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第四部(43)

(2023-03-16 08:59:11)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金光大道

芳草地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四部

43

     高大泉怀着一种高兴的心情,走进自己的屋里,不由得东张西望起来。按照习惯,农历腊月二十三,农民要对住宅来一次大清理,连屋顶都要打扫干净。这间屋子,不仅打扫了,高二林两口子又把四壁上刷了一层石灰。雪白的墙上,新贴了两张年画。一张是《欢迎铁牛来咱村》,一张是《天安门前狂欢节》。第一张画上,画着一辆崭新的拖拉机,披挂着彩绸、红花,上边坐着一个短发姑娘。她用庄严掩藏着喜悦,两只手握着方向盘,从车门探出身来,跟一个拄着拐杖的白发苍苍的老汉讲说什么。拖拉机的两边,列成两堵墙似的拥挤的农民;拖拉机前边,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在引路,一伙穿着花绿衣服的孩子扭秧歌,一个中年人挑着长杆放鞭炮,几个小伙子使劲地敲鼓打锣……

    高大泉看着,也像画里的人一样笑了。

    别一张画上,雄伟的天安门,矗立的玉石华表,金水桥前,五星红旗下,人山人海,簇拥着穿着节日盛装的人,载歌载舞。那人群里,有穿着制服的领导干部,有穿着工作服的工人,有头上扎着豹头毛巾的农民,有披挎武装带的军人;有蒙古族人,有藏族人,有苗族人,有维吾尔族人,有打扮得新奇百样,各种少数民族的人,还有肤色不同的外国朋友。所有的人,都是那样喜悦异常。欢呼声、歌唱声、乐器声,仿佛从那色彩缤纷的画面响了起来,震撼着人的心。

    高大泉,好似已经挤进这狂喜的人海里,不由得激动起来。

    吕瑞芬没在屋里。两个孩子挤在一条花被窝里睡着了。小龙的手里还拿着一本已经揉坏了的“小人书”;小凤歪着身子,一只小胖手伸出被外,搭在哥哥的胸脯子上。一张小桌子,放在炕梢;桌子上放着油灯,灯下有一个用白粉连纸装订的小本子,里边还夹着一只削得很短的花杆铅笔。

    高大泉搓了搓冻得冰凉的手掌,然后把孩子扶正,给他们盖好被子;不经心地打开桌上的白纸本。他发现那上面的字不是儿子小龙写的。尽管那些字的笔体是生涩的,但是小龙不会写得这样认真和工整。他又仔细一看,上端有个小标题——《勤俭办社公约》。下边有简短的几条:

    1.按着党支委扩大会的指示,全组进行了讨论和检查。都认为,我们副业组也有严重的劳动不好、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问题。有的社员,还用集体的柳条编小篮子,拿回家。有的社员用公家的毛线给孩子X(扎)便(辫)子。最后大家都认识到,这些问题都得坚决地改正。全组没有一个人反对。

    2.从今天起,副业组的同志都要按时上工下工,跟到地里干活的社员一样,不能晚到早走。一定要回家做饭的同志,要提前走,得一齐走。回家奶孩子的同志,也不能一去好长时间。

