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三部
(167)
高二林正往猪圈里垫黄土。汗水顺着他那结结实实的脊梁沟往下流。
高大泉一边往院子里走,一边说:“二林,吃了饭,抓晌午到雁庄跑一趟。他们挨着咱们南长沟的那块棒子地中间,还存着一些水,得告诉他们一声。”
高二林说:“那是单干户老陈家的地。”
高大泉说:“不管谁家的,让水淹着,产量就要受损失。他要是没力气把水排出去,你就叫上永振,帮他一下。”他说完,进了屋,见吕瑞芬正烧火,就蹲下身说:“我替你烧,你先叫一声丽平,再到邓三奶奶家,把赵玉娥找到咱这儿来。我跟她们谈个问题。”
吕瑞芬朝男人那通红的脸上看了一眼,说:“秦家闹的那事儿,我和小龙他婶子都告诉她了。”
“她怎么说的呢?”
“人家一点也没往心里去,说活该。”
“光得到这么一个结果,你们告诉她顶啥用呢?你们心里想的,也是个‘活该’吧?”
吕瑞芬开始没有听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紧接着,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她把火棍子递给高大泉,站起身,就往外走。
高二林迎着嫂子说:“我哥不回家,你们老是念叨他;他回来有啥好处,一家人都得跟他忙得团团转。”
吕瑞芬说:“这不要紧,等到秋后分红的时候,咱们跟他要跑腿的工分。”
高二林嘿嘿地笑了。他放下铁锨,从裤带上抽下手巾,擦着脸上的汗水,跟在嫂子后边说:“你不用到丽平家去了,我找永振,就手告诉她一声。”
高大泉往灶膛里添着柴草,思考起另一件事情:竞赛社的干部要不要马上改选?对这个问题,支委会的同志意见不一致:朱铁汉和吕春江主张立刻换干部,这样支部抓起来方便顺手,今年增产也有把握;老周忠和新补选上的支委姜波,认为先维持现状,支部对那边的工作多过问一些,等物色和培养出合适的人,再来个彻底整顿。高大泉觉得,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就没有主张决议,想等大家多考虑考虑,下次会议再商量。从这个问题,高大泉又想到发展新党员的问题。他想,芳草地的党组织人数还少,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分配不过来;应当在一场斗争完毕,发展几个优秀分子,这样才能使领导力量不断地扩大。他想,周永振的条件基本具备了,秦文庆还需要谈一次话,看看他最近的思想有没有进步。
院子里响起一阵说笑声。周丽平和春芳两个人,拥着赵玉娥从外边走进来。
吕瑞芬跟在她们后边,停在院子里,跟那个刚从棉花地里回来的钱彩凤说起话儿。
春芳一到屋门口,就大惊小怪地喊道:“哟,真不简单,你们家有这么一个高级的厨师呀!”
高大泉站起身,冲着她说:“你比我高级,你来吧。”他把火棍子往春芳手里一塞,就朝屋里让赵玉娥,“进里屋,抓个空,我们谈谈心。”
春芳一边往灶里添柴禾,一边冲着走进来的吕瑞芬说:“你看你们家的人多会抓官差!”
钱彩凤搭腔说:“活该,谁让你多嘴呀!”
吕瑞芬听见“活该”这个词儿,觉着挺好笑。因为刚才为了说秦家的事儿,男人正是用这个词儿,把她问得很不好意思。
高大泉进了屋,就对赵玉娥说:“文吉没受什么伤。当然,这一惊吓,再加上心疼东西,要伤点元气。”
赵玉娥听吕瑞芬说高大泉找她,就猜到谈什么:热情而又细心的党支部书记,会估计到她为这件事情担心,要宽慰她。秦家突然遭受灾祸,对赵玉娥的情绪有影响,特别是秦文吉险些落水丧命的事儿,更加出乎她的意料。不管怎么说,他们是夫妻,他们曾经好过,起码在赵玉娥这边说,那时候的“好”,是诚心诚意的。只因为他们想要走的人生道路不同,首先从理智上,而后又到感情上渐渐地分裂了。藕断丝连哪!何况,这个跟赵玉娥仍有一丝一缕关连的人,又身遭不幸呢?正是面前这位支部书记,不惜拼舍自己的性命,搭救了那个不成器的人。赵玉娥只在心里深深地感谢,而不能说出口。这会儿,支书倒反过来安慰赵玉娥,这可让她说什么好呢?她沉默了一下,才开口说:“你不该为他冒那么大的危险……不值得。反正,都过去了,你的工作那么多,别为这样的小事儿操心了。他是自作自受。你和咱们农业社,完全对得起他。他们秦家人再有一点良心,也能够认出个好歹来啦。”
高大泉能摸透赵玉娥的心思。他为这件事情想了好多。他觉得必须由他亲自出面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显出严肃认真,又能做得合情合理。所以他才忙中抽闲,要了却这件搁了好久的心事。他说:“玉娥呀,改变一个人的脑筋,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能急,又不能不急,更不能睁着眼睛光等着他们讲良心。咱们得是个先进式的,得抓住机会工作,烧把火,催他们觉悟。你现在是农业社的社员,要求的尺子得高点儿。不论干啥事情,都得跟个体单干的人不一样才行。听说,铁汉主张给秦家那块让水淹着的棉花地放水,你是最反对的一个,是吗?”
赵玉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高大泉说:“要是真这样,可就想错了,也做错了。”
周丽平在一旁插言说:“我跟邓三奶奶找她一谈,她就通了,还亲自参加挑沟了呢。”
高大泉说:“这就对了。要是至今还想不通,那得挨批评。社员嘛!你看,秦恺在这一点上进步就挺快。在区公所,我专挑他回来到秦家送信儿。开头他说什么也不干。我一讲道理,他就干干脆脆地答应了。这几天他做得满像那么一回事儿。他跟秦富的疙瘩结了多少年,不比你们深?秦富连秦恺的死活都不管,硬让他背着一身债给分出去了。那是私有观念造成的罪恶嘛。如今,我们懂得了这个理,找到了这个病根儿,还不一齐动手改掉它的话,这种事儿能自己个儿乖乖地绝灭吗?玉娥,你说对不对?”
赵玉娥沉思地说:“这一程子我和大伙一起学习,道理是懂得了……”
高大泉说:“懂得道理了好哇。懂道理,咱们为了照着干,不能光挂在嘴巴上说。咱们社员,谁也不能当光耍嘴皮子的人。我现在就交给你一个改造农民私有观念的任务吧。”
赵玉娥见高大泉把话停顿下来,就看他一眼,猜不到要接受一个什么样的任务。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