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第二部(172)

(2022-07-06 09:10:01)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金光大道

芳草地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二部

172

 刘祥笑笑说:“别急,往后你们亲眼看看、亲身干干,就明白了;再过一些年头,那会儿的小孩子,要说起你家的地,我家的牲口,也会不明白啦!”

小孩子们越发不明白,一个个直眨巴眼。

刘祥忍不住哈哈大笑。

小孩子们的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不肯走开,又提了个新问题。

“刘祥大伯,你是啥干部呀?”

“我呀,名叫饲养员!”

“饲养员干啥呀?”

“喂牛、喂驴,还喂大青骡子大红马。”

“喂牲口就叫饲养员哪?我爷爷、我爸爸也喂过牲口,他们也叫饲养员吗?”

“不叫。芳草地开天辟地头一回,只有我第一个叫饲养员!”

“那为啥呢?”

“因为你爷爷、你爸爸过去喂的是地主的牲口;以后呢,喂的是个人家的牲口。独有我呀,喂的是集体的牲口。”

小孩子们仍旧不理解,看样子还得纠缠下去,幸亏外边进来个人,给大个子刘祥解了围。

区公所的农业助理李培林,在牲口棚外边跳下自行车,等小孩子们哄笑着散开之后,就满脸喜气地打招呼:“刘祥大爷,高支书在哪儿?”

刘祥探身子一看,说:“老李嘛。支书正跟评议小组开会哪,我去喊他。”

李培林说:“您转告他一声就行了:谷县长来到咱们区里,听说芳草地今个成立农业社,要亲自来看看;这会儿正在区公所喝茶歇腿,很快就到。”

刘祥听说县长要来,乐的不得了,就让李培林里边坐坐,喝口水。

李培林一边扭转车头一边说:“我还要通知周围几个村的干部,也来参观参观你们组织农业社,听听县长的指示,等转回来再跟您聊天吧。”

刘祥见李培林骑上自行车走了,就拍打拍打身上的尘土,急忙奔里院。

里院原来是地主歪嘴子长工的下处。两小间屋子连着,正好一间当农业社的办公室,一间当保管室;对面一间库房,里边盛着村里公共用的东西。

保管室这会儿还是空的,一群年轻人正在那儿忙着筹备会场的事情。吕春江用一把小刀子裁割着红、绿色的标语纸。周永振一手按着一块石砚台,一手使劲儿研着墨。教师姜波把一个荆条囤当桌子,用一把小刷子当笔,蘸着红色的颜料水,往一块刚刚刨平的木板牌子上挥笔书写着大字。

另一堆人是几个姑娘。周丽平在糊窗户,春芳给她端着面糊勺、拿着纸条子。巧手的陈小环正用大红纸剪窗花。秦恺的闺女和苏存义的闺女蹲在地下洗涮刚借来的茶壶茶碗,预备开会的时候用。

另一间屋子,新安的门框,新钉的门拉吊,里边摆着一张老式的桌子,高桌四周围坐着一伙在芳草地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物:高大泉、朱铁汉、周忠、宋老五、朱旺、周善、秦恺等等十几个。热烈讨论的声音和旱烟的烟雾把小屋子挤满了,从外边走来的人,一到门口,就感到一股子腾腾热气扑头撞脸。

刘祥朝里边的高大泉招手。他瞧见高大泉也跟他一样:剃了头,换上了崭新的蓝布褂子,一支亮晶晶的钢笔别在左上边的那个小兜里,手上拿着一个红皮的本子,显得更年轻,更英俊,更稳重,浑身有劲儿。

高大泉挤出来,像刘祥端详他那样端详着刘祥,眉眼挂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刘祥挺神秘地说:“大泉,告诉你个好消息吧,谷县长来了,来到咱们芳草地,帮咱们成立农业社呀!”

高大泉一听非常高兴。在这样大喜大庆的日子里,县长亲临芳草地,对这个基层干部来说,这是多么大的鼓舞和支持呀。他慌忙问:“在哪儿?在高台阶,还是在我家呀?”

刘祥朝北一指说:“在中途路上,也许就到村口了,你快准备迎接吧。”

屋里的朱铁汉已经伸着耳朵听见了,“通”地一声,从小炕上跳下来,一手按在高桌上,“嘎吱”乱响;接着,趿拉着鞋就跳出屋,一边用手提鞋,一边说:“支书,你去掌握开会吧,我代表大家接接县长去。”

高大泉的心里边,像有一对翅膀那样呼扇呼扇的,真想亲自迎到村外。可是,里边这个重要的会议正在进行,他不能离开,只好忍下。他对朱铁汉说:“你就快点动身吧。他们要是没到的话,你在西官道的小桥头上等等。”

朱铁汉答应着,一阵风似地往外走。他那神态、那脚步,显着十二分的得意:县长亲自来参加他们的农业社成立大会,这是多么光采、多么有气魄呀!此时此刻,天上的白云,地下的烟尘,在他的眼睛里,都变成了花团和霞光。

可惜他在村口扑空了,到小桥头也没等着一个人。

区委书记王友清和区长田雨陪着县长从另一条街口进了村。他们的后边是一群来参观的区、村干部。

谷新民今天是一身乡下人的打扮:白汗衫外边套着一件蓝粗布的对襟褂子,黑制服的裤子,膝盖上有两块用机器补过的补丁,一双布底布帮的鞋子,还钉了一块后掌,给人的印象朴素又不俗气。

他非常庄严、非常激动地在街上走着。他为了参加这次活动,昨天跟书记梁海山聊了一晚上;回到家里,他亲自起草了一篇讲话稿。在这篇结构严谨、词句华丽的文稿中,他尽情地抒发了自己的胸怀,展现了自己的愿望,表示了自己对于有史以来就多灾多难的中国农民的无限同情和祝福。今天早晨临出发的时候,徐萌来请示工作,他拿文稿征求意见。徐萌看了一遍,非常感动,说这是一篇散文诗,可以在全国性的文学刊物上发表,可以选进中学课本里,让学生当作模范文章来学习。谷新民再看一遍,也感到这文章是神来之笔。这会儿,他的胸膛里充满了诗人一样的冲动,进入了诗一样的境界。

忽然间,从一座砖门楼里冲出一个中年妇女,拦住了王友清。

“您是区里的王书记吧?”

“啊,啥事呀?”

“我要跟苏存义,打,打离婚!”

“怎么的啦?”

“他要入农业社。我不入。”

“这个问题,你找村干部解决吧。”

谷新民朝那个头发蓬散、眼泡红肿的女人看了一眼,没敢停步,跟着田雨往前走。

在一个破旧的大门口,挤着好多男男女女,田雨笑嘻嘻地跟他们打招呼。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