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三部
(14)
吕瑞芬坐在炉子旁边的一只方凳子上,奶着怀里的小闺女。她那两只贤慧的眼睛,闪动着兴奋的神色,看着坐在身边那个白发满头、皱纹满脸的邓三奶奶,不紧不慢,却又十分有力地说着:“这回呀,咱们这些人,投奔的目标更亮堂了。今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完成了,还有第二个五年计划;闹完仨俩的五年计划,我们新中国可就大变样了!咱们社员的任务呢,就是猛着劲地多生产粮食,越多越好。多生产粮食,可不光为了不饿肚子啦。从打组织起来,谁家还饿过肚子呀?多产粮食,吃不了的,送到大城市里去,支援工人老大哥。过去那几年,总提这个‘支援’,如今可叫了劲儿。工人老大哥急着用粮嘛!小龙他爸爸说,光一个开滦煤矿,就有好几十万工人。人家干活,跟咱们种地的不一样,不是天亮了下地,日头一落就回家。人家一天三班倒,日夜不停手,可忙啦。人家到那么深的井底下,给咱们挖煤,好炼钢铁,打菜刀……”
不知是谁,听到“打菜刀”这个词儿,忍不住地“噗嗤”一声笑了。
邓三奶奶扭动着头,左右寻找那个发笑的人,没有找到,就斥责说;“谁这么浅薄?笑什么呀?听说‘打菜刀’就好笑啦?谁家不用菜刀?光是老娘儿们心里惦着它?你吃菜吃肉就不切不剁,整个儿往肚子里边吞呀!”
哗地一声,好多人都笑了起来。
邓三奶奶自己也笑了。她习惯地用手背揉了揉眼睛,又先停住笑,用拐杖使劲戳着地皮说;“别笑啦,别笑啦,快让小龙妈说下去。这一回,大泉还带回什么新闻,都给我们讲讲,我们听听,好开开耳目。”
吕瑞芬并没有因为她的话被打断,而减弱要倾吐自己心思的兴致。她轻轻地拍着孩子,又接着说:“有的人可恨极啦。他们明目张胆地用拉人的火车倒运粮食,不是一回半回的,还故意不打票。他们这是安的什么心?”
邓三奶奶插言说:“那些虫子、老鼠,可会坑人啦!前些日子,我儿子给我寄点钱来,让春江到天门给我买几斤大米。上集还两毛钱一斤,转了一个集,那个贼李财笔头子一转,就改成三毛一斤了。有这么贵的大米吗?”
一直伸着脖子听新闻的邓久宽接过话茬说;“咱们庄稼人自己不生产的东西,用起来就是得挨算计。眼下是农业社集体了,啥事不能干?咱们跟大泉说说,干脆,拨出一块地,种上几亩大米吧!”
站在他旁边的苏存义,在他肩上拍了一下说:“你别老赶啦,得说种稻子。”
邓久宽梗着脖子说:“管他大米、稻子,反正咱们得自己生产。要不然就得吃亏。”
苏存义说:“种稻子这玩艺儿得有好土、好水,咱们这个地方,不认这东西。过去歪嘴子都没有种成。”
邓久宽说:“他算什么东西?再大的地主,能跟咱们农业社比力气呀!这个你还看不透?只要咱们一心干,准能干成!你不干,人家掐你的脖子呀!”
邓三奶奶“嘿嘿”地笑起来:“久宽这小子,傻头傻脑地也变伶俐了。”
…………
秦文庆听到这里,心里忽然一动,就大声说:“喂,喂,大家静静,我提个建议!”
吕瑞芬赶紧站起身,说:“老师来了,别扯闲篇了,快让他上课吧。”
秦文庆对她说:“我今儿个没空儿上课,干脆请你给大家上一课。”
吕瑞芬说:“你怎么也跟我开起玩笑来啦?”
秦文庆说:“是正经的。我要列席党支部会去。”
吕瑞芬说:“那就快找姜老师替换你吧。”
邓三奶奶说:“姜老师是个党员,商量重要事儿他还能缺席呀!”
吕瑞芬说:“换个别人也行呀。上课的事儿,哪能轮到我的头上呢?”
秦文庆说:“就把你刚才说的那些事情,再跟大伙儿正正经经地讲上一遍,就是上课了。”
吕瑞芬见秦文庆说得挺认真,越发觉着不好意思,就红着脸说:“文庆你快别出我的洋相了。就是吃饭那工夫,你大泉哥跟周忠大伯和铁汉谈论这些事儿,我在旁边听了几句,觉着挺开脑筋。到了这儿,我跟邓三奶奶磨叨磨叨。不成套,也不成句的,你让我怎么跟大伙儿正正经经地讲一遍呢?”
秦文庆主意拿定,不再跟她争论,顺手从身旁朱荣手里扯过课本,翻到一页,用手指点着说:“就结合温习第三课,你给大家讲讲体会,还不行吗?”
邓三奶奶问:“第三课是说啥事的?”
邓久宽回答说:“说工农联盟的。”
邓三奶奶点头说:“是得多多温习,可别忘记这个。”她又扭头对秦文庆说:“你快去开你的会吧,这一课,我帮着小龙妈,跟大伙儿温习温习。”
秦文庆问吕瑞芬:“有了撑腰的,行了吧?”
吕瑞芬仍然有些为难地说:“让三奶奶主讲,我在一边帮两句腔倒行……”
秦文庆笑笑说:“反正这个任务我交出去了,你们大伙儿一块学吧。”他说着,转身到门口,发现嫂子赵玉娥站在黑灯影里,就问:“你啥时到的?收拾得这么快?”
赵玉娥说:“我比你还先到哪!”
秦文庆说:“怎么没见你过来呢?”
赵玉娥说:“就是你站在街上跟铁汉说话那工夫,我从你们身后边走过来的。人家在这儿议论国家的大事情,你们俩呢?哼,你们这些老爷儿们呀,最没出息,人背后光是对象长对象短的,也不害臊!”
秦文庆忍不住地笑了:“跑到外边偷听人家讲话,还有脸说呀!”
赵玉娥认真地说:“算了吧,不到外边听,在你们家那个院子里,我长八只耳朵能听到什么好话?看人家瑞芬嫂子,在家里吃一顿饭的工夫,就听了那么多的新道理。人家哪能不进步呢?”
秦文庆见嫂子对这件平常的事情也动了心,就宽慰她说:“你别急,都能进步。大泉哥说了,今年让咱俩把这个互助组搞好点,搞出优越性来,爸爸看了心里一活动,说不定秋后就能入社哪!”
赵玉娥说:“就他那榆木根的脑袋,一时半晌地活动得了吗?还不得让咱们等到白毛老呀!”
秦文庆说:“没那事儿。大家都往前跑,没人等着他;将来全国的农民都入了农业社,光剩下他孤家寡人,他钻天,还是入地去?再说,五年计划一实现,农业社就使上了拖拉机。他看了不动心?他一家一户能买得起?到那时候,他不红了眼入社才怪哪!”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