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散文特写之《顶风飞——女青年刁荣芬的故事》(5)
(2025-07-21 14:54:46)
标签:
浩然散文特写顶风飞北京文艺文化 |
分类: 著作 |
浩然散文特写之
《顶风飞
——女青年刁荣芬的故事》
(5)
刁荣芬说:“辉县的坝台,要是连在一起,能把地球围上两圈,人家怎么干的?”
“哪有那么多的石头哇?”
刁荣芬早做了调查,立刻回答:“你们堆着那六百多方石头干什么用?”
“那是副业搞的,要卖钱……”
刁荣芬说:“副业要为农业服务。造田还是卖钱,两字之差,可是关系着路线大问题。过去,咱们上庄子成了后进,关键就在于没有坚持社会主义的大方向。这次党支部决心扭转这股不正之风,希望你们五队带个头。”
队长终于被支部书记耐心说服了。他又耐心地说服了群众。一道三百六十米长、平均两米高的石砌浆抹的坝台,出现在人们眼前。这是上庄子人从来没有见识过的。
刁荣芬立刻建议在五队的新垒起来的坝台前边召开七个生产队的现场会,表扬了五队,促进了其他队。
上庄子大队终于跨上了农业学大寨的正确道路。一九七五年,上庄子被评为全公社先进大队。
五
一九七七年的新年佳节,作者又一次来到密云县。在县委召开的一个总结会议上,我听到一曲震动心弦的胜利凯歌。过去一年的密云县,遭受了旱灾、水灾、风灾、雹灾、震灾和低温等六种大灾害。这灾害给全县人民造成极大的困难。但是,这灾害又教育了群众、锻炼了群众,激发起更高的大干社会主义的干劲。因此,他们战胜了灾害,取得了丰收。
在喜悦之中,我想起了那位年轻的女支部书记刁荣芬。那位曾经把这个新人物介绍给我的领导同志,又一次兴奋地对我说:“经过两年的考验,特别是去年的考验,刁荣芬同志进步很快,是一棵好苗苗。上庄子大队在那样严重的灾害袭击下,勇敢顽强地斗争,又夺取了新的胜利,平均亩产从前年的六百六十多斤,增加到八百二十九斤,增产二十多万斤粮食,跨过长江,进入全县先进队的行列……”
第二天起早,我又赶到上庄子。
上庄子变样了。再不见村边的两座小土山。小土山被削平,变成了平展展的土地。土地上横贯着水渠,渠边田垄里,沉睡着肥壮的麦苗,田地两边的坡坎上,再不是乱石荒草,栽满了一行行幼小的果树,还有一个挨一个刚刚挖成的树垵子。就连那一条通向大队部的道路都变了模样:上次来这里的时候,要拐好几个弯,爬两个坡,再绕一条沙河滩,才能到达。如今,一条笔直的新路,把我们引进了大队部。大队部也变了:新的办公室、库房,正在动工兴建,脚手架旁边的新墙上刷写着“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伟大胜利!”就在这战斗的标语旁边,我又一次跟刁荣芬同志会面了。
这位支部书记也变了:个头好像长高一些,更显得结实;脸盘有点消瘦,更加红润健康;特别是言谈举止,第一次见面留给我的那种“学生气”的印象,已经不见了,变得沉稳老练,完全像个基层干部的样子。
我握住她的手说:“你们去年遇到那么多的天灾,还夺得丰收,真不简单呀!”
刁荣芬含蓄地一笑,说:“我们遇到最大的灾害,是‘四人帮’破坏农业学大寨的那场阴风。要不是在县委和公社的领导下顶住这股风,哪能有今天?”
“四人帮”吹刮起来的那股子阴风,打着反“唯生产力论”的幌子。它气势汹汹,真能吓唬缺乏革命胆识的人。它是一切被打倒的阶级敌人的强心剂,是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勾魂幡。如果任凭他们刮下去,就会使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基础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就是资本主义复辟!
上庄子一九七五年挺着腰杆子学大寨,积极向农田基本建设上投工投资,被打倒的阶级敌人借着“四人帮”刮起的阴风垂死挣扎了。他们公开叫嚣:“过去的小酒壶子总是满当当的,今年干了底儿。钱到哪儿去了?都让党支部给扔到石头坝阶上了!”私心严重的“小生产”们立刻就钻圈入套。他们盘算眼前利益,留恋起那种自由自在光抓钱、不抓粮的“美日子”,口口声声地喊:“得不偿失,今年再不上当了!”
在这样的烟雾弥漫中,年轻的刁荣芬没有迷失方向,没有灰心动摇。她说:“革命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社会主义农民,就是要为革命种田。不增产粮食,拿什么支援工业建设?拿什么支援国防前线?拿什么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我们一定要坚持大干快上,决不能在歪风邪气面前止住步。”她下定决心,要不顾一切地顶着风走!
未完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