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儿童中篇小说之
《勇敢的草原》
(19)
夹子就在眼前,夹住的恶狼就在眼前。那夹子只能夹住狼的腿,让狼跑不掉,可是狼不会死。春妮要奔过去,先用棍子把狼的脑袋敲碎,然后把它背回放牧点。等到晚上,再让爸爸把打死的恶狼用马驮回牧村,放到队部的院子里,叫全队的牧民参观参观。接着,铁匠炉就会连夜赶打这样的狼夹子,打出很多很多。所有的牧村就会成立起打狼队,成立起好多好多。有了会打狼的队伍,就等于在牧场撒下了天罗地网,恶狼再也不用想在大草原上横行霸道、糟害人民的生命财产了!这就是如意河牧村对社会主义的贡献。春妮一辈子都要做这样的贡献!
狼道上静悄悄,凉风不吹,青草不动,没有鸟啼,也没有虫飞。一切一切,都跟昨天傍晚一模一样的肃穆而神秘。
春妮的胸口突突乱跳,到了他们设下埋伏的地方一看,没发现一点变了样的痕迹。她直起身,四下望望,心想:是不是找错地方了,夹子没有下在这儿,而是下在东边那个拐弯的地方,或是下在西边那个长着一丛红柳的地方?……
她在这一段沙坡上来回地奔走,仔细地寻查。最后,她终于发现那根被砸进泥土里铁楔子的顶头。那铁楔子的顶头被一片红色的树叶盖着;连着铁楔的链子,在沙土里埋着;铁链子头上挂着的狼夹子,肯定还在原样不动地埋伏着……
一股失望的情绪萌动在春妮的心头。因为她明白了:恶狼没有被夹住。也许是恶狼没有从这儿过;或者,虽然恶狼经过这里了,但是没有踩到夹子上边,也就没有打着恶狼。
春妮感到身上有些寒冷,也感到两条腿有点酸疼。可是她仍然站在那边一动也不动,两只眼睛痴呆呆地盯着那块设下埋伏的地方。
寂静的气氛,渐渐被移近的响声打破了。
春妮光顾出神儿,没有发现这样的变化。羊群的叫唤,她没有听到。爸爸的呼喊,她也没有听到。
羊群,亲亲热热地把她围住了。有的羊往她身上扑,有的羊伸出嘴巴,亲她的衣裳襟儿。
爸爸肩上扛着镐头,手里提着鞭子,走到春妮跟前,微笑地拉住春妮的手:“这个夹子没有夹到狼,对吧?”
春妮点了点头。
爸爸说:“跟狼斗争,哪有这么容易的?今天不成功,明天再干下去。只要咱们坚持到底不泄劲儿,就能摸到门路,闯出经验,最后一定会成功。”
春妮强打精神,像是问爸爸,又像是问自己:“咱们没有找准狼道吗?”
爸爸停一下回答:“还得再看看。”
“咱们没有把夹子下好吗?”
“还得再试试。”
“要是总这样放空炮,抓不着狼,太让人着急啦!”
爸爸说:“春妮呀,真正勇敢的人,不光敢打敢冲,还得有不急不躁的稳当劲儿。你得学会耐心;耐心,咬着牙的耐心,非得坚持到底的耐心,这也是勇敢。不勇敢的人就做不到这一点。”
春妮觉得爸爸说的这些话非常对。她立刻挺起胸、昂起头,立志要学会耐心。
父女两个一齐动手,起了夹子,继续赶着羊群,往军马淖那边游动。
春妮一边走一边心里想:下在军马淖那个夹子,也许能够打着一只狼;也许跟西山坡下边那个夹子一样,根本没打着狼。不管打着没打着狼,春妮都不灰心、不急躁,一定要跟爸爸试验下去;失败十次,一百次,一千次,也要试验下去。春妮一定要练会打狼的本领,试出打狼的经验,不成功决不罢休!
他们把羊群撒在草场,让“大傻子”带领着吃草。
他们走下绿草茵茵的山坡。
他们穿过落叶铺地的白桦树林。
亮亮的淖子,绿绿的草带子,首先迎接他们了。随后,一个跟西山坡完全不同的景象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下了夹子的地方,伪装被破坏了,新土被掀翻了,铁链子被拉到旁边的树丛里去了;树枝上和沙土上都沾着几滴已经凝固的血迹。
春妮惊喜地喊了一声:“夹着狼啦!”就要往跟前跑。
爸爸一把拉住她的胳膊:“小心!狼被夹住,已经急疯了,见了人会拼命地扑你、咬你。靠近它得小心。”
春妮两手攥着木棍,抖动一下,说:“有这个,我不怕它!”
爸爸说:“咱们一块儿去。到那儿,你就往脑袋上给它一棒子!”
他们跑到树丛跟前,先看到了露出来的夹子,又看到夹子上夹着的一只狼爪子。
春妮想,这狼被打住,钻到里边躲活命。她再也忍不住,举起棍子,猛地朝树丛打去。
树枝“哗啦”一声响,同时颤动一下,断叶飞起,又落了下来。
春妮举起棍子,再一次地朝树丛打了一下。
树丛里仍然没有狼的叫唤和蹿跳的响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