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第四部(84)

(2023-04-27 09:11:34)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金光大道

芳草地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四部

84

     朱铁汉大声说:“有的人,就看不起劳动力,把土地当成自己能生驹下崽的宝贝!”

    高大泉说:“这个看法是不对的。因为有些人出的劳动多,等到年终一分红,收入还没有出的劳动少、土地股子多的人高。这些社员干起活儿来,还有劲儿吗?有的人觉着劳动力稀烂贱的,没多大油水,白挨累挨晒,还费衣裳费鞋,就不积极出工,光靠着土地股子分红。他们关心集体的心思一天一天地往下减,干家里的私事儿,那个热乎劲儿,一天一天地往上增;实在闲着没事儿干了,就去走走亲戚,看家,抱孩子。看看,这些能创造财富的劳动力,全浪费了。”

    朱铁汉说:“有的人没有病,见了重活就有了病,打个喷嚏,也要歇工。”

    众人大笑起来。

    朱铁汉继续扯着大嗓门说:“要是大撒手,不管不问,再这样下去,大伙儿都学着不积极出工,咱们的地还能种好吗?还能得到好收成吗?地股子再多又管啥用呢?再说呢,如果咱们能把土壤改造好,一亩地要收五百斤、六百斤,得顶过去的八九亩,地股子得涨到多高的地方去?我们要是不赶快调整调整土地跟劳力的分红比例,那不等于靠土地收租子了吗?”

    众人止住笑声,又议论起来。

    高大泉趁机问大家:“我们应当不应当提高劳动力的地位?”

    满屋子人一个声地回答:“应当!”

    高大泉又问:“我们把分红比例改成地四劳六,同意不同意?”

    又一声地回答:“同意!”

    朱铁汉高兴地说:“通过了,一致通过!”

    众人鼓起巴掌,“哗哗哗”,震得窗户纸儿直响。

    高大泉又提高声音说:“大家赞成提高劳动力的地位,赞成修改分红比例,那就一个心眼儿,用劳动创造高产,创造财富,创造我们的幸福吧!为了人多力量大,我想把一个送到门口的劳动力请进来!”

    朱铁汉立刻按计划朝外喊:“秦有力,进来吧!”

    门儿打开,从外边走进那个神色十分紧张的秦有力。

    高大泉说:“贫雇农秦有力两口子,从一千多里以外的地方,奔到老家芳草地,要参加农业社,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要跟我们一块儿创造更幸福的生活。可是,有人不欢迎他。一个多月里,到十个农业社报了名,十个社像踢皮球那样,把他踢来踢去,所有的门都不给他打开。为什么呢?就因为他没有地股子。是人值钱,还是地股子值钱?这个咱们都清楚了。光凭这一点,把秦有力关在农业社的大门外边,也是错误的呀!我们东方红农业社是老社,家底比别的社厚,生产水平比别的社高,我们应当不应当带个头,把农业社的大门向他打开?”

    暴风雨般的掌声响起来。

    朱铁汉高声宣布:“秦有力从今天起,被接受加入东方红农业社了!你是社员了!”

    秦有力站在原地,嘴唇抖动着,两行泪珠,簌簌地滚落下来。

    热热闹闹的会场,立刻变得静默无声。一双双眼睛,都激动地盯着他们的老乡——新社员。

    一直在等待这个时辰,紧张得没有吭声的刘万,忍不住地提醒他说:“秦有力,大伙儿这份好心,你得当着面,表个态呀!”

    秦有力抬起头来,嘴唇抖动了几下,一句话才冲出口:“我一定,好好干!上刀山下火海,我也要跟你们大伙儿走到底!”

    又是一阵掌声响起。

    高大泉说:“秦有力,你找个地方坐下吧。”

    好多人让出座位,伸出手来,拉秦有力。

    高大泉说:“现在,我们再讨论决定另外一个新问题。”

    大伙全都静下来,听他往下讲。

    院子里忽然传进一个老年人的声音:“高乡长在这儿吗?”

    朱铁汉动作快,赶忙迎出去。

    院子里站着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那老头的手里牵领着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子。

    朱铁汉问他:“您是哪儿的?”

    老头说:“我是梨花渡团结社的。”

    高大泉在屋里听到,马上一边朝外走,一边答应:“孔百千老大爷,快来屋里吧!”

    孔百千一步迈进门槛儿,上前抓住了高大泉的手,使劲摇了半晌,才说:“你真是个妙手回春的神医呀!你一下子就把他们的心给治好了。这几个月,你知道把我愁成啥样?你们芳草地一办农业社,我就看准了这是一条穷人非走不可的道儿,我就催我那儿子,快加入农业社。谁想到哇,他去年一个暴病死了。这孩子他妈,很快就走了一步,剩下我们这一老一少,不能给社里效力啦,他们就逼我退社。我就翻来覆去地想,不退吧,这个团结社是小,是穷,有几户中农就因为嫌我累赘,闹退社;退吧,离开农业社,我们咋活?离开社会主义的道儿,我们往哪儿投奔?我不能退社。我活着一天,就得走在社会主义道儿上。我找社干部,找乡干部,咋要求也不行。非让我退社不可呀!你去这一趟不要紧,真给他们开了窍,真给我救了命。他们昨晚上就开了社员会,不光不再让我退社,还要把我们这一老一小保起来,供吃的,供穿的,供烧的,……我这不是一步登天了吗?高乡长,你可让我咋感谢你呀?”

    高大泉听到老人这番话,又高兴,又感动。他说:“老大爷,用不着谢我。共产党发动农民组织起来,就是为了使每一个人过上幸福生活;能劳动的时候,积极为集体出力,老了,遭天灾人祸,不能劳动了,集体就要把他养起来,同样过幸福生活……”

    朱铁汉说:“这就叫组织起来的优越性儿!”

    孔百千老头拉过小孙子:“福头,过来,给高乡长磕个头……”

    围上来的人一下子愣住了。

    高大泉慌忙扯住孩子的手,对孔百千说:“您是个进步的老人,怎么能搞这老一套呢?”

    孔百千认真地说:“我不是让他向你谢恩,是向你拜师,让他长大了,也做你这样的人。咱中国的农民,要都成了你这样,那就真到了社会主义了!”

    掌声雷鸣般地响了起来。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