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四部
(157)
一阵暂短的骚动,立刻就安定下来。王友清站在讲桌前边,两手按着桌子边,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他说:“今天这个会上,有的同志表现得很不好!这是很危险的。对省委领导的指示抱什么态度,是对每一个干部的根本性的考验。我再强调一遍,省委领导的指示可不是小事!我们党员、干部听谁的?不听党的话,是要犯错误的!大家都知道燕山区红枣村那个参加过全国劳模会议的杨广森吧?”
一听这个名字,梨花渡乡的人首先警觉起来。因为从打搞互助组那年起,他们就熟悉这个名字。特别是芳草地的三个人,他们曾经跟杨广森并肩战斗过呀!
王友清把话停顿一下,接着说:“杨广森抗拒省委指示,已经停职反省了!”
朱铁汉和周丽平同时大吃一惊,他们不由得看看身边的高大泉。
在这片刻之间,高大泉的面色好像起了变化。他正继续地往本子上做着记录。
王友清说:“比杨广森职位高的干部,同样要受处分的……”
朱铁汉和周丽平立刻联想到县委书记梁海山。他们又看一眼高大泉。
高大泉已经拧上钢笔帽,合上本子,静静地听着。
王友清说:“我劝同志们一定要打通思想,紧跟形势,不要在这关键时刻犯错误。各乡的干部,马上分到各村去,帮助那里的同志,迅速地贯彻上级的新精神。这新精神,今天一定要跟群众见面,明天就要在全区各村见到贯彻的实际效果。对省委的指示,想通了要执行,想不通,也要执行!……”
李培林一宣布散会,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沉默不言地离开了这个烟雾弥漫的会场。
刘维对高大泉说:“你们等一等,王书记还要个别地跟咱们乡的同志谈谈。”
刚刚站起来的高大泉,又坐下。他一转身,发现朱铁汉正往外面挤,喊了几声,没喊应,就赶紧追了过来。
“铁汉,你干什么去?”
“我给田雨同志打个电话!”
“这时候打电话干什么?”
“问问老梁同志的情况。”
“不用问,他很好……”
朱铁汉一喜:“你打听了?”
高大泉说:“还用打听?王书记念的文件、讲的话,不是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了吗?”
朱铁汉大手一拍:“哎呀,那不糟了?”
高大泉摇摇头:“不。他没有犯错误,杨广森也没犯错误!……”
朱铁汉一时不解这番意思,挺紧张地观看高大泉的表情。
高大泉抻着朱铁汉的袖子,一边往回走,一边说:“等到路上,我再跟你慢慢讲。这个问题很复杂,也很清楚。开头乍一听,我有点儿发蒙,后来,我就想明白了!”
朱铁汉说:“你先告诉我一个底儿,我好踏实一下呀!”
高大泉说:“你想想土改那会儿,不是说工作队的领导罗旭光同志也犯了大错误吗?你再想想搞合作社以前,那个‘发家竞赛’的口号,结果咋样呢?搞社会主义,终归是没有错的!省委领导的指示,是让咱们纠正偏差,决不会让咱们把正确的东西都改换掉。我相信这个。我踏实了。”
朱铁汉想了想,心里果然好像开了一道缝,不由得点了点头。
王友清把几个缠住他讨论事情的干部打发走以后,急忙奔到梨花渡乡的干部这边来。他关心着这里的同志的情绪变化,更关心这里的工作——怎么能够更好地贯彻省委的指示精神。
刘维一边给王友清让坐,一边对周丽平说:“你快到那边叫高大泉和朱铁汉来。”
周丽平绕到左边的门口,正巧高大泉把朱铁汉叫回来,刚要往里边走。
高大泉问周丽平:“散了会,你准备到哪个村去?”
周丽平说:“我想要求到芳草地蹲点。”
高大泉说:“你最好留在梨花渡,跟李国柱他们在一块儿,先别回芳草地……”
周丽平不解地问:“为什么要这样呢?”
高大泉说:“那个村麻烦事儿多,需要帮手,你能帮助他们,他们能听你的意见。乡里有电话,能跟上边通气儿,好让咱们耳朵灵一点儿。还有一条……”
周丽平见他把话停住,闪动着两只不安的眼睛盯着他。
高大泉低声说:“这一回,我和铁汉,可能要犯错误……”
“不。这不可能!”
“我看,这个结果已经肯定了。你留在梨花渡,不搅到芳草地的纠纷里去,等我们被撤了职,你就可以要求回村。你能把大伙儿带领起来,我们俩也能背后给你撑腰出主意,芳草地就能前进……”
周丽平心里一酸,热泪忍不住地涌了出来。
高大泉开导她说:“昨晚上咱仨不是讲过了吗?我们都为党的利益活着,这个精神不倒,什么灾祸也不怕!丽平,坚强一点儿,这回又给我们送来一个锻炼的机会,咱们都得挺起胸膛来呀!”
王友清的心境也是很不好的。可是,在其位,谋其政,他必须强打精神,按照上边说的样子往下边推行。他跟梨花渡乡的干部最熟悉,忍不住地讲了几句心里话。他说:“昨天在县里一传达。我就估计到,同志们可能想不通。其实,我也觉得挺突然。这几年,辛辛苦苦地把天门区搞成这个样子,真不容易;要说散,哪是一句话的事儿。农业社把什么问题都掺到一块儿了,这么一整,瞧区里解决麻烦事儿吧!”
高大泉说:“王书记,我建议你不要光想眼前遇到的麻烦事儿。得想远点儿,想想今年秋后,想想明年春耕。只要咱们大撒巴掌一倒退,刘祥卖地的事儿,水困天门镇的事儿,都会卷土重来!”
王友清说:“等到秋后,上级还会让我们再发展农业社的。”
高大泉说:“不那么简单。莲子坑老村长那句话说到家了。如果我们党组织说话不算数,写了擦,擦了再写,群众还能听我们的吗?”
王友清说:“我想集中精力,把几个重点社办好,不会造成太大的恶果……”
高大泉说:“依我看,这个恶果肯定小不了。各种坏人都会随着风起死回生,都会拼了命不让我们打这种如意算盘。王书记,你可要多考虑,拿定主意呀!”
刘维在一旁早听得不耐烦了:“我看高大泉同志这情绪很不对头。王书记要贯彻省委领导指示,你是模范人物,怎么还扯他的后腿呀!”
高大泉说:“你如果承认我是模范人物,就应该承认,我是搞社会主义的模范人物!”
刘维说:“省领导指示,是为了把社会主义搞得更好,你敢怀疑吗?”
高大泉一字一句地说:“我觉得,你没有把这个指示精神吃准。我根据啥这样说呢?根据刚才王书记举杨广森同志的例子,连红枣村这样的先进点,都用这新指示强拉硬套,说他们也急躁冒进了,这等于说咱们农村不能搞!我可以明确地表态:照这样的认识,把指示推行下去,肯定会把咱们这几年辛辛苦苦干出来的成绩都得毁掉。我不赞成这样的认识。”
“哎呀,你的胆子可真不小!”
“我得对党对人民负责任。正像莲子坑老村长说的,我们得实事求是,不能见风转舵。”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