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第二部(146)

(2022-06-10 08:38:52)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金光大道

芳草地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二部

146

     高大泉掏出烟袋,一边装着,一边说:“您让我办事儿慎重、小心,这意见很对。我一定听您的。您平时多留神,瞧见我哪点冒失了,做错了,就指出来。至于抢墒,说服大家,带动大家,这是咱们的责任,应当做;做的时候,一定让人家自觉自愿,不勉强谁。您说这样行吗?”

    秦恺也装了一锅烟,点着,抽了两口才说:“不光是抢墒,别的事儿,也应当这样办才稳妥。”

    高大泉发现面前这个秦恺有心事在怀,同时联想起前天晚上学习zhongyang文#件的讨论会上,秦恺一个劲儿死抠“土地入股、统一经营”这个名词的现象,立刻猜到,秦恺的心事一定跟酝酿转社有关联。他想:秦恺是中农里边热心跟贫雇农团结的代表人物,做好秦恺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今天在这儿碰上了,正好谈谈心,帮秦恺把情绪安定下来。他想到这儿,指了指地边,说:“来,坐一会儿,聊聊。”他见秦恺在身边蹲下,就又说:“咱爷俩从去年春天起,成了患难之交,说话用不着转大弯子。我发觉你这几天有点心事。”

    秦恺想看高大泉一眼,没有看,想辩解一句没有说出来,满是胡子茬的两腮,腾地红了,一直红到耳根。

    高大泉说:“您跟我们这几个干部都是连心、过心的人,啥话都能说,啥话都能听,不用犯难。多先进的人,对啥事情也得一步一步认识;不会没遇见就知道,一挨着就明白。我替您捅透了吧,您可能对转农业社的事儿系了点小疙瘩。”

    秦恺唉一声,一拍大腿:“支书,旁边没有外人,我告诉你吧:你算看到我心里去了。秋后就转农业社,我有点想不通。”他见高大泉点点头,赶忙补一句:“不光是我一个人想不通,苏存义也想不通。我们组的朱旺老头,他是顶积极的老贫农,也有点说不大明白。那天,苏家两口子为这事儿闹口角,我们去劝解,在一块儿嘀咕一阵儿,越嘀咕越不通。支书,你可别告诉他们是我对你说的呀!”

    高大泉微笑着说:“您不要觉着对这个新问题想不通就丢人。跟你说吧,有一阵子我也没有想通。”

    秦恺几乎吃了一惊:“什么?你也没有想通?不会吧?别逗我啦!”

    高大泉诚恳地说:“我讲的是真话。去年夏天跑运输拉矿石,在松柏坡遇上县里的梁书记,他指点过我;今年开春到县委参加扩大会,在招待所里碰上红枣村的杨广森,他更明明白白地提醒过我;中##央文$$件上,字字句句讲得清楚,互助合作组织必须稳步前进,从低级向高级地发展;接着又有好多实际问题碰到我头上,我还是没有觉悟……”

    秦恺听到这儿,更敢于放开说了:“是呀,是呀,互助组挺好的,有依有靠,过日子踏实;反正,咱们为的是大伙儿都过好日子,这样保证能过好,还变农业社干什么呢?”

    高大泉接着说:“二叔,后来经过事实的教育,我才想通了。您想啊,咱们要建设社会主义,不是过上吃不愁穿不愁的日子就停止。我们给国家多生产工业原料,为国家多生产粮食,要巩固国防,要把我们的幸福根子深深地扎下去。互助组不转农业社,所有制不一步一步地改变,不光是社会主义搞不成,就是吃不愁穿不愁的小日子也没保证。您看,拿打井来说吧。土地东一块,西一块,多费工,多费资金,多影响人的积极性?保持这个样子,怎么使大机器?怎么搞大事业?我刚才说,我当时也没有想通,就是没有想到这一步,没有看到新的形势、新的矛盾。经过这次打井,我看到了,下决心跟大伙儿一块儿朝前迈一步!”

    秦恺觉着高大泉的话是有些道理的,也应当相信他的话,可是他心里的疙瘩并没有解开。

    高大泉又耐心地给他讲起转农业社的必要性、农业社的优越性,见秦恺的眉头仍然不展,就说:“许多道理,光说不行,您再看看吧。事实会让您自己把疙瘩解开。”

    秦恺叹口气:“不容易呀!”

    高大泉说:“想不通也不要紧。我们都了解您的为人。”

    秦恺说:“我倒能够咬牙跟上趟,就是家里人。大泉哪,把土地、牲口归到集体去,不是一件小事情呀!”

    高大泉说:“您说得对。您自己别含糊,也不要在家里搞强迫。一句话说透吧:我希望您快一点想通,我们一块儿走。万一您家里一时不通,您也不通的话,您也别在心里加分量,就在互助组干一段,等想通了,我们再一块儿干。好不好呢?”

    秦恺使劲儿抽着烟,沉闷了片刻,痛苦地说:“支书你这样知我心,这样对待我,真让我感激不尽哪。可是,你们大伙儿都变成农业社的社员了,把我一个人丢下,这多丢人哪!”

    别人不会强拉他前进,也不会坐在原地等他,他自己又不甘心落后,这就是秦恺的矛盾的苦恼、苦恼的矛盾。这次跟支书谈话之后,他心上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反而更加沉重了似的;再听到别人对互助组抢墒播种的嘲笑,或是对互助组转农业社的嘲笑,他仍然没有反驳的力气。

    在各种各样的嘲笑声里,互助组播撒在土地里的种子发芽了,露土了,出生在水井落成的前边了。那些单等打出井水才肯下种的人家,挖好了井,刚把种子播下去,互助组那些等着井的小苗已经熬到了好时候,喝上从地下提上来的清泉水。最糟心的,是张金发那个假互助组的人。除了冯少怀雇了几个短工打了两眼井,剩下的,有的雇不着人,有的没钱雇,合伙又合不起来;不要说一块地一眼井,就是一户一眼井都没办法做到。张金发怕上边追究,连劝说带吓唬,硬是让“组员”们在地里挖了几个“看井”——光有一个浅浅的井筒子,没有一点水!

    秦恺那眼水井动工的第三天,小苗就陆陆续续地出土,虽然不十分齐全,补种或移栽一下,也总比晚种的强。他那口井,比西邻秦富的井动工晚,却提前两天完成。

    这一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可就比出来了。

    秦恺在井上架了辘轳,提水浇小苗。两个男组员倒换着摇,一个妇女看口子,满够用。

    秦富家除了打三眼“看井”,因为“父子兵”,终于把挨着秦恺这块地的一眼真井打成。他把一家人叫来,用井水播种。秦文吉哥俩一边摇辘轳,还得看水道口子。秦富扶耠子,放下耠子,就得撒籽;撒一垅,再上粪。文庆妈牵牲口,帮着上粪。赵玉娥拉完铁瓦,就得拉砘子。这样,耠出沟等水,上来水,又得等种子、等粪,加上地不平,那水在旁边那一片地方打转,不往前边流:闹了半天,两垅地没种到头,还有半截水没流到,就干撒的种子。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