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三部
(185)
范克明继续说:“因为这是他们的第一步,打基础。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什么地方呢?在各位这样的人身上。说透了吧,政府得先抓住大脑瓜,得先捉肥的。叫杀一儆百,警告老百姓,谁也不能走你们这样的生财之道。请问谁的脑瓜大呢?谁的身上油水多呢?粮商、粮贩!他们搞共产主义,要消灭的对象就是这一伙人嘛!三合顺是一根出头的椽子、拔尖的树,惹风又招雨,是他们试刀子、开刀子的第一家伙,一定得先撂倒它!所以我说,应当火速地把放在三合顺的粮食藏到乡下来!”
三个人那悬着的心,提得更高了,又都冲着范克明摇了摇脑袋。
沈义仁叹口气,说:“你刚才不是说了,他们会鼓动老百姓下手翻吗?”
冯少怀唉一声,说:“我是挂着牌子的,只要翻,他们不先翻我才怪!”
张金发咬咬牙,说:“他们都瞪着眼睛观察我哪。我更跑不脱。”
范克明用力地一摆手:“唉,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会找个合适的主儿,替你们当个防空洞吗?”
三个人那死灰一般的心里,被这句话点起一些火星儿,都睁大了眼睛,相互看看,都以为范克明要替他们分担风险,要替他们藏粮食。他们想,范克明是吃公家饭的,征购粮食闹起来,就是扒地三尺,也不会找到他的身上,准能保险。范克明这一手,真是太够朋友了。
范克明立刻从他们的眼神里明白了他们的意思,紧忙地摇摇脑袋说:“我跟你们是一个秤盘上的货,到了火头子上,照样不能从他们眼皮底下溜过去。再说,我那儿也没有这么一个能盛很多粮食的地方。”他说着,见三个人又皱起眉头,就揭盖子了,“有一个天然的防空洞,是最安全、最保险的,可以说万无一失……”
三个人几乎同声追问:“快说,谁呀?”
范克明不看他们,冲着灯,眯着眼,手摸着下巴,轻轻地回答:“张金寿家!”
三个人一块儿打个愣,立刻又像发了疯一样,一声接一声地狂叫起来:
“对呀!”
“好哇!”
“太棒啦!”
三个声音三口气,把灯给吹灭了。院子里闻风的紫茄子吓掉魂似的,慌忙地奔到屋里。她两只手乱摸,嘴里说着:“谁有火柴,快给我,点上灯……”
谁也没有理睬她,因为谁也没有听见她说什么。在黑暗中,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打开了算盘。
沈义仁想:把粮食存到滚刀肉那儿,肯定能保住宝贝,最后能够混过去;因为滚刀肉是张金发的弟兄,一定不会搞出卖他们的勾当。
冯少怀想:就算让滚刀肉偷一点去,换了酒喝,也比落在共产党手里好;决不能白辛苦一场,给他们当了佐料用;全都填了滚刀肉的嘴,也认可了!
张金发想:张金寿穷得叮当响,关系到粮食上的事儿,谁也不会往他身上想,而且他院子里有一眼白薯井,盛十万八万斤也绰绰有余。
范克明一边划着火柴点灯,一边说:“我看事不宜迟,得马上行动!”
高台阶那边又传来一阵吹吹唱唱的欢快的声音。
七十二
追踪扑影
幽幽的黑夜,好像有一只巨大的手,把全部的响动,都推到高台阶那边去了。空下来的一切角落,都变得格外地静悄悄,几乎连眨巴眼皮的声音都能听见。
周永振和张小山趴在秦家的墙头上听声。可是,冯家那边的院子里边,就像死了一样,什么也听不见。把两个小伙子急得从心里往外冒火。尽管天气这么冷,胸口让墙壁冰着,后背让寒风吹着,他们的头上还是直冒汗珠子。
秦家的人,除了留下文庆妈看孩子、守家,都去演戏或是看戏去了。文庆妈瞧见这样子,虽说弄不清又发生了啥事儿,她猜想冯家的人准是又在搞害人的坏勾当。她十分热心地给两个民兵烧了开水,轻轻地走过来,小声说:“怪冷的,下来喝口热水,驱驱寒气吧。”
两个民兵只是朝她摆手,不言声。
文庆妈又挺着急地说:“你们两个倒换着下来,到屋里暖和暖和呀!”
两个民兵还是摆手不言声。
文庆妈没办法,嘴里一边说“这些年轻人哪,真是革命不顾命”,一边走进屋,从被垛上拉下老头子的一件大棉袄,想给民兵披上。她提着棉袄出来,正要往墙那边走,只见二门外闯过来一个人。她慌了,怕外人发现两个民兵,就急忙地迎上去,堵住了门口,小声说:“谁呀?家里没人……”
“您不是人是啥?”
“哟,铁汉哪!他们在里边哪!”
朱铁汉笑笑,朝文庆妈伸出大拇指来:“不简单哪,成了积极分子啦!”
文庆妈说:“快别这么说。我们一家老小,还不是都在跟着你们的样子学呀。”
朱铁汉几步走进里院,奔到墙根下,轻轻地扯扯周永振的裤脚。
周永振扭头看一眼,就从扣着的筐子上跳下来,不声不响地和朱铁汉走到屋里,赶紧报告说:“四大家族全在这儿集齐了。”
“什么四大家族?”
“沈义仁、冯少怀、张金发,外带一个范克明。”
“啊!他们几个都凑到一块了?这可太有意思了。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一句也听不见,好像没说话。”
“不会吧?是不是集合齐了,又走出去了?”
“没有。张金发跟范克明一块儿进来的;冯少怀独自一个,最后回来的。”
朱铁汉挺纳闷地想了想,说:“你到黑大门去放哨,我在这儿和小山听听。要是还听不到,咱们得另想办法。一定得摸清他们的底细。”
文庆妈捧着一把新茶壶从外屋走进来,挡住他们说:“别走,水烧开了。”
朱铁汉说:“我们有急事儿。”
文庆妈说:“我放了茶叶,好茶叶……”
朱铁汉逗笑地问:“又是我大伯的茶叶末吧?”
周永振想起芳草地十分流行的那个关于秦富茶叶末的故事,噗嗤一声笑了。
文庆妈也像想起件往事,就说:“村长你真落后,去年的黄历,今年可翻不得了。他那脾气要没改变,我敢给你们沏茶喝吗?”
朱铁汉顾不上闲扯,就敷衍地说:“好好好,我们先办事儿,回头足足地喝个饱。”
他说着,急忙出屋,一迈脚蹬上了荆条筐子。那筐子被他压得直叫唤。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