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短篇小说之
《蒲公英》
(4)
蒲公英转过头来,严肃地打断他的话:“张方同志,现在不是摆困难的时候,困难就是困难,主要的是想办法克服它……”
这句话,我是多么熟悉呀,一字一字地跳进我的心里。这句话包含着坚定、自信和智慧。十年前,我常常听到这句话,那是出在我们区委书记云龙同志的口里;我从这句话中得到过无穷的力量。现在,我又从这样一个妇女口里听到了这句话。我留神观察,她那有力的声调,那亲切的表情,多么像云龙同志呀!往事如潮,又一次涌上我的心头。
就在蒲公英摆脱童养媳的苦日子、走向新的人生大道不久,我到通县团地委训练班学习,后来,又去三河、平谷搞过一段工作。一年后回到马伸桥,我第二次会见了蒲公英。
归来那天,我到区公所找云龙同志,他的肺病复发,正在机关里休养。但是他没有停止工作,仍然趴在床上写着东西。他的脸色煞白,两颊泛红,胳膊瘦成一条骨头,拿笔的手不停的颤抖。我坐在床边,才看清他正修改一份材料。材料是用蓝墨水写的,他用红笔一字一句地修改,红蓝夹杂,密麻麻的。我好言相劝,要他休息,不要累坏了身子。他却告诉我:病了一个月没能下乡,只靠要各村写汇报来了解一些情况。接着,他高兴地对我讲,他手里这份材料,就是蒲公英写来的。这个区解放才二年,许多新干部像雨后青苗一样成长起来了,蒲公英就是其中的一个。她离开了李家,参加了社会活动,劳动很积极。政府号召多种经济作物,她分的几亩地全部种了棉花。她花出全部心血培植她的棉花,终于得到全区高产第一名,当年冬天就参加了县里的劳模会。今年春天开展互相合作运动,她又是第一个带头搞起互助组来的。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正要动身去看蒲公英,不想她到区上来了。乍一见面,我真有点不敢相认。她比过去个子高了,丰满了,爽朗、老诚,居然像个成年人的样子。她跟区里的同志打招呼,大方的说笑。不料,她来到云龙同志的屋子里,往凳子上一坐,竟像个小孩子似的,眼圈一红,掉了泪。
“我们互助组要垮了。这个喊没吃,那个喊没穿,这个要去做小工,那个要跑买卖,眼看就得散班子,怎么办哪!”
云龙一直没有插言,等到她停止了抽噎,才转过身子,对她说:“你写的汇报我已经看过了。问题是存在的,我们一块儿想些办法,解决起来并不难,不应当泄气。”
蒲公英垂着头,有气无力地说:“这场大水灾,把什么都给搞乱了,哪里还有办法?”
云龙问她:“真没办法了?全组的组员都不想干了吗?”
“嗯。”
“你报报名单。”
“贾士德、李进先,还有王起……反正都在吵吵散伙,还说许多不三不四的话。”
“军属雷成大伯和那几户贫农也吵着散伙吗?”
“他们,……我倒没听见他们说什么话,反正好多人都不想干了,硬说我害了他们,吃了我的亏;有些人还骂我,有些人还……反正是没法办了,还有……”
云龙同志打断了她的话,严肃地说:“蒲公英同志,现在不是摆困难的时候,困难就是困难,主要是想办法克服它!”停了停,他又移下床来,走到蒲公英的跟前,慢慢地说:“要知道,你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了,你是青年团员、是领头的干部。当领导就得有肚量,就得动脑筋,越在发生了问题的时候,我们越要能够挺得住。别人像开水那么滚,你得像冰一样的冷静,只有这样,你才不会被几句吵吵声,闹得昏头转向。就拿互助组散伙这件事来说吧,你该分析一下,谁闹的厉害,谁闹的不厉害,谁没有闹,有了这个底,你才能决定依靠谁,团结谁,教育哪个,才能找出解决的办法……”
蒲公英是那么用心的听着,她的腰慢慢地挺起来,头慢慢地扬起来,看我一眼,又不好意思的低下了。
当天中午,云龙同志收拾一下东西,就要到村里亲自帮助蒲公英整顿互助组、开展生产自救。我劝他不要搞垮身子,他认真地说:“碰到了具体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它能教育干部,锻炼干部;这是个帮助、提高她的好机会,我不能不去!”
……
现在的蒲公英,多么像我们的云龙同志呵!
窝铺里,人们在热烈地讨论着……
“不早了,赶快行动吧!”蒲公英止住大家的发言说:“张方同志那个大队,确实有些具体困难,也可以解决,比方多发动一些妇女,劳力更合理的组织一下。我跟你去搞一搞。”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