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四部
(135)
春禧说:“大婶,来给您送字儿来了。”
曹秀秀连忙迎出门:“快进屋,快进屋。又麻烦你们。”
黑牛说:“这是我们该做的事儿。”他说着,就进了屋,把手里的小黑板挂在墙上。
春禧指点着说:“这四个字是‘爱社如家’。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劳动组织,它的目标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每个社员,必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没有社会主义思想,就搞不成社会主义……”
秦有力坐在炕沿上,抽着烟,眼睛盯着黑板上的白字儿,认真地听着。他把这几个字,全都吃到心里。
春禧和黑牛走了以后,曹秀秀说:“看这几个孩子,多积极呀!”
秦有力说:“咱社领导,又关心咱们社员生活,又关心咱社员的思想;照这样,咱农业社一定会越办越红火。”
曹秀秀说:“咱们也得跟人家积极的学习。”
秦有力说:“这十块钱,别扯布用了,办一件对集体有好处的事儿,买一对水桶吧。”
曹秀秀说:“要使用的家什,咱都缺,买水桶的事儿不太急。”
秦有力说:“种那么多麦子,要是赶上春旱,就得挑水浇。没有水桶使还行?再说,平时给宋五爷挑个水吃,也省得总借集体的。”
曹秀秀说:“也对。一件新衣服,穿几天也就坏了,能对付。那就买水桶吧。”
吃饭的时候,这两口又讨论起小黑板上的四个字。他们商量怎么样做才能变成一个“爱社如家”的好社员。
第二天黎明,秦有力没等钟响,就起来了。他还照往常的样子,脸不洗,饭不吃,先到井台上挑水。
水桶放在屋檐下边。这是农业社饲养场的水桶。每天深夜,那边不使用水桶的时候,他就借回家;起早,先给五保户宋五爷挑一担水,再给自己家挑一担水,最后再打满两桶水,连水带桶,一齐送回饲养场去。
左邻右舍都是静悄悄的。黎明的街头,也没有任何动静。只有带着一点凉意的春风,轻轻地吹刮着。
秦有力刚把一担水送到宋老五家,第二次奔井台的时候,瞧见一个人从对面走过来。他立刻认出,那个人是村长朱铁汉。
“村长,你咋起这么早哇?”
“你不是比我起得还早吗?”
“我还比你睡得早哪。你们整半夜地开会,也得小心身子。”
“没事儿。昨天你们那组进度快不快?”
“连耕带种,整六亩。”
“好快呀!是得抓紧点儿。咱们社一共三个春播组,每组平均一天耕种四亩麦子,一天十二亩,还得种十多天。那就超出七天的限期了。”
秦有力这几天只想到要积极干,多种麦子,可没有这样全盘地计算。他听村长这么一说,感到事情十分严重。东方红社是先进社,关上门吹喇叭,名声在外的。它不光给芳草地的农业社和互助组起带头作用,也是周围村的样子。要是它到期完不成任务,等到民工听到通知一走,人手少了,更得往后边拖。自己社是个损失,也让别人笑话呀!他这样想着,跟朱铁汉分了手,顾不上再给家里挑一趟水,就急奔饲养场。他想早些送回水桶,把牛喂饱,把麦种约好,把犁杖、耠子和各种家什准备停当,等刘万和高二林一到,马上下地,就能抢出一盘活儿。
饲养场的大门开了一道缝儿,里边同样是静悄悄的。那一溜槽头,排着大小牲口的脑袋,都香甜地嚼咬着草料。靠边的那个小棚子里,槽边的柱子上挂着一盏昏黄的风灯。有一个人蹲在棚子门口,正在仔细地观看什么。
秦有力放下水桶,走过来一看,那个人是刘万。
刘万身上披着大棉袄,嘴里叼着小烟袋,一脸愁苦的样子。
秦有力急忙问:“你在这儿干啥?”
刘万抬起头,叹口气,回答说:“咱使的这头小黄牛,病了……”
秦有力吃了一惊:“晚上它还好好的,怎么会病了呢?”他说着,一步跨到棚子里,蹲在小黄牛的身边。
小黄牛卧倒在地上,抬着头,眨巴着两只痛苦的眼睛;大口地喘着气,那圆圆的肚子,一鼓一鼓的,见到秦有力,好像打招呼似的掀动一下细长的尾巴。
刘万在旁边说:“半夜里,刘祥就发现小黄牛不吃草料,拉出来遛了一圈儿,总想卧倒,才断定是病了。就把我叫来,替他看牲口,自己到天门镇抓药去了。”
秦有力说:“咋不叫我一声呢?我跑一趟,也挺方便的。”
刘万说:“这种事儿,刘祥不会托靠别人干。这小黄牛,像一只狗那么大,就交给他喂养了。他最摸小黄牛的根儿。”
秦有力早听说过,这头小黄牛,是邓久宽投资入社的财产。那一年,芳草地的第一个互助组办好了,邓久宽家里除了吃穿,还有了富余。敲锣打鼓地成立社的时候,邓久宽就用富余钱买了一头小牛犊,交给了集体,交给了刘祥。第二年秋天,小黄牛就能拉套干活儿了。尽管这牛的个子小,劲头不大,不能拉车驾辕,社里的人都挺珍贵它。每当外地的农民来芳草地参观访问,高大泉总要把这头小黄牛,还有当年互助组凑钱买的那挂大车,介绍给客人们。客人们从这里得到启发和鼓舞。牲口跟人一样,闹点小毛病不算个啥,只要别得个难以医治的顽症,那就好了。
秦有力也蹲下身,用手轻轻地抚摩着小黄牛,担心地问:“你估摸这是啥病呢?”
刘万说:“咱们这几天干得猛了点儿。我看它好像是累的,不会有大毛病。”
秦有力说:“只要它没有要命的灾症就好。”
刘万说:“小黄牛这一病,咱们这个播种小组难办了。”
秦有力说:“再换一头牲口行不行呢?”
刘万说:“都是一卯对一星的,哪有闲着的牲口给咱们使?”
秦有力直起身,焦灼地搓着手,像是自言自语地说:“反正这个播种组不能散了摊子。一个组,一天起码能种四亩麦子,一亩地就打一百斤的产量,就是四百斤。咱们要是停下来,少干十天,好家伙,四千斤麦子就等于白白地扔掉啦!”
刘万说:“我也是这么盘算的。咱们设法别让这个春播小组散了摊子。用大花牛倒换着干,行不行?”
秦有力摇摇头:“那样不歇气地使,再把大花牛累病了,损失就更大了。”
刘万说:“大花牛有力气,累不坏。”
秦有力说:“就算累不坏,一头牛来回转,一天能种几亩地?”
刘万说:“我去找村长。”
秦有力拦住他说:“支书一病,那么多的事儿都堆到他身上了,咱还能再给他加载?哎,刘万,当年不是有用人拉犁种地的吗?咱们也用人拉耙、拉砘子行不行?”
刘万说:“这倒是个应急的办法。就是人力也不好从别处抽了。”
秦有力说:“这好办,叫上我们家远生妈,跟着干。”
刘万也高兴起来:“对,也把我们那口子叫上。人多力量大嘛!”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