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中篇小说之《小山下,小河旁》(29)
(2020-09-14 09:11:13)
标签:
浩然中篇小说小山下小河旁田家庄文化 |
分类: 著作 |
浩然中篇小说之
《小山下,小河旁》
(29)
少清妈比他这个当叔叔的(也许是父亲)了解儿子的底细,也比他心膛豁亮、想得开,就宽慰他:“那孩子是个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人,脑筋容易开窍,不会寻短见。我估摸着,他一定是觉着给堵在旮旯里,正在有熟人的地方找条出路。……”
一个星期以后,老郭雨蔫头耷脑地从村子外边返回街上,迎面碰见二侄子郭小明。
“叔,我哥打信来了。”郭小明手里举着一封信,这样朝他喊叫。
老郭雨喜出望外,几乎是蹿到二侄子跟前,声音发颤地催促:“快,快,快给我念念听听。……”
信写得极为简单,看过两遍的郭小明,差不多都能够背诵下来:
叔叔、妈妈、弟弟,你们是我最亲的人,我是你们最亲的人!相信你们会原谅我的一切过错。
为了寻找一条男子汉不依靠别人而既能自己成家立业、又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新路子,我不得不离开你们,投奔一个正在海边搞滩涂开发的战友那儿去。
不管是成是败,就让我闯个两三年吧。谁也别想我。现在的我,是个没有用处的废物,只能成为你们的负担。
祝你们健康、愉快。实实在在对不起你们!
老郭雨又让二侄子把那信连着念了三遍,然后要过来,在粗厚的手掌心上掂了又掂,小心地掖到贴身的褂子兜儿里。只说了句,“是我们对不起他呀”,就默默地往家走。
家里来了串门的,从屋子窗户传出的声音,能听出是热心肠的田家的田大妈。
老郭雨不觉中收住脚步,停在院子里。
窗户里边又传出田大妈的那嗓门儿尖细的声音:“我本不想管他的事儿,也没工夫管。可是,他一趟一趟地找我,哀求我给搭个桥、过个话儿。我要是不应承,回绝了他,好像我不解放思想老脑筋,还把他当个地主分子看待。你这么拿不定主意,是不是嫌他的成分不好呀?”
“啥好不好的,我根本就没有想过这码事儿。”少清妈解释说,“我是有儿有女的人哪!”
“你的闺女不都嫁出去了吗?”
“可是儿子还都打着光棍儿!”
“巴福来说了,他能帮助你给儿子娶上媳妇。他说的很实在。他这会儿有这力量。这是件两全其美的事,我看你应该掂量掂量。……”
“不好掂量。还有他叔呀!”
“小叔子,还管得着嫂子的事儿?”
少清妈没有立即答话。
老郭雨没有听出头脑。或者说听得糊里糊涂。他又迈步往前走,径直地走进屋里。
两个脸对脸坐在炕上的女人,一见他进来,不免显出一些慌张的样子,不知说啥好,一时间好像哑巴一样你瞅着我,我瞅着你的。
老郭雨只瞧见少清妈的眼睛红红的,肯定哭过。他误解是为了他的大侄子失踪的事儿,赶紧报喜:“少清来信了,别结记着他了。”
少清妈一听这话,果然露出笑模样,叮问:“他到底儿跑到哪儿去了?”
老郭雨瞥了田大妈一眼,为了隐藏住“家丑”,就敷衍地回答说:“会会朋友,玩儿玩儿。”
田大妈接过话茬儿说:“只要平平安安的就好哇!”
“是平平安安,没错儿。”老郭雨借机给少清妈,也给自己鼓劲、打气儿地说:“千难万难都熬过来了,就剩下这么一丁点儿难处,咱们就熬不过去了?咱郭家有了后代,后代都长大成人了;他们不瘸不瞎,不傻不苶,别人都闹阔了,他们一定能有个好奔头!你说对不对呀?”
少清妈赶紧点点头。
发表在《柳泉》1986年第1期。收入《碧草岩上吹来的风》、《浩然全集》第1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