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第三部(138)

(2022-11-30 20:26:44)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金光大道

芳草地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三部

138

     佟铁匠乐了:“这一算,倒也是真情。可是,这水呢?咱们是让水给困在这儿了!”

    田雨说:“过去打仗,农民支援前线,都是找晴朗朗的天、干净净的道儿走的吗?”

    佟铁匠说:“对啦,那时候,还有敌人的枪炮哪,比今天这困境,不知要难多少倍!”

    田雨说:“如今农村的群众,都受了党的教育,觉悟高了,只要知道了我们的困境,会想办法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闯过这道关口。”

    佟铁匠说:“对对对。我明白啦!”

    田雨说:“不怕工作有困难,就怕眼里没群众,更怕瞪着眼睛,只盯着那几个粮食店的门板儿。那等于伸着脖子让他们掐,找上门去求他们掐。那可太危险了!”

    佟铁匠连声说:“您这一说,我心里可亮堂多了。好吧,您跟王书记谈正经的大事儿吧。”

    心里边忽然间亮堂起来的人,还有一个,就是坐在旁边的区委书记王友清。

    王友清开头挺急,一见佟铁匠粘粘乎乎地跟田雨闲扯个没完,又挺烦。可是,他听着听着,脸上的愁云渐渐地消散了。等到佟铁匠退出屋,他已经变得一身轻松。

    田雨给他往碗里倒茶水,说:“咱们谈吧。”

    王友清说:“我看不用谈了。”

    田雨奇怪地看他一眼。

    王友清说:“刚才你跟铁匠说的那些想法,非常好,我完全赞成。”

    田雨挺高兴地看王友清一眼,又叮问一句:“我的想法,就是梁书记在电话上的指示,你领会了吗?”

    王友清说:“领会了。就是发动群众,像前年救灾那样,象今年春天种棉花那样。对不对?”

    这一回,笑容转移到田雨的脸上。

    王友清站起身来说:“咱们一边走一边谈吧。谷县长还孤伶伶地在聚仙楼上等着我们哪。”

    两个区委领导人走出铁匠组不远,就瞧见小刘搀着谷新民,迈着艰难的步子,出现在濛濛的雨幕里。

    王友清忽然产生一种担心:县长如果思想不通,硬要去求粮食商人,这可怎么办呢?

    田雨没有想到这一层。他想,发动广大群众解决天门镇的水困之危,是唯一的根本方法,这是无须讨价还价的。谁不通,也得这么做。

    谷新民的脸色苍白,二目无神地走到他们跟前,各种滋味,一齐涌上心头。他那两只纤细的手,拉着油布雨衣的大襟儿,沉默了半晌,不知道说什么话才合适。

    王友清先开口问:“那个会开完了?”

    谷新民轻轻地摇摇头,说:“我没见他们,提前退场了。留下工商联主任主持一下就行了。”

    王友清松了一口气,一句事前没有准备说的话,突然间脱口而出:“早就该甩开他们。咱们商量的那个办法,根本行不通。”

    谷新民看王友清一眼。他是第一次从这个驯服的下属嘴里听到批评他的语言。他又一次吞下这个苦果,说:“我们马上回去,再想一些办法。”

    田雨说:“梁书记已经指示了。我跟老王研究了一个初步行动方案,跟您汇报一下。”

    谷新民无动于衷地点点头。

    他们一边踏着泥水,小心地走着,一边谈论;等他们走到刚刚看不见雨雾中那个聚仙楼的影子的时候,县长谷新民也跟两个区干部的意见一致起来。

    谷新民内心里很感激梁海山和田雨,不管这个办法行不行,总算把他从那个左右为难的处境中解救出来;起码给了他一个另谋高策的回旋余地。

    王友清也很痛快。因为他也是个蒙受解围之益的人。

    田雨大步走着。他当然更兴奋。他认为,身边的两个人思想一扭弯儿,让天门镇更快地从水灾的围困中闯过去,就大有希望了。

 

五十三  战士

 

    高大泉在村南泄水渠上,观看水情流势的时候,接到区委召开紧急会议的通知。他还从送通知的李培林那里了解到这次会议上的主要议题。他像一个早已整装待命的战士,听到了冲锋号角,立刻昂奋起来,提起小铁锨,就顺着渠顶,飞速地朝村子里跑来。

    一路上,尽管他的每一根神经都紧紧地绷了起来,尽管他意识到面临的任务急迫而又复杂,但是,他的思路,并没有因为这个具体的事情来得突然而紊乱。或者说,他根本没前后左右地多思多想。战士就是战士嘛!战士就要冲锋打仗的嘛!战士听到战斗的命令之后,就是要立即行动、勇往直前的嘛!半年来,那些对新社会心怀不满的人,要用粮食问题拦路抢劫,他看得清清楚楚的;必须为阻挡这股逆流、粉碎这个阴谋而拼杀一场的劲头,他已经憋得足足的了。

    濛濛细雨中的田野,是神秘的,是欢腾的。跟平时比较起来,一切颜色都变了。黄色的土壤变得黑了;黑色的土壤变得亮了;土壤上的绿庄稼,变得青翠了。混浊的水,顺着地垄,急速地流淌、回旋;仿佛磁石吸铁一样,又把它们有力地吸取过来,在泄水渠土埝子边上的入口处,争先恐后地冲挤。平时那条干涸的、长着小草、开着小花的泄水渠里,这会儿,让挤进来的水装满,变得荡荡漾漾。被雨水打下来的树叶、冲下来的牲口粪沫子,还有来不及躲进巢穴里的硬甲壳小虫子,在黄色的波涛中漂浮,一会儿卷进水底,一会儿又翻出水面,随后就跑出很远。很远的大草甸子,以及更远的蓟运河,将是他们的归宿吧?

    常言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东方红农业社的这条泄水渠,发挥了许多人没有想到的威力。这是任何临时性的应付,都难以代替的威力。它神通广大地保护着农业社的土地里没有积水,土地上的青苗没有淹没,还在那儿欢欢乐乐地喝着水,舞着风,拔节儿成长。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