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泥土巢
泥土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907
  • 关注人气:5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第四部(2)

(2023-02-07 09:25:11)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金光大道

芳草地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四部

2

     刘万仍然带着笑容,冲着走过来的高大泉开口问:“支书,你啥时回来的呀?”他听到高大泉的回答以后,又说:“我老远就瞧见像你,你一个劲地在地里转悠,还不住弯腰寻摸,是丢了啥东西呀?”

    高大泉拍打着手上的土末子,点点头说:“你猜对了,是丢了东西。”

    刘万跨前一步说:“你丢了啥东西?我帮你找吧。”

    高大泉一字一句地回答:“丢了好多好多的粮食。一年一年地丢,一辈子一辈子地丢。一算账,可海啦!咱们得利用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想方设法,把丢了的东西,全都找回来!”

    刘万没听明白这番话里的意思,当是高大泉跟他开玩笑,就又说:“大冷的天,你赶快回家歇歇腿,暖和暖和,别在这儿转悠啦。眼看刚到春节,离着动耠子种地的节气,还有好长一段时间哪……”

    高大泉依然按照自己想的心思继续说:“刘万大叔,你看看,咱们这大草甸子上的地,平展展的,连个石头子儿都没有,多干净,多肥沃。前年开了泄水渠,去年修了引水闸,双保险,够不错的啦,为啥每年的产量,总追不上红枣村那坡坡岗岗的地呢?”

    刘万说:“这是秃子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嘛!咱这儿低洼地,蛤蟆撒泡尿也能淹喽,哪能跟人家北山坡的地比!虽说有了泄水渠,能抗住涝;有了引水闸,不怕干旱了。可是,土性不好,还是照样儿伤水呀。”

    “你讲得对。咱这大草甸子边缘的土地,除了伤水,还有一个毛病,太容易板结。”

    “那还用说。这些地,遇水就涝,一见太阳,马上就干成炕坯似的一整块儿。你锄吧,震酸了胳膊,锛坏了锄板子,没力气的人,真发怵它。庄稼苗子长在这样的地里,哪能活繁得开呀!”

    “你看得很准。人家说,咱这地叫黑胶土,也叫鸡粪土,沾水就涝,离水就旱;往后,越往地里多使化肥,那就越糟糕。这样下去,哪像搞社会主义的人种的地呢?”

    刘万见高大泉说这句话的时候,浓黑的眉毛微微地皱了一下,就给他开心说:“人是各生一方,各占一方,各方水土养各方的人。咱们洼地的人,一见高地那边的人啃大柿子、嚼脆枣儿挺眼热。翻过头来看呢,他们北山坡那边的人,一见咱们拔麦子、咬大烙饼,也是挺馋人的。”

    高大泉说:“你这套,都是老皇历了。人家山地的人,办起农业社以后,净创奇迹。他们又打井,又挖泉,把不少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去年,那边普遍种了秋麦,长得还不赖。他们的产量,肯定还得往高升。”

    刘万笑笑说:“反正咱们的家搬不走,地也挪不动,就对付着种呗。集体人手多,多花些力气,哪一年的产量也能提高一点儿。”

    高大泉一摆手,很严肃地提高声音说:“不行!让产量一年只提高那么一点儿,多少辈子丢掉的东西,怎么找回来?怎么满足工业建设的需要?你到处走走看看吧,从打贯彻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大城市工业发展的步子多快。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是跟不上去,咱们的国家建设,就会变得头重脚轻,站不稳当,还能前进吗?”他说着,移动了两步,用力地踩了踩脚下边冰冻着的泥土,“我觉着,咱们得想办法改造土地,把它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土地!”

    刘万几乎吃了一惊:“什么?土地还能改造?”

    高大泉点点头:“能。这回我们在训练班上学了理论,脑筋更清楚了;咱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多打粮食,让农民过幸福日子。只要咱们掌握住生产规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做到。”

    刘万没有学过这样的理论;就是学习,也没有支书的脑子好使。所以他一时间根本听不懂支书这番话的意思;对“土地能改造”这样的新题目,自然不能从心眼里相信。可是,出于特殊的尊敬,他不愿跟支部书记抬杠;他那淳朴的性情,又不肯假装明白,而来个随声附合。所以他憨笑一下,便就事论事地说:“你这个改造土地的想头,我可是头一遭听说的新鲜事儿。不太容易吧?”

    高大泉说:“改造土壤,在咱们大草甸子来说,是件新鲜事儿。其实,有的地方早就动手了。人家能干成功,咱们为啥不能干?要是不发展生产力,不调动能够调动的力量推动生产建设,群众的生活咋提高?社会主义的大目标咋实现?”他这样说着,从背着的帆布兜里掏出一包廉价的纸烟,撕开封口,抽出一支递给刘万。

    刘万接过烟,摆弄着,看看牌子,见高大泉装起纸烟,掏出小烟袋,就说:“这是给二林买来的吧?你快留着给他抽吧。”

    高大泉笑笑说;“这是杨广森送给我的,你尝尝吧。我抽烟不多,还习惯抽自产的大烟叶儿。”他把装了烟末的烟锅点着,接着刚才的话茬儿说:“改造土壤的事儿,是我学习的时候,跟杨广森到废城墙上遛弯儿,听他说起红枣村种了麦子,我才冒出来的念头。那天,正巧报纸上有一篇表扬山东省一个农业社的文章。那文章写得挺简单。我估计,那地方的土地,跟咱们这边差不离儿,我就大起胆子想试一试。我跟杨广森说了说,他比我还热,说一定能成功。他还对县委老梁同志讲了这件事儿。老梁专门找了我一趟,也鼓励我不用犯含糊,想干,就放开手,试一下子。老梁说,咱县一半山区,一半低洼,要是能把改造土壤的事情搞成功,就在南半县推广。这担子可就重了。我专门给铁汉写了一封信,让他先想想,等我回来再商量。他没有对你们讲?”

    刘万说:“村长那嘴,如今可变得严实多了;办啥事儿,也比先前谨慎多了。你没让他往外透露,又不一定有把握,他哪会跟我们一般社员乱放炮呢?”

    高大泉说:“我临回来之前,又找农业科的技术员请教过。他说他也没有亲自搞过这种事,可是在书本上看到过。他认为行。刚才走在路上,我又想起一件最实际的事儿,让我长了信心。你记得南街张家小铺靠苇子坑边上那块地吧?那地过去是啥样,眼下是啥样?”

    刘万说:“那块地让他们经养好了,真是羊群里的骆驼。”

    “为啥把羊变成了骆驼呢?”

    “离家近便,使的粪多呗。”

    “我看不完全是这么一条原由。自从建立互助组起,占奎家那块挨着他的地,使的粪也不少,庄稼苗和产量,怎么总也长不过它?”

    “他家有啥窍门,外人可不知道。”

    “依我看,窍门很简单。因为他家开小铺,每年冬天炒花生卖,要用好些沙子拌在花生里炒。用完了,往地里一倒。日久天长,那地就给改变了样子……”

    “哦,有道理!有道理!”

    “你要认为有道理,我就更觉着有把握了。你把眼光放开一点儿想,咱们农业社,能不能打进攻仗,拉沙子,掺在这些黑胶土地里,让它变个样儿呢?”

    “我的老天爷!这得用多少沙子?那可老鼻子啦!”

    “你别胆小害怕呀!你不是常说,组织起来,人多力量大吗?”

    “力量大,是指的耕种锄耪收拾地。干这样改造地的事儿,太不容易了。”

    “农业生产合作社,就是得搞单干农民不容易搞的事儿呀!这就是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发展生产力,往大目标奔!”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