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第三部(209)

(2023-02-06 08:50:24)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金光大道

芳草地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三部

209

     当受伤的老周忠,被吉普车拉着去县城医院以后,从唐山赵各庄郊区来的老马,离开了人群,奔向那个坟穴,朝死尸看一眼,就喊叫起来了:“同志们,同志们,这不是范克明呀!”

    人群又呼呼啦啦地卷了过来。

    老马指着死尸愤怒地说:“他就是当年带着范克明往这里逃跑的汉奸、地主、大恶霸!”

    这是多么意外的事情呀!在场的人,不论年老的,年轻的,还有小孩子,没有一个不吃惊的。

    “闹半天咱们芳草地藏着这么一个反革命分子!”

    “实在太危险了!”

    “难怪他这么坏呀!”

    老马又对梁海山说:“那年,抓捕您爱人的汉奸队长就是他!他手上沾满了我们穷苦人的鲜血!”

    梁海山沉思着,来回转了几步,看看众人,对谷新民说:“同志,这是一个多么发人深思的问题呀!”

    谷新民感到一阵昏晕,向梁海山点点头,低声说:“这真是想不到的事……”

    王友清痛苦地说:“这件事,区里要负责任,首先是我,我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

    梁海山大声说:“我们首先要看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不断取得胜利,无产阶级专政越来越巩固,逼得藏得这样深、这样巧妙的敌人,也不能不现出原形。我们要认真地总结经验,发展我们的胜利。至于每个人,是有许多教训可接受的。大家都要好好地总结一下。大家都要想一想,从今天以后,怎么样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的大道前进!”

    高大泉听到这儿带头鼓掌。

    掌声,像暴风雨一般响在大草甸子上。紧接着,芳草地到处都是一片欢呼声。

 

八十  欢呼

 

    欢呼吧!欢呼吧!

    这是胜利的欢呼!这是战斗的欢呼!

    在这样的欢呼声中,一九五四年春天,热气腾腾地来到芳草地。

    县委在这里举行的现场参观会上,声讨了那个假范克明的罪行,给冯少怀戴上了富农分子的帽子,把张金发清除出党!

    青年们又把大鼓从村公所推出来,敲打得震天响。

    斗志激昂的群众,踊跃地向国家售卖余粮。高台阶前的大街上,成了人的海,粮的山,车马的长龙。

    这是人民的革命节日。

    这热烈喜人的节日气氛,好像住在了芳草地,一直持续下来。

    当“爱国家卖余粮先进村”的鲜红奖旗挂在村公所的那天早上,欢笑声又塞满了街头。

    青年妇女们和小伙子们,拥着穿了新衣服、背着行李的朱占奎和春芳,从村里往村外走。大家又是说,又是笑。

    没听到信儿的人挤过来打听消息:

    “他俩上哪去呀?”

    “天门镇。”

    “参加训练班哪?”

    “不是,调到新成立的粮库去工作了!”

    “哟,把好样的都给拔走了!”

    “人家党里、团里哪有赖样的呢?”

    “哈哈哈!”

    朱占奎和春芳在笑声里向前走着,心里充满喜悦。他们是农民,是祖祖辈辈都为在土里刨粮食粒而辛苦终生的农民的后代。当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这大草甸子上初步兴起的历史阶段,他们被调到国家的粮食战线,要为人民管理起“宝中之宝”。这是多么光荣的担子!

    乡亲们怀着同样喜悦嘱咐着他们:

    “你们到那儿一定得好好干。你们知道一粒粮食,从撒籽儿到了仓库里是多么不容易!”

    “你们要用咱农民打的粮食为建设社会主义效力,再不能让粮食贩子卡我们的脖子!”

