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儿童小说之
《初显身手》
(4)
枣花使劲儿甩开了刘老正的手,气得浑身打战战。
刘老正劝着她说:“别死心眼儿了,干工作就得灵点儿;有多大本事的人,也不用想不出错儿。合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全过去了;叫死理儿,与人不便,自己也吃亏。”
枣花一跺脚,转身往回跑。
刘老正在她背后嘿嘿一笑。他心里想:这回,找了便宜,还拉住一个给自己帮忙的人!
四
枣花往回走着。她想起了老支书,想起了高秀枝,也想起了教育过自己、帮助过自己的社员们。她心里乱糟糟,脚步从快到慢,又从慢到快,后来,她跑起来了,冲到队部。
过一会儿,枣花从队部出来,肩上扛着扁担和秤,手里提着保险灯和绳子,又回到放草的场上。
这是个打谷场,在村子的大北边的一块平地上;四面是野地,大草垛在月光里躺着,象一座座小山。
一个巡逻的民兵,扛着步枪,走过来了,看准了是枣花,就问她:“这么晚了,你还来干什么呀?”
枣花说:“我到草场那边办点事儿。你不用管那边了,我替你看着吧。”
民兵点点头,扛着枪,往北边转去了。
枣花来到草垛中间,走到那个新草垛旁边,望着那铺了一层月光的草垛,想着刚才在这儿开始发生的一连串的事情,难过得要哭,但她一咬牙,没有让眼泪流下来。
枣花把扁担穿进秤上的皮套里,又把扁担的一头搭在小树杈上,抱过两个大草捆,拴在一块儿勾在秤上,又用肩膀抬起扁担的另一头,草捆就给吊起来了。她一只手扶着摆动着的草捆,一只手移动着秤砣。
枣花用保险灯的灯光照着,把草捆的斤数记在账本子上,又用绳子捆上另外两捆草,又抱过来称;又照着刚才的样子抬起来称着、记着……。
一捆一捆地称,一笔一笔地记。
称到月亮爬上树梢。
记到月亮移到头顶。
…………
第二天起大早,刘老正非常得意地扛着扁担、提了镰刀走出屋,不由自主地朝棚子里那两大捆柴草瞥一眼,偷偷地笑了笑。他心里想:运气真不赖,今天晚上再这么办。
他走到门口,刚要往外迈步,又连忙退回来了。
队长和枣花两个人正好来到,气扑扑地闯进了院子里。
队长劈头就说:“刘老正,你又办了什么不正当的事儿,赶快给我说实话!”
枣花也来了一句:“你真会使手腕儿!马上坦白认错!”
刘老正惊慌地倒退着:“哎,哎,我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呀?让你们把我弄懵了!”
队长说:“你一根草都没有往队里交,为什么让枣花给记工分?”
枣花说:“你还说自己吃亏了,敢情是想一点劳动不花,干捡便宜呀!”
刘老正脸色煞白,还想硬着头皮顶着:“唉,唉,真是没有的事儿!枣花,昨晚上,不是咱们爷俩当面说的、当面称的吗?”
队长说:“收起你的戏法吧!枣花一夜没睡觉,把整个草垛一捆一捆地称了一遍,又一笔一笔地对了账,总数一加,一对照,分毫不差,根本就没有你那一百二十五斤!”
枣花说:“你要不认账,咱们马上再当面称它一遍,看看有没有你割的草!”
刘老正茫然地看了枣花一眼。他真有点不认识这个孩子了。他两条腿一软,差一点儿倒在地上,又赶紧倚住了门框,耷拉下脑袋,声音象是蚊子叫似地说:“我,我该死,我该死……”
枣花和队长把刘老正教训了一顿,又从他的棚子里翻出两捆山草,每人背着一捆,朝村北边的打谷场上走。
队长一边走一边说:“枣花,这一趟百草岭没白去,取真经回来了。你不愧是个好记工员哪!话说回来,这件事儿不过是一次小小的考验,往后,还有好多的大风大浪等着你去经历哪!只要永远保持这股子劲头,一定能闯过去!”
小枣花严肃地、又满有信心地点点头。
这会儿,红艳艳的朝霞,把群山的石头都涂红了。
一九六六年春天修改定稿
发表于《少年文艺》1966年4月号(原题《初试锋芒》)。收入《春歌集》(改题《初显身手》)。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