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人民作家浩然的九十诞辰,也是其代表作《金光大道》首次出版五十周年。为表纪念,本博从今日起陆续推出《金光大道》这部描写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浩然长篇小说之《金光大道》
第一部
(1)
引 子
一
一九三二年,山东省水泊梁山地区又是大灾大难。
黑夜,没头没脑的黑夜,好像把人世间的一切都扣在锅底下
了。干燥的狂风,卷着沙子粒儿、烂树叶子,吼吼地惨叫,滚
过荒野,折断了树枝,摇撼着汶河庄西头两间孤零零的小土屋。
屋里边,一盏熬干油的灯,那微弱的火珠像喘气似地飘动着;
浑浊的光亮,照着颤抖的土墙壁,照着叫喊的破窗户,照着躺在
床上的男人和守在床边的女人。
受着病魔摧残的男人咬咬牙说:“我不行了,你带上两个孩子
走吧;离开这个火坑苦海,找一条活路……”
满脸愁苦的女人抹着泪说:“这个大荒大乱的年月,我一个女
人家,哪有什么道路可走呢?就是死,咱全家也要死在一块儿!”
男人说:“天不能总黑,道不会走绝;他们越想逼得咱们家败
人亡,咱们越要挺起来,活下去。你们先走一步,我在家里熬着,
活了,就去找你们;死了,能保留下咱高家的后代根苗,我死也
合眼了……”
这夫妻俩一边商量着生存的门路,一边叹息和哭啼,反反复复
地折腾了一夜,才把逃荒的事情定下来。他们听别人说,一个搬
到河北的表侄女婿混得不错,想投奔他那儿去,试一试运气。
动身的那天早晨,好多左邻右舍的男女,凑到高家的小土屋里;这个一言,那个一语,说的都是一些让人宽心的吉利话,祝福他们从这一步起,就时来运转,诸事如愿。
弯在床上的男人颤颤抖抖地抬起他那枯瘦如柴的手掌,轻轻地抚摸着小儿子二林的头顶,看不够,亲不够。他悲愤地向儿子,也是向妻子和邻居诉说自己的不幸。他说自己白给地主“积善堂”卖了三十年命,病倒三天没干活,就被赶出大门;他说自己耿直本分,勤劳半生,如今却落个两手空空,妻离子散;劝妻子不要惦记他,嘱咐儿子听娘的话,长大了当个有志气的人,要替他争口气。他说着话,流着泪,又很费劲地转动着脑袋问:“大泉呢?过来,过来,让我再看你一眼。”
痛苦万分的女人忽然被提醒了。她发觉大儿子从早晨起来到这会儿,一直没有在屋呆过,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她一面朝外走,一面既气恼又奇怪地想道:这孩子本来很懂事儿,怎么忽然间变了呢?自从决定往河北逃荒,他就像遇到喜事似的慌了神,出出进进,坐立不安,光会催着动身,还不如二林,知道跟爹亲热亲热。
她出了小土屋,来到残破的院墙门口,只见要跟他们搭伴逃荒的侄儿高贵举正往拱车子上拴绑行李,一群小孩子围着看热闹。这孩子群里有邻家的,还有“积善堂”的两个穿着绸缎、背着书包的小少爷,就是没有她的大儿子。她又抬头朝远处张望。破烂的街道,荒凉的野地,都是静静悄悄的,没有行人和声音;忽然,一群鸟儿叫唤着,从远处大水坑西边的小树丛里飞起来,紧接着走出一个男孩子。
这男孩子,细瘦的个子,上身穿着开了花的破棉袄,下身穿着条条缕缕、辨不出颜色、看不清形状的灯笼裤子。他提着一只大瓦罐,摇摇晃晃地往这边走来,两只光着的大脚丫子,“巴嗒”、“巴嗒”地拍打着路面上的浮土。
她立刻认出,那是自己的儿子高大泉。她还发现路上有一条水印儿,从儿子走来的那个方向,点点滴滴,一直连上了自家的院子;灶屋外边那只破水缸里,已经装满了清清亮亮的水。看到这里,她的心头一热,赶紧迎上去,要接过儿子手里的大瓦罐。
高大泉扬起通红的脸蛋,躲闪着娘,又把那盛满井水的瓦罐从这只手倒换到另一只手上,用胳膊腕子抹抹脑门上的汗珠;那俊气的眼睛一眯,笑了,说:“娘,我提得动。”
娘说:“缸都满了,怎么还提呀?”
高大泉说:“多提一罐放着,留给我爹洗野菜用。”
娘说:“看把你累的,快给娘提。”
高大泉说:“你去抓空儿多跟我爹说几句话儿吧。”
娘的手已经扯住了瓦罐上的吊绳,听儿子这么一说,两行热泪忍不住地涌了出来,滴在儿子那破棉袄的袖子上了。当她把水罐提到灶屋,听到街上传来儿子和“积善堂”小少爷吵嘴的声音;想出去劝开他们,迈出半步又停住了。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