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泥土巢
泥土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907
  • 关注人气:5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著作后记之《朝霞红似火》后记》

(2023-09-11 14:58:06)
标签:

浩然

后记

朝霞红似火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著作后记之

<</span>朝霞红似火>》后记

 

在秋高气爽的十月里,人们忙着收获一年的成果,播种来年的希望;今年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举国欢庆,处处是一片欢腾。就在这样的时间里,《河北青年报》通知我这个老“通讯员”到石家庄开会,去参加他们召开创刊五十周年活动。在中京宾馆与《河北青年报》创刊时的老编辑和后来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欢聚一堂,回忆五十年前我们相识、我们共同走过的火路云程、共同迎来送走的艰辛、欢乐与痛苦,无不激动万分,感慨系之,有说不尽的心里话。会议之后,我由退休的祁淑英和魏根发夫妻陪同,专门到国棉三厂的家属宿舍看望已经瘫痪在轮椅上的老战友常庚西。

    常庚西是原来《河北青年报》的编辑,也是一名作家。他跟我是同年,也是同时爱上文学事业的。他曾经力争要我参加河北省首届青年写作积极分子代表会。就在那个会议上,我结识了当时已经知名的青年作家谷峪、张峻、张庆田等人,跟他们在一起讨论、学习、互相切磋艺术技巧,使我大受鼓舞。散会的不几天,我创作了我的成名作《喜鹊登枝》。三年过后,在萧也牧的启发下,我写了一组表现新人新事的短篇小说。巴人先生帮助我出版了处女作短篇小说集,同时又得到老作家叶圣陶先生肯定和鼓吹。从此,我在文学道路上,一步一步地走了下来。

与此同时,向我伸出援助之手的常庚西同志“糊里糊涂”地被“反右”斗争错打成“右派”。将近二十年他受尽折磨,到平反昭雪之时,一查档案,他根本没定成“右派”,却一直背着“右派”的名声,糊里糊涂地顶着“右派”虚名度过来的!赶上改革开放,常庚西总算可以伸伸腰了,可惜他遭不幸,得了脑血栓,又遭了车祸!家里的条件极不好,跟老伴感情不和,两个儿子都不孝,分了新房,他不能住,养老院不能久住,只好由他的一个女儿照顾。女儿家住工人宿舍,三口人住着独单,只可在这里挤着……

从石家庄回到泃河湾住处,我一面整理这本选集,一面心里总是回想几天来的喜庆悲哀,乱乱糟糟,不能安然下来。

《朝霞红似火》这本小说集,网取了我几十年中短篇小说创作的主要作品。《喜鹊登枝》是我从习作阶段,迈进正式发表作品阶段的首篇。那段时间的作品还有《一匹瘦红马》、《新媳妇》;紧接着有《高德孝老头》、《石山柏》等。随后是下放劳动重新审视生活的一些收获,如《送菜籽》、《车轮飞转》、《半夜敲门》、《中秋佳节》。它们都反映了“大跃进”的形势下,农民们对美好愿望和理想的追求。《朝霞红似火》、《月照东墙》都表现了年轻一代和老年一代农民的积极向上的追求。在三年困难的重压之下,他们仍然咬紧牙关,克服种种困难,对美好的追求心力不减。从《一担水》、《火车上》和《机灵鬼》开始了冷静思考,仔细观察,来重新认识社会,认识农民,认识生活,也重新认识文学和我自己。这期间我写了一些短篇小说,更多的是写了一些中篇小说,除了《浮云》、《老人和树》,以及《姑娘大了要出嫁》等,最后写了《晚霞在燃烧》和《乡俗三部曲》,还完成了反映“改革开放”新的认识的长篇小说《苍生》。

这以后,我投身到“农村文艺绿化”的工程,此后就病倒了。在病中,我一面完成自传体小说《乐土》、《活泉》和《圆梦》三部曲,一面跟同志一起搞“绿化工程”。原来计划小说写五部;还有两部,一是写作《艳阳天》的前后经历;一是写在“文化大革命”过程中我是怎么活过来的。可惜手脑都不能由我指挥了,只能听天由命了:顺其自然,小车不倒,只管推;一天不倒,就要推下去。

这本选集中的《衣扣》,我不甘心它是“终了曲”,我选了《朝霞红似火》做为书名,但愿从我心,写下去,把我要写的自传写完,把“文艺绿化工程”推行下去,晚霞也要红火下去,再燃烧一阵……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五日傍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