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散文特写之《大乐章里的小音符——农村剪影》(2)
(2025-01-04 06:43:33)
标签:
浩然散文特写农村剪影北京日报文化 |
分类: 著作 |
浩然散文特写之
《大乐章里的小音符——农村剪影》
(2)
马蹄“哒哒”,车轮“隆隆”,拉粪的大车队过来了。接着“噼叭”一声鞭子响,老支书从旁边跳到辕骡子跟前,扯住了缰绳。
这位曲艺家曾经表演过《铁道游击队》的山东快书,所以手疾眼快,蹿到车尾,从上边拉下两把锄头,一边递一把给我,一边问老支书:“卸吗?”
老支书说:“卸。留着秋后种麦子用;粪多,临时再往外拉那就赶不上趟了。”
一边卸着车,我说:“这庄稼长得可真棒哪!”
老支书说:“比去年强一点,比人家汉南大队又差一点儿。”
曲艺家说:“雨水不错吧?”
老支书说:“别提了!雨水要好,今年千斤保险,这一来,得打完场再算了。我们村最年纪大的要算会计的老父亲,七十八了。他说,活七十八岁,都没有遇上过这样旱的年头儿。一冬没下大雪,春旱也罢了,六月都没有一回连阴天!”
“嗨,大旱年头没灾还丰收,真是奇迹!”
“出奇的是人嘛!你们是晚了一点儿,又来早了一点儿!”
“这怎么讲呢?”
“抗旱那会儿,全村出动,几天几夜打了五眼机井,不奇吗?五个机手,不长的时间就学会操作了,不奇吗?早来一个月也就看见那热闹场面了。庄稼一割完,接着还要打井,要让它块块地里都有井,那会儿不要说没下透雨,一星不下也要丰收!晚来一个月,不就看到更热闹的了吗?”
……。
说话之间,大车上的粪都卸完了。曲艺家对正在扭转车头的老支书说:“这锄头留在这儿不行吗?”
老支书摇着红缨鞭:“行,回头还用。”
曲艺家扒下汗衫,钻进棒子地里去了……。
这天晚上,我们真是又困又乏呀!临睡觉的时候,我打开门朝曲艺家住的那屋子一看,亮着灯,就走到窗前,敲了一下问:“伙计,还不睡,干什么哪?”
“写哪!”
“能写啦?”
“写大乐章之前,先来个小音符吧!”
我赶忙回到屋里,铺上稿纸,拧开钢笔,起草这篇纪事短文——也能算一个小音符吧?
曲艺家又在我的窗前说话了:“快写出来快回去呀!”
我打个楞:“怎么回去呀?”
“交了卷儿,好搬行李回来落户,参加秋后打井,最后完成我的大乐章呀!”
发表于《北京日报》196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