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第四部(7)

(2023-02-11 11:00:40)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金光大道

芳草地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四部

7

     高大泉含笑地望着这一张张亲切的脸孔,用简短的话回答他们的问候;不大一会儿的时间里,心里边把那件要紧的事翻腾了几个来回。在训练班的后半段,他怀上了改造大草甸子土壤那个新的理想,总盼快一点毕业,赶回芳草地;毕业典礼一开完,他恨不能一步迈到芳草地。为啥呢?为了早点儿把自己的理想告诉如今围着他的这些人,把自己的理想,变成他们的理想,把自己的计划,变成众人的计划,再变成众人的实际行动。他以往的几次出门,都是带着一种追求离开芳草地,又怀着新的理想返回芳草地,都是跟大伙儿一见面就谈心事、论打算;谈论完了,大伙儿就都像他一样,怀上了新的理想,立刻就成计划,就轰轰烈烈地干起来。而这一次,他的归来,所怀上的新理想,比任何一次都强有力地燃烧着他的心,都使他忍不住地要向众人诉说、宣传,以便马上行动起来,大干一场。因为改造大草甸子的土壤,比挖一条泄水渠,比修一道引水闸门,那意义可重大得多。如果这一次的举动搞成功,不仅会给全村,也会影响整个大草甸子,给半个县带来根本性的大变化。而且,这件改造土壤的工程也是艰巨的,需要投放最大的财力和人力。因此,需要有更多的人们具有最大的勇气和热情。这就越发使他急不可待地要把自己的心事和打算,告诉众人,听听他们的反映,一块儿拿拿主意。可是,回到村里,不一会儿的工夫,他连续的遇到几件事情,已经让他敏感地认识到,芳草地的政治气氛和社员们的思想状况,有了新的变化;那个新理想所需要的最大的勇气和热情,很可能要多费些气力,才会调动起来。他得慎重一些,通过这个猪头事件,把变化了的情况和底细,进一步摸清了以后,再有计划、有步骤地宣传他的理想,组织群众力量。他想到这些,就一边跟大伙儿闲谈,一边走到杀猪案子跟前。

    朱铁汉跟在高大泉的身边,看着高大泉那张冻得发红的脸孔,乐得他抿不上嘴。高大泉一回来,他的肩膀头立刻就感到轻松许多。他得赶快给高大泉汇报,实际上是移交“抓全盘工作的领导权”。要汇报的事儿,很多很多,一定都能够让高大泉听了高兴。他想,等高大泉到杀猪案子那儿看一眼,跟社员们都打过招呼,再一块儿到办公室去;捅欢了煤火炉,泡一壶浓茶,面对面坐下,亲亲热热地聊个够!

    高二林和周永振两个人,使劲儿摁着挣扎蹬腿、拚命乱叫的“花脖儿”,笑呵呵地迎着走过来的高大泉。

    高大泉问他俩:“一共杀几口了?”

    朱铁汉替他们回答:“刚四口,差多着哪。”

    高大泉又问:“圈里还有几口?”

    朱铁汉又替他们回答:“够膘的都逮起来了。”

    高大泉指指案子上的“花脖儿”:“这个不大够膘吧?”

    朱铁汉说:“凑一口是一口,顶个数呗。”

    高大泉又对高二林和周永振说:“不要硬凑数目嘛,快把它放开吧。”

    朱铁汉说:“放开它,又少了一口,更不够啦!”

    高大泉看看拴绑着蹄腿、躺在地下的那些肥猪,说:“究竟够不够,咱们再盘算盘算。二林、永振,你俩把这几口猪也撒开。”

    朱铁汉着急了:“为啥都撒开呀?”

    高大泉说:“今天先杀四口,收拾利索,把肉分下去;还要杀多少,咱们研究一下,明天再说。”

    朱铁汉刚要说什么,忽见刘万在牲口棚那边正卸牛车,就冲他喊:“刘万,你买来几个猪头?”

