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第二部(92)

(2022-04-06 09:40:14)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金光大道

芳草地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二部

92

     朱铁汉一见高二林,自然又闭上了嘴,就用眼色示意,让周忠跟他们打交道。

    周忠觉着应当对秦文吉和高二林说明底细,一方面可以借机会给这两个落后青年开开脑筋,另一方面能让他们搭搭手,一齐寻找那双鞋底子,快一些。他说:“你们两个拉运的这些鞋底子,都是给在朝鲜前线打仗的志愿军做鞋穿的。你们不光是挣点脚钱,主要的是为了支援抗美援朝。今天拉的这两车鞋底子里,有一双根本不够格。把这样的东西送到前线,对得起志愿军吗?我和铁汉就是来追这双鞋底子的……”

    秦文吉听到这儿,慌张的神情立刻消失,不由得打了个呵欠,伸了伸懒腰,无精打采地说:“这车都装得好好的,拴得牢牢的,不好卸呀。再说,就是卸下来,这么多,海里捞针一样,到哪儿找那双鞋底子去?”

    朱铁汉说:“再难也得找到它!”

    秦文吉说:“我不是说不找。这样吧,我们到那儿交货的时候,向他们交代清楚,让他们留点神,找到那双鞋底子留在一边,等我们下次来再带回去……”

    朱铁汉没听完就烦了,想训秦文吉一顿,被周忠拦住。

    站在一旁的高二林忽然插一句:“天不早了,要找快点找吧。”他说着,就奔到自己那辆大车跟前,动手解绳子。

    朱铁汉对高二林这一行动是满意的,忘了怨和气,就跟过去帮他卸车。

    周忠对秦文吉说:“二林这样做对。爱国思想嘛,人人都要有哇。文吉,来,我帮你卸车。”

    两个行路客人被他们惊醒,出来看热闹。他们见到周忠和朱铁汉的行为很感动,你一言我一语地称赞着他们,说他们这种做法是模范。

    一个提灯笼的小胖子店伙计对他们说:“爱国咱们也有一份,帮他们找吧。”

    三个人奔向秦文吉那辆停在院子中心的大车,要动手。

    秦文吉再不好推辞,就很勉强地跟着解绳子、搬麻袋。

    他们卸了车,一齐动手,一麻袋一麻袋地找,一直到第五个麻袋,才找到那双上边用蜡笔写着“周组”二字的鞋底。

    老周忠拿过这双不合格的鞋底子,好像从肩上掀掉一块大石头,立刻把心放稳了。

 

三十二  凯旋的人

 

    鸡叫三遍,满天上还闪耀着小星斗。

    小学校的教师于宝宗来到高台阶,敲开了大门。

    村长张金发一手提着裤子,一手扶着门扇,带着睡意惺忪的样子,问道:“怎么这样早哇?”

    于宝宗迈进门口,左右看看说:“有件事情,我觉得很蹊跷,似乎有必要跟您反映一下。”

    张金发跟过来,打个呵欠,做一种听取的姿态。

    于宝宗用低音说:“昨晚上我从这儿回学校,恰巧遇见朱铁汉从里边出来,推着姜老师的自行车,神情慌慌张张的,都没顾上说话。我当时也没介意。洗了洗,上了床,睡一觉醒过来,听大门响,问一声是谁,姜老师回答是他。我又睡一觉醒来,又听有人开大门,就悄悄地起来了;出屋一看,仍然是姜老师。我问他夜里不睡觉干什么?他说去村头迎着朱铁汉和周忠。我问他那两个人干什么去了?他就跟我夸耀起那二位如何爱国,如何忠心,如何大公无私。原来,朱铁汉和周忠去追鞋底子!”

    张金发听了这么一大篇,还没有听明白:“他们追什么鞋底子呀?”

    于宝宗说:“您忘了,苏存义的女人纳坏的那双底子,不是被原谅收下,已经运走了吗?他们连夜骑着车子去追,要追回去以后补一双新的。”

    张金发这才明白了,气恼地一跺脚:“真不像话,这不是没有事故意找事吗?”

    于宝宗小心地说:“我就怕他们如此举动,给您惹下什么意想不到的麻烦,踌躇再三,还是跑来作一汇报。”

    张金发摇摇头:“给我惹不下什么,这个你放心。我跟沈掌柜和权经理虽然谈不上深交,也算相识,他们都了解我。就是因为太忙,不想掺和他们这种没意思的纠葛。”

    于宝宗这一听,倒有几分扫兴。自从姜波因为热心社会活动在芳草地博得群众爱戴以来,他一方面嫉妒,一方面想效仿。可是,他越仿效越走样,总也干不到点子上。比如姜波常进行家访,干部表扬他群众关系好。他也学着到一些既欢迎他,又能说到一块儿的人家串门儿,甚至关系好到吃喝不分;朱铁汉和周永振却以治安小组的名义找他谈话,说他的“阶级立场”有问题。上次小算盘买地,事后查明是姜波给高大泉透的信,许多人都敬佩;今天,于宝宗也学着人家的步子,前来透信,张金发却又根本不以为然,连一句表扬话都没有。他挺扫兴,想回去睡觉,转身的时候又补充一句,“我把信送到了,供您参考。周忠老头的脾气古怪一些,您可别大意。”

    张金发仍然很冷漠地说:“我知道他!”

    于宝宗只好退出大门,下了台阶,没精打采地走了。

    张金发当着于宝宗的面没说什么话,肚子里的火往上冒,直顶脑门子。他想,老周忠人老不服老,做官的瘾头真不小;为了凑入党的条件,见猫是虎、小题大作、虚张声势。他想,将来这样的人要是入了党,党里边都成了这样的人,我的日子可怎么过?芳草地会乱成什么样?他使劲儿摇摇头,自语说:“可怕,可怕!对这个人,不能捧着了,趁高大泉不在家,得给他点颜色看,让他减减锐气!”

    大门口出现一个人,披着晨光,挺着胸膛,迈着大步走来。他正是从春水河边、桥头村凯旋的老周忠!

    他做了一件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很自乐,也很自豪。在村口他从朱铁汉的车子上跳下来,没回家,没歇气,直接就奔这儿来找村长。

    张金发故意不理,扭头往回转。

    周忠追上来,说:“金发,我们把那双不合格的鞋底子找回来了。你看怎么办哪?”

    张金发拉着长声说:“您估摸着怎么办合适呢?上边有没有这方面的处罚条例,我可从来没听说过!”

    周忠说:“我问你怎么包赔,缺了一双,总得补上一双呀!”

    张金发进了办公室,坐在椅子上,摇头晃脑,用一种嘲讽的口气说:“人家一个大工厂开着,金钱票子千千万万,还会在乎你这么一双底子?”

    周忠说:“他们再有钱是他们的,跟咱们有啥关系?我是对着志愿军办事儿,不冲他们!”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