方交替进行。其中一个问题必须由四辩回答。
(2) 双方观众(限本组)可推选两名观众向对方辩手分别提出一个问题。
(3) 观众体温阶段正反方的表现记入比赛成绩。观众提出的问题先经两位以上规则评委判定有效后,被提问方才能回答。
8、总结陈词(四辩)3分钟(3分钟*2=6分钟)(反方先)
辩论应针对辩论赛的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脱离实际,背诵预先准备稿件的,适当扣分。
【教师总结】
示例:(仅供参考)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得到加强。同时,培养了他们从资料中总结、归纳观点的能力。并且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对辩论的认识,让他们领略到了汉语的无穷魅力。其团体协作精神,独立思考精神也在赛前、赛中、赛后得到培养和提高。
教师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通过讨论的形式进行。对于活动过程中表现突出、积极主动、大胆发言的同学理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性评价,但也要特别关注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而在活动中也能参与的同学,即使他们表现得并不活跃,只要参与了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既要理解和尊重,也要防止过于偏激、极端。要注意评价学生在讨论、辩论过程中表现出的文明修养。
———《到民间去采风》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民间采风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石泉历史,感悟家乡石泉民俗文化,学会欣赏民俗文化,增强保护文化物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探究意识,同时提高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运用美术、音乐、劳技、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收集整理民间文化,批判继承民间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4、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活动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3页《到民间去采风》,了解家乡农村民间文化。
【活动方式】
【参加人员】
【活动时间】
两周。
【活动准备】
1、分组:将全班分为美食组、婚俗组、节俗组、方言组、其它风俗组,共五个大组,选出组长。组内再进行分工合作,科代表及主持人负责全面协调。
2、广开渠道、广泛搜集与石泉风俗有关的资料,如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可争取家长、邻里的帮助,做好相关记录。
3、教师可以参与指导学生对资料的交流、整合、归类工作。
4、各组及时交流、反馈信息,师生共同协商相关事宜,必要时教师给予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表演】
一、导入(学生当主持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厚重的历史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作为人我们理应了解家乡文化,亲近民间习俗,传承民族精神。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家乡民俗一瞥”。
二、分组展示。
(一)美食组:
(二)婚俗组:
(三)节俗组:
小孩子最喜欢过节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各地的节日习俗更是各不相同。那么我们石泉传承了哪些习俗呢?
你还知道哪些节俗?——补充“清明”、“庙会”等。
(四)方言组:
千言万语道不尽家乡的风俗民情,最真最纯的还是家乡的方言。方言组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他们整理的方言词条,还可编撰一首方言歌。
(五)其它风俗组。
【活动总结】
示例:(仅供参考)弱水三千,我们只取到一瓢饮;满园春色,今天只窥到一斑。所以我们今天的民俗活动只能算是“一瞥”。石泉民俗还很多我们还未涉及到,它值得我们更深入的去了解去探寻,更长久的去徜徉去回味。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次活动打开民间探访的大门,为挽救民间文化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布置作业】
——写一写(任选一题)
1、为宣扬石泉美食写赞美的话。
2、为挽救民俗文化写呼吁的话。
3、为振兴传统节日写建议的话。
4、为传承石泉文化的写抒志话。
5、为表达恋乡之情写深情的话。
——将《石壕吏》改写成一幕短剧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改写剧本,促使学生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
2、通过学生参与演这个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3、培养学生想像、创新能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活动内容】
将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4页《石壕吏》改写成一幕短剧。
【活动方式】
【活动准备】
1、小组成员分工说、编、演人物角色、设计准备道具、给演员设计并准备服装、选择合适的音乐配乐等,做到人人参与。(每组选一名组长)
2、课后排练,准备表演。
【活动过程】
一、分工合作,分说剧本。
1、读《石壕吏》,小组内说故事情节。
2、按小组分工,发挥想像,小组内说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
3、小组代表汇报编写剧本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实际情况,结合剧本范例,从场景的设计、语言的形式如对白、独白、话外音,人物的动作、表情等方面去指导)
4、组长组内总结改写剧本情况。
二、分工合作,编写剧本。
1、以小组为单位,以课文为素材,根据刚才研究所得,小组自选情节,展开合理丰富的想像,分工编写剧本。
教师要求:同学们是否可以在大体情节不变的基础上,根据你们对这个故事的了解,就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大胆,合理的创新。
2、编好后,师生讨论评议,修改剧本。
三、分工合作,表演剧情。
【活动总结与评价】
示例:(仅供参考)全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表演调动兴趣,加深理解,培养综合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语文实践性作业(四)
——《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增强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家乡农村的热爱。
【活动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121页《说不尽的桥》。
【活动方式】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
1、说有名的桥。
2、知识桥。
3、有关桥的故事。
4、有关桥的诗句、俗语、成语、谚语、谜语。
二、喻桥。
桥是平凡普通的,但它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含义,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不光是有关它的诗句、成语、俗语,生活中还有这样一些桥,既不架在水上,也不架在陆地上,建造它们甚至用不上一砖一瓦,可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发挥着“桥”的作用,它在我们的心中是些什么样的桥呢? 就像班干部,他们是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又如电话,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下面让我们以这样的句式,展开联想:
_____ 是一座桥,_____ 。
明确:(1)友谊是一座桥,连接着同学的心。(2)书本是一座桥,带着我走向知识宝藏的大门。
(本环节让学生思考,并动笔写)
三、观察家乡的特色桥,绘桥。
有的桥我们只能在电视里看到它的迷人风采,其实,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我们身边同样有美丽的桥。你家乡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画一画家乡的桥,然后我们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四、理想之桥。
示例:(仅供参考)我希望通过这座桥能真正地将大陆与台湾连在一起,当有一天,我们的国家真正统一的时候,海峡两岸的人民可以互通往来,被隔离了几十年的亲人,也可以在桥上面相见,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我们盼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活动总结与评价】
【布置拓展作业】
以《话桥》、《家乡的小桥》、《理想之桥》作文。(三选一题)
语文实践性活动作业(五)
——《古诗苑漫步》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欣赏、吟诵、演唱古诗词,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活动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小册教材187页:《古诗苑漫步》。
【活动方式】
可采用读、唱、绘、说等多种形式先在全班交流分类自编古诗小册子,全班展演、评优。
【活动准备】
1、整理学习、背诵、积累的古诗词。
2、选取自己喜欢的古诗,收集鉴赏、吟诵的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1、分门别类辑古诗:
(1)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3)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⑴ 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写一篇赏析文章,简介这首诗的作者、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6、教师(或学生)总结:
示例:(仅供参考)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造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