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四部
(150)
刘维扭过身,发怒地说:“到前边办公室去!”
那个人嘻嘻一笑,走进来了。
刘维火了:“让你到前边办公室去!有事儿到那儿去说!”
那个人说:“我就是专门来找您的。我是芳草地新生农业社的会计。我姓张。”
刘维依然绷着脸说:“你找我啥事?”
会计说:“向您反映一个重要情报——高大泉和朱铁汉他们,真的搞起共产来了。”
“谁让你到这儿瞎咋唬?”
“真的。全村十几个农业社,还有互助组,归并成两大堆儿:土地、牲口、车辆、人,都掺到一块儿了……”
刘维噌地站了起来:“你是造谣吧?”
会计说:“您去亲眼看看哪!已经干了两天啦。现在就差吃大锅饭啦!”
“高大泉不是病得要死要活吗?他还能干这个?”
“朱铁汉在前边替他打先锋呀!”
“呃。怪不得别的人都来叫苦,惟独芳草地不吭声,敢情又胡闹起来了!”
“这回算乱了套呀!”
刘维忽然想起,前天,周丽平从芳草地带回一份报告材料,当时忙,没顾上看。他赶紧从墙上摘下文件兜儿,掏了半天,找出几张卷皱了的纸,扫一眼,标题是:“关于成立大联社的报告”。他心里不由得一惊:这上边准是说的“归大堆”的事儿;给乡里写了报告还没有看,他们就干起来了,这下他们有了借口,闹出乱子,会把他刘维裹进去。他脑子里这么一闪,一步跨到墙根。墙上有个小洞,通着那边的会议室,有一个老式电话放在那儿,方便两个屋子都能使用。他想:这回要聪明一点儿,不找谷新民县长,直接报告给县委书记梁海山。他摇通了电话,大声喊:“接县委办公室!……我找梁书记……你是谁,哦,伙计!对,是我。我要找梁书记。什么?什么?啊?真的?你骗我吧?呃,呃……”
旁边的两个人,都清楚地看到,打电话的刘维,那脸色急速地变化着,仿佛发生了什么天塌地陷的大事。
刘维把电话放下之后,好大工夫才转过神来。他哼一声:“这回,他高大泉、朱铁汉算是犯了大罪了!等着进监狱吧!”
会计急忙问:“梁书记咋说?”
刘维一摆手:“你回去吧。不要声张,也不要说给我报告了。让他们发疯吧!让他们干吧!这回干到头儿了!”
会计说:“您得赶快去解决呀!”
刘维说:“放心,这回要彻底解决。你走吧。”他说着,由于过度兴奋,还跟会计握了握手。
会计也挺得意,冲着陈爱农笑笑:“这位同志,好面熟呀!哦,您是天门镇中学的老师?哎呀,瞧我这眼,多拙!”
刘维已经替他拉开独扇门,往外走的时候,小声说:“回去别瞎说。这是我的朋友。”
会计连连点头:“知道,知道!我知道了……”他迈出门口,还回头瞧了陈爱农一眼。
陈爱农不由自主地被这个人的报告和刘维的反应弄得十分惊慌。等那个会计一走,她也夺门而出。
刘维还要拦挡她:“别走,别走!”
陈爱农说:“我去找找周丽平……”
“她下乡了。”
“我知道。她在拉沙子工地上。我到那儿找她。”
“对,对。你找她谈谈,让她想开点儿。她不要勉强,人家变了心,何必死追着不放呢?我觉着,她要跟朱铁汉成亲,倒是挺合适的……”
陈爱农听了这句话,像吞进一个苍蝇那么恶心。她顾不上表示什么,推上车子就走。
刘维追着她说:“等等。我还得告诉你一个大消息,关于梁书记的……”
陈爱农头也不回地往外走。
刘维已经追上了她。
六十一
正是春播好时节
芳草地的春耕生产运动,遵循着人们的理想和安排的那个样子,热气腾腾地展开了。
拉沙子的大车,按照新的编制,一队一队地来往运输;按照土地坐落,一片一片地铺垫改造。
搞春播的人们,按照新结合的套犋,一组一组地忙碌在田野上;分别土地远近,一块一块地耕翻撒籽儿。
这样的大集体的劳动,头一天就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干部不忙乱了,社员不紧张了,人拉耠子、砘子、铁瓦的现象消失了。而拉运的沙子数和播种面积,都比过去增加一倍。
本来对“大联社”这个创举拥护的人,看到的优越性,比预想得还要大,干得更欢了。曾经犹豫的人,看到了成果,出乎他们的意料,也有了劲头。至于那些反对的——这类人当然是各种各样的,单说那些安下坏心眼,怕农业社搞好,盼高大泉摔跤的人,一看这出师大利的架式,就开始有些失望了。
特别使拥护者高兴,又使反对者败兴的事情是,得了重病的支部书记高大泉,没有像一些人担心的那样,病情加重,也没有像一些人猜测的那样,被活活气死,反而在紧张的工作中挺了起来。尽管他一直还发着低烧,却能扔下棍子,离开搀扶,到热热闹闹的田野里走动起来。直到第二天,第三天,在铺沙子的地里,在播种的地里,都能够看到他那慢慢移动的身影。到了第四天,也就是最后一批民工得到通知要开拔的那天,他又来到地里,竟然在肩头上扛着一把小铁锨。
当然,人们不放心他一个人单独活动,村长朱铁汉寸步不离地跟在他的身边。
繁忙的日子,过得非常快。谁也没有留神,杏花开成了白雪团,桃花开成了火烧云,越过冬天的小麦地,变成了绿毯子。那一块块因为掺进沙子而改变了颜色的土地,又改变了颜色:春小麦种和豌豆种,从垄沟里钻出了幼芽儿,嫩绿嫩绿的,特别讨人喜欢。
“嘿,咱们这一年,又算抓着了,瞧这地,变得多有劲了!”
“不假。等苗子长起来看吧:春麦准能赶上秋麦。”
“要是不搞大联社,哪能改这么多地?怕是春麦种不了这么多,棒子、谷子
和高粱,说不定还没有动手撒籽儿哪!”
“这么好的事儿,邓久宽怎么就不赞成呢?不知这会儿转了弯儿没有?”
“转啥弯儿?四天没有下地干活了。那么多的人劝,他就是钻牛角尖儿!”
“这个人变心了。变吧,有他哭的那一天!”
…………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