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第四部(61)

(2023-04-05 10:24:17)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金光大道

芳草地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四部

61

     高大泉说:“这就不对了。国柱咋不制止呢?”

    “他呀,我看那会儿也是晕晕乎乎地不知天高地厚了。大伙儿一起哄,他也就点了头。过去,有的社员看不下去,给社干部提意见,他们还整人家。”

    “对这样的社员应当表扬。”

    “屁。到今儿个还不饶人家。说人家调皮捣蛋,要让人家退社!”

    “这么严重?国柱也不管?”

    “他就管得了?哪个干部没有一拨自己的人,一管严了,人家就拿退社吓唬你。这么一闹,连乡里都管不了,怕社垮台。”

    “那个提意见的社员退了社吗?”

    “他不退。几个干部硬叫他退。他跑了几趟乡政府,也给推回来了。看样子,还得退。”

    高大泉立刻联想到在乡政府大门口遇见的那个老头。高大泉正是为了这个老头,专门来到老熟人、梨花渡村长的家里“管闲事儿”来的。他就叮问:“那个提意见的老头,是不是七十来岁的样子,小时候拉过瞎子……”

    “对,对,就是他。怪不得人家都说你可能深入群众啦,啥事儿也瞒不住你,连我们梨花渡的事儿,你也摸了底儿。”

    “我是今儿个在乡政府门口碰见他的。”

    “他白跑,肯定得退了。”

    “社员里边,就没有主持公道的?”

    “唉,要咋说复杂呢。那个团结社,有一窝子中农户,压根儿就瞧不起贫雇农,总说别人沾了他们的光。他们对那老头——他叫孔百千。他们对他给干部提意见倒没啥,就是不想养着他,怕被他拖累。”

    “他们家没劳力吗?”

    “别提了。儿子去年突然得个急病死了;媳妇春节前也改嫁了,就丢下一个没上学的小孙子,一老一小,哪有劳力。”

    高大泉听到这里,胸口突突地跳了起来。一个从苦海里爬出来的穷苦人,当他提高了政治觉悟,认识到了这苦海的面貌和这苦海来源的时候,心灵中那根富于同情心的神经是十分敏锐的。稍一触动,它就会激昂起来。他不仅感到今天这个“闲事儿”管对了,而且决心要管到底儿,他要不顾一切地管定了。

    国柱媳妇见高大泉刚坐下又抽身站起来,就说:“你等着,我去叫国柱。出去了半天,他也该回家吃饭了。”

    高大泉一边往前走,一边说:“他可能在村公所,我找他。”

    国柱媳妇在背后喊:“大泉哥,你可跟他一块儿回来吃饭哪!轻易不来串个门儿,不能饿着肚子走。”

    高大泉几乎没有听清她说了句什么,就头也不回地走出大排子门。梨花渡这样一个头几年就搞起互助合作组织的村庄,竟然还能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事情很严重,很可怕,有力地冲击着他的心胸,促使他联想起许多的问题。他进一步认识到做人的思想工作的重要,做人的思想工作的艰难。那天夜间,他跟朱铁汉、吕春江、秦文庆几个人围坐在煤油灯下,起草上报县、区领导汇报的时候,他的脑海里就翻出了“没有社会主义思想的人,就搞不好社会主义”这句话,在这个统一认识以后的基础上,他们改变了工作部署,决定不因利就便,为搞土壤改造而搞土壤改造,而是要把改造人和改造土壤紧密地结合在一块儿来搞,用改造人的思想成果当动力,推行改造土壤的任务更好实现。现在看来,这一点抓对了,要不然,说不定会发生更让人意外的事情。他要把梨花渡团结社的活例子,拿到芳草地,给干部和社员都讲讲,让大伙儿警惕着点儿,都要加紧提高自己的觉悟。

    梨花渡这个村很分散,一堆一块的,没个整齐街道。在那一堆一块的中间,隔着水坑、树行和菜园子。这时候,坑里结着冰,因为水浅,薄冰的四周都翘立起来。树木是光秃的,粗杈细枝在微风中抖动。菜园子是赤裸裸的,一条条畦子里立着菜根和向日葵那半折的杆子。这时候,远远的水坑边和树林旁跟菜园子连接着的土坎子地方,传来沙沙的声音。

    高大泉扭头看去,心里不由得一怔,脚步也停住了。他发现,那边有两个人,一老一小,正是那个孔百千和他的孙子。

    老人一只手提着一个半大的荆条筐,一只手拿着一把小笤帚,迈几步,停住,蹲下身,用笤帚扫着被风吹刮过来,又被坡坎拦挡住的树叶子。那小孩子跟在后边,用小手,一片一片地捡着树叶子;捡一片扔在筐里。又去扑捉在风里跳动的另一片。

    高大泉想,像他们这爷儿两个,要生活下去,没有农业社这集体的帮扶,怎么行呢?地怎么种?吃粮从哪儿来?烧柴从什么地方取?看看,这么冷的天,还得打扫这么难以打扫到的树叶子去做饭暖炕。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组织,有什么理由说:“我们不管你们,你退社吧!”让他们退到哪里去?

    高大泉想过去打个招呼。他的脚抬不起来,嘴张不开。他问自己,到了老人家的跟前说什么?说几句什么事也不顶用的空话吗?自己想帮助人家,并没有帮成呀!

    幸好那位老人和小孩子都没有发现路上走着的这个,正在为安排他们的生活道路而焦心奔波的人。

    高大泉来到村公所门口,正要往里走,忽听背后有人喊他,扭头一看,那个人正是他要找的李国柱。

    身强力壮、性情快活的李国柱,在老远的地方,就冲着高大泉咧嘴笑着说:“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你是来找我吧?”

    高大泉点点头,问:“你忙啥呢?”

    李国柱说:“我正下通知,让各社下午开社委会,学习讨论你们那个新经验——勤俭节约办农业社。你来得正好,快给我们介绍介绍,省得我丢三忘四的。”

    高大泉说:“我先跟你说几句别的话。”

    李国柱说:“咱们到办公室里去。”

    高大泉说:“我要单独跟你摸摸底儿,到寨子那边。”

    他们两个蹲在背风向阳的寨子下边,装上烟,点着,抽了两口。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