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儿童小说之
《苞米香》
盛夏的晌午,正是农村孩子们最美最好的时辰;等他们吃饱了饭,就会上山逮鸟,下河捉鱼,或者钻进密密的树林子里,玩个痛痛快快……
只有小文杰不上山,不下河,也不钻林子;他要到公路边上,去看守自留地。那块自留地很小很小,长着刚刚干了胡子的大苞米。假若不看守,哪个馋嘴的孩子给掰走一个烧着吃去,可咋办呢?爸爸说,苞米熟了以后做猪饲料,喂肥猪卖下钱就攒起来;攒上好多好多,等小文杰上中学的时候,给他买一辆梅花鹿牌的新自行车骑。
妈妈见小文杰放下饭碗动身要走,就叫住他说:“等我照你身子比量一下尺寸,把汗衫剪裁了吧。”
这是一块天蓝色“的确良”料子,可好看啦!小文杰长到十岁,还没穿过这样贵重的衣裳。前几年队上穷嘛,连吃粮都困难,哪还有钱讲究穿戴呢?从打去年爸爸当了队长,跟长春市一家有出口任务的工厂挂上了钩,拨出一些社员搞加工副业,工分值一下子提高一倍多,人人都穿上了“的确良”的衣服。
妈妈摆弄着那块布,在小文杰身上比量来比量去,又用粉笔划上记号,才肯放小文杰走。
小文杰手里提着一把镰刀,跑出闷热的屋子,跑到静悄悄的街头上。忽然,他瞧见一个大高个儿汉子,胳肘窝挟着一条空麻袋,正在队部门口来往徘徊地团团转,像遇上了火燎眉毛的着急事儿。小文杰赶紧跑过去问:“爸爸,你着啥急呢?”
“不是急,是为难。”爸爸停住脚步,皱皱眉头告诉小文杰,“长春那个厂子里两位同志,来咱队商量续订加工合同的事儿;临要走的时候,他们提出买点青苞米,带回去给亲友尝个新鲜……”
小文杰不加思索地说:“那就快派人到大块丰产田去掰吧,都干胡了,煮着吃正香。”
“你没见队部墙上贴着的干部工作守则吗?”爸爸摇着脑袋说,“那上边有一条规定,不准用集体的东西请客送礼;还有一条,不准‘吃青’——就是不能把不成熟的庄稼当口粮和喂牲口。我是队长,亲手订的这些规矩,要是带头违犯的话,往后还咋管别人呀?”
小文杰觉得爸爸讲的话满有道理,就又说:“你快把咱队的规矩告诉工厂的同志,不就行了吗?”
“唉,说实话,我怕为这点小事儿,把他们得罪了,堵了咱队的生财路呀!再说,人家给咱队帮了大忙,咱们也该表示点心意呀……”
小文杰听了爸爸的这番心里话,不再吭声。他的两只小手拧着镰刀把,脑子里也急速地转悠起来。他看看爸爸,想起爸爸为给队里开辟生财之道,费尽心血;还联想起妈妈正在剪裁的那块“的确良”。小文杰又瞧瞧街口外的野地。野地里是一片绿油油的好庄稼……他忽然高兴地喊起来:“爸爸,好办啦!集体的东西不能送,就用咱自己家的吧!”
爸爸听了有点惊慌地问一句:“可得用一麻袋苞米呀,你舍得吗?”
“只要对集体好,对社员大伙好,也就有咱家的份儿,我当然舍得啦!”小文杰这样干脆地回答完毕,从爸爸手里扯过空麻袋,就乐颠颠地奔向村外,奔到他家那一小块挨着路边的自留地里;两只小手一齐忙,“嘎巴”、“嘎巴”地掰着发香的苞米。
一九八一年二月二十五日写
发表于1981年第6期《吉林儿童》。收入《机灵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