    刘万装作没听见,只顾卸他的大花牛。

    朱铁汉又大声喊:“刘万,我问你买回来几个猪头!听见没有?”

    高大泉扯扯朱铁汉的袄袖:“走吧,到屋里我跟你说几句重要话。”无论朱铁汉怎样莫明其妙,他也不管,一直把朱铁汉拉进饲养员刘祥住的那间小屋里去了。

    围在这儿看热闹等猪头的人,见此光景都挺奇怪。有的人估计,高大泉可能从县里带回什么新的工作精神,急着要跟村长商议,所以顾不上杀猪分肉的事儿。大多数人却认为,他们商量的事情一定跟杀猪的事情有关系;要不然,杀猪分肉又不占他们的手,何必让二林和永振把好不容易逮住的猪又抖落开绳子放掉呢?

    大个子刘祥手指捏着小烟袋,举着,脸上带几分趁心的神态,猜测说:“大泉准是嫌这猪杀多了。我早这么说,他不听呀!”

    周永振摇摇头:“不会。咱支书才不是那种算小账的人哪。”

    “啥是小账,啥是大账?我一瓢一瓢地喂了大半年,你们这么一闹腾,几个圈全空了。”

    “嘿,您这人真怪!咱这儿不是动物园,喂猪就是为杀肉吃的。至于把你心疼成这个样子吗?”

    “不是动物园,也不是屠宰场!一个不剩,连窝端,不够膘的也杀。真叫人扫兴!”

    高二林见刘祥说这句话的时候挺动心,就宽慰他:“大叔,您别嫌圈里空。等过了节,我到天门、春水赶俩集,就给您拉一车小猪崽来。保险够您喂的。”

    刘祥不再说什么,蹲下身,动手给“小花脖”解绳子松绑。

    人们这样谈论着,瞅着高二林和周永振也帮着刘祥撒猪,又都不约而同地留住步子没散开。他们都在等候着两个领导干部,想听听消息,也想等把杀了的猪收拾好,顺便把猪头、下水或是猪肉提回家里去,免得落空,也可以少跑一趟腿。反正是休息日,在哪儿不是呆着呢!

    这当儿,高大泉和朱铁汉已经坐在土炕沿上争论起来:

    “四十多户人家,吃得了那么多的肉吗?”

    “大春节,一家分个十斤八斤的,还算多?”

    “你算算账看。加上赵玉娥新生的那个小子,咱社总共二百零八口人。你要杀十五口猪,平均一口出一百四十斤肉的话,就是两千一百多斤,这哪是一家分十斤八斤的肉,一个人摊十斤还多。我们六口人,就得割七十斤肉。这么多的肉,我说同志,你让我咋吃?”

    “杀少了,猪头下水更不够啦。”

    “啥叫够,啥叫不够,这得看怎么一个算法……”

    “这还不好算。这两天光找到我门上订猪头下水的,就超过了三十户。”

    “你给我举个例子,哪一户,要是没有猪头吃的话,这个春节就过不去呢?”

    “咱们不是要显示优越性儿嘛!”

    “噢,集体化的优越性就表现吃猪头上边?外边的人来参观学习,不看我们抗拒天灾人祸的力量,不看我们改天换地的精神,专门跑这儿来看看先进社的社员是怎么吃猪头的?”

    “我是想给大伙儿鼓鼓劲儿,今年好好干哪!”

    “照你这说法,吃猪头就有劲儿,就好好干;不吃猪头就没劲儿,就不好好干?对不对呀?要是真的这样,我看咱们社的问题大了,任意儿下去,非垮台不可!”

    “芝麻粒大的小事儿,你值得这么大惊小怪吗?”

    “针鼻大的窟窿斗大的风,日久天长就要变,屋子里的热气就要变成冷冰冰的气;何况像你如今这样,不是扎一个针鼻大的窟窿,而是支窗户摘门地大开放呀!这种风气发展下去,还能搞社会主义吗?”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