    朱占奎和春芳把这些话,记在心头,带到了天门镇,带到他们新的工作岗位上去了。

    就在这天下午,笑声又洋溢在农业社的办公室里。

    面孔庄严的党员、团员、干部和积极分子,整整齐齐地坐了满满一屋子。

    屋子被重新装饰起来了:正面的墙壁上悬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两旁是中国共产党鲜红的党旗;那一张从小学校抬来的桌子上,还盖了一块洁白的布。那后边的一排凳子上,坐着周永振、张小山、秦方和秦文庆这四名在芳草地最活跃的青年。

    晚到的人,一边寻找座位,一边打听。

    “开什么会呀?”

    “入党仪式。”

    “区里多会儿批下来的?”

    “昨晚上。”

    “都是谁呀?”

    “反正没有你。”

    “别忙,下次咱俩一块儿。”

    “嘻嘻,嘻嘻!”

    要被接纳入党的青年们,心情都很激动。最为激动的是周永振和秦文庆。从打前年秋天,那个难忘的夜晚,周永振听到爸爸周忠和妹妹周丽平的“誓言”以后,他就下了决心,照他们的样子去做;如今,愿望实现了,自己仍旧要照着那个“誓言”来做,当一个合格的党员。秦文庆,这个从那个封建色彩很浓的农家小院走出来的新一代,能够成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这是他经常梦寐以求,又信心不足的事。今天,他终于发誓要攀登这个阶梯,高大泉就是他的最具体的榜样。

    担任司仪的姜波宣布了大会程序之后,党支部书记高大泉作了简短有力的讲话。接着,介绍人向到会的同志介绍了新党员情况。在自由发言的时候,每个人的状况不同,都有不同的表示。

    刚从医院回来的老周忠代表老党员讲话。他说:“我们的党组织又扩大了,力量又强了,咱们的队伍好兴旺啊!往后希望新同志们一言一行都按党的章程来做!”

    新选上的团支部委员巧桂,代表团员讲话。她说:“我们一定向你们学习,你们一定会给我们做出好榜样子!”

    四个青年把这些话记在心头。他们在今后征途上的行动,将是他们最切实的回答。

    这一天晚上,芳草地又出现一件喜事儿。

    喜事儿出现在一个普通的、又是一个曾经遭受过万分不幸的农家。新刷了白灰的屋子里,挤满了男男女女,欢乐的笑声冲出窗子,跳出门儿。

    墙壁上贴着鲜红的对联,写的是:“祝贺新婚之禧,建立革命家庭。”

    主婚人邓三奶奶,带头开起玩笑,一定要新郎官刘万和刚用农业社的大车,从香云寺接来的新娘子,给众人谈谈他们的“恋爱经过”。

    刘万脸红的像一盏灯。红灯把他心里照得亮堂堂。他说:“我们可有啥经过呢?我们俩是一块儿从个体单干那个苦海里爬出来的。我们要永远跟党走,走一辈子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

    辽阔的大草甸子上,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农民,在迅速的增加着:又有五个互助组转成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他们的带头人高大泉在基层普选的运动中,当选了梨花渡乡人民政府的副乡长,又当选了县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柳条吐绿、桃枝泛红的阳春三月里,他跟周丽平一样,换上了新衣裳,胸前戴着大红花,坐上插着旗子、贴了标语的胶轮大车,要去县城出席县人民代表大会。

    在震天的锣鼓声中,高大泉被朱铁汉、周忠、邓三奶奶等等一大帮人,还有他的妻子吕瑞芬、儿子小龙、兄弟高二林簇拥着,走在沸腾的欢送的人群里。

    对一个献身于人类最壮丽事业的共产党员来说,荣誉是加在肩头上的重担,是注入胸膛里的油与火。高大泉深深地懂得,今日的胜利,只是历史长剧的又一幕。他将要勇敢地担起革命重任,跟广大群众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在这大时代的舞台上,威武雄壮地、一幕一幕地演下去!

    锣鼓和欢呼,是党和人民在召唤。

    高大泉仿佛又看到云涌电闪,又听到冲锋的号角!

 

                                                  (第三部完)

                      19741126日至19751128

                 草拟于密云水库管理处、坦克一师军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