    3.不随便用集体的东西,一根线头也不往自己家里拿,有人拿,就开小组会批评。都要敢批评,不怕得最(罪)人,也不对敢提意见的人不满意。

    4.爱喜(惜)原材料,段(断)了条子不乱扔。不专挑好条子用。要照规定打(搭)配用。每天下工时,要把没用完的材料收拾好,不放下就走。

    5.炉子论(轮)班管理,每天一个人,谁也不乱X(捅),不乱加没(煤)球。论(轮)班的人,下班前一定保证把火风(封)好,保证不浪费引柴。

    6.晚上不加班,不到工作间点集体灯油、用集体没(煤)火来这里玩。都到俱乐部去,跟社员在一起活动。

    7.……

    高大泉觉着挺有意思,捧着本子,站着看了一遍,又坐下来一字一句地看了一遍。他已经认出来,这是媳妇吕瑞芬写的。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只知道吕瑞芬跟钱彩凤两个人比着赛地学文化,却不知道吕瑞芬进步得这样快。她不仅能看书、读报,还会写这样成文的东西,而且写得这样有条有理,一看就明白了意思。他看明白了媳妇写的这个“公约”上的意思,心里又十分感动;那上边的“意思”,正是他回村以后,开了一个支委扩大会,要为改造大草甸子做准备,在群众里边的反响呀!他用那铅笔把“公约”上丢掉和写错的字改过来,又反复地看了两遍。他的心里猛然一动,暗想,这不光是群众的“反响”,也是群众给党支部出的好主意;要是把这种订公约的办法,推广到每个农业社的各生产队和生产组,还有各种专业摊子去,不是比光让社员在会上讨论来讨论去地更切实、更能实现支部的想法,更能使社员受到教育吗?他越想越觉得媳妇对他的这个启发很重要,就下炕穿鞋走出屋,站在两个院子中间,喊一声:“二林,你嫂子哪?”

    钱彩凤回答说:“她串门去了。”

高大泉想:到人家串门,怎么会这么晚不回来呢?他没有再说什么,就急忙地走出大门口。

 

十五  夜深沉

 

    高大泉真有点不放心了。

    他的媳妇,是个稳重精细的人,遇到什么样的急事,都从来不会慌张,不会丢三忘四的。她怎么把要写的东西没有写完,就扔下走了?她怎么连灯都不熄,就离开家?她怎么会不跟二林两口子说一声,就这样久地不转回来?

    高大泉急奔秦恺的家。秦恺是主管副业方面的副社长,吕瑞芬是副业组的组长,两个人经常在一块儿商量事情。这会儿,吕瑞芬十有八九在秦恺那里。

    砖门楼的轮廓,出现在高大泉的眼前。他从那整齐的院墙上端,望见北房露出一截儿的窗户,窗户上没有灯光。这说明秦恺一家人都睡觉了,吕瑞芬不会在这儿。

    他正犹豫不定地转回身,听到背后的门楼的门板“吱”一声响,就又停住了。

    门楼里出来一个人,两手搂着肚子,佝偻着身子,小跑地往外走。

    高大泉从动作中认出是秦恺,就迎了两步:“你还没睡呀?”

    秦恺一看是高大泉,就说:“我都睡了一觉了。解小溲去。这么晚,你还转哪?”

    高大泉说:“我来找小龙妈。她没到你这儿来吗?”

    “来过。”

    “多会儿?”

    “掌灯以后。”

    “从你这儿走的时候,她没有说还要到哪儿去吗?”

    “她是跟我商量订副业组《勤俭办社公约》的事儿。她说,她按着大伙儿讨论的,归纳出六条了。她想还得再补一条,副业组的干部应当怎么带头做?叫我先拿个主意。”

    “这很好呀!”

    “你这个内当家的,真行。跟你学的,差不离一个样了。支委扩大会散了,我跟她一传达,她就召集会;大伙儿这个一言,那个一语地说了一大堆,她回家又给写出个条文。我听她念叨念叨,还挺不赖哪!”

    “明天你们再抽个空,从容地讨论讨论吧。”

    “我也是这么说的。黑灯瞎火的,再到处找人,找来再说,得啥时候了?明天不是还要开社员会嘛,一块儿就都办了。她看我不愿意马上开,就走了。回去你给她解释解释。我是赞成把干部带头写进去的。”

    “她还能计较你这个?你不用多心。我觉着,把勤俭节约办农业社的要求,写成公约,这主意很好。打算拿副业组当典型,推广推广。我再找找她去。明个见吧。”

    秦恺见高大泉匆忙走去,又冲着背后说:“我看,她兴许到俱乐部去了。”

    高大泉应了一声,往高台阶的方向走。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