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泥土巢
泥土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907
  • 关注人气:5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中篇小说之《弯弯的月亮河》(1)

(2020-12-22 08:35:51)
标签:

浩然

弯弯的月亮河

中篇小说

十月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中篇小说之

弯弯的月亮河

1

 

上部:夜曲

 

 

    我们中国的地盘宽阔,光是横躺竖卧在上面的大小河流,就有很多很多;纵使跑断了两条腿,也很难把数目弄清楚。

    有一条月亮河,纯属于那种地图上没有标记、远处人没有耳闻的无名小河。从它出现的那会儿起,就未曾经过人工的疏通和开导,所以水无定向,自由漫淌,冲涮出来的河床子,特别曲里拐弯儿。它好似一棵缺人经营的野瓜秧,在冀东这块溜溜平的旷野上,任着性子地伸藤、爬蔓、放叶、开花……从北边燕山上往下看去,那些紧靠河边的大小村落,隔几里一个,隔几里一个,活象挂在藤蔓上的一串正长个儿的青皮西瓜。

    小杨树屯是那一串村庄中间的一个。柳顺家住在小杨树屯,并非是排列着祖坟的坐地户。柳顺家的老根儿到底在哪儿,谁也说不准。他爸爸是个“二把刀”的铁匠,肩头挑着担子漂游到这儿落下脚;接着娶个女人,生下一群孩子,就再没往别处奔;最末了,把老骨头埋在月亮河的河坡上。老铁匠有四个儿子,老大卖了兵,死在热河郊外;老二去下煤窑,砸死在唐山的矿井里;老三跑起小买卖,据说因为赔了老本儿,没脸回家见爹娘,从此杳无音信;最后给铁匠打幡送葬的,只剩下个小四,就是眼下还住在小杨树屯的柳顺。

    柳顺的为人处世,既不同于他的哥哥们,也不象他的爸爸。月亮河边的庄稼人,大多数具有一种老实巴脚的天性,可是老实到柳顺这样程度的老实人,也得说极为罕见。他平时好似一个扎嘴的葫芦,不光不会说一句假话和谎话,连一句玩笑话都很少出口。他不贪吃喝,不求穿戴,更没有一丝一毫离格的念头。他仿佛就是为了干活流汗,才来到这人世间的;吞糠咽菜地填饱肚子,全为着不停地流汗干活儿。他的老父亲和仨哥哥倒霉的悲剧命运,在幼小的柳顺心灵里,刺下一道连一道的大口子,对他的影响太深了!他从小就暗自下了狠心,要学月亮河两岸所有老实人为人处世的老实经验,决不踏着父兄的脚印儿走!平时,他见老实人就亲近,遇上谁办老实事儿就照着做;天长日久,他渐渐地把自己修理成一个顶老实顶老实的小伙子。

    有一回,几个年岁比柳顺稍大一点的乡邻,到月亮河东岸打短工铡牲口草,柳顺求人家把他也带上闯练闯练,在望山疃一个姓田的老爷爷家里借宿。田老头当过六十年长工,已经达到七十七岁的高寿。他子孙满堂(应该说‘满草屋’):儿子们、孙子们,全给财主家扛长活、打短工;媳妇、闺女全给财主家当使唤人或是做针线活儿;一家老少,在一块儿过得挺和睦。田老头刚被雇主辞退半年,他腰弯了,腿瘫了,胃口和牙口都十分好:早晚喝两顿野菜粥,不闹肚子;晌午吃掺着糠的硬梆梆的高粱饼子,他啃起来不费劲儿。柳顺他们每天晚上回到田老头家的草屋里歇腿,就听田老头念叨“老实经”。有一个愣头青插了句楞话:“老爷爷,您苦熬了一辈子,还这么苦,真让人觉着没个奔头!”田老头把脸一绷,挺认真地反驳说:“算了吧,你这是个不安分的念头,太危险啦!你们知道么,我这几十年,亲眼见到多少工伙,有比我小两岁的,比我大两岁的,都是一朵花儿没开的好年纪,不要说抱个儿子,连媳妇都没摸着,就伸腿死了!比比他们,我这是上了天堂!我当初要是不认命、不知足,能有今天这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人吗?”

    柳顺对田老头佩服得五体投地,认准田老头就是他做人的活样子;跟人家好得没办法再好,叫干爹吧,年纪太悬殊,就给田老头磕仨头,认了个干爷爷。他们回到小杨树屯,正赶上过年,柳顺就买了张大红纸,求一个识字的人照望山疃田老头家门上那对联的样儿,也给他写了一副,贴在迎街的院门上了。他想用这个表明自己的心愿,一定要当个象干爷爷那样的人。

    柳顺刚成人那当儿,穷人多,富人少,凭卖力气挣钱养家糊口的人,想找个合适的主儿,真叫难哪!头一年秋季歉收,冬天没下雪,开春就闹饥荒。柳顺从河东到河西,转了好几个村庄,不仅没找到个月工干,就连短工也没干两天;挣几个钱都填肚子了,空着两只手回到小杨树屯,坐在家对面的土坡上抹眼泪,不敢进家——家里还躺着个饿倒的妈妈,等他带回米来下锅呀!

这一天,正赶上芦苇镇的财主金大先生到小杨树屯讨还陈债。他路过柳顺家门口,瞧见柴门上的那一副褪了色的红对联,觉得挺特别:上联是“忍为贵”,下联是“和为高”,象门神似地分贴在两扇破旧的门板上。因为没有上门框,横批用一根麻绳挂着,四个大黑字是“安分守己”。不知道怎么这般巧劲儿,这副对联跟金大先生的心思碰上了,就在原地站了好大的工夫没有离去。

    柳顺挣扎着站起身,跟财主打招呼,往屋里让。

    财主见过柳顺这个人,对他的品行也知道一点点,今儿个对他特别有兴致,叮问柳顺,贴这样的对联是啥意思?

    柳顺回答说:“头年个腊月里,我到河东打短工,在一家门口看到写着这几句话,我吃在心里了,今年就求人也给我写了一副。”

    “你为啥喜欢这几句话呢?”

    “唉,您还不知道我们家的根底?我爸爸和我仨哥哥,要是能‘忍’,能‘和’,能‘安分守己’,咋会落下那么个下场?我得长志气,老老实实地为人,老老实实地过日子……”

    金大先生竖起大拇指,连声喝采:“好,好,有出息!从这个月十五开始,咱们搭个东伙吧。”

    柳顺一听又惊又喜,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真的吗?”

    金大先生温和地一笑:“我哪能跟你这老实人闹着玩呢!”

    “那敢情不赖,谢您啦!就是,先借我几升红高粱吃,行不行呢?”

    “试活一个月以后,开一半工钱给你嘛。”

    “不瞒您说,我家不光是把锅盖长锅上了,我妈还病着……”

    金大先生深思片刻,说:“冲你这老实人,破个例,回头你拿着口袋去吧!”

    可把柳顺给美坏了,三步两步跑进屋,给躺在炕上的妈报个喜信儿。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