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之《我是怎样迈进文学门口的》(1)

(2020-07-02 09:05:52)
标签:

浩然

创作杂文

文学门口

龙沙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之

我是怎样迈进文学门口的

1

 

 

    我与文学不应该有任何缘份尤其不可能以文学为职业。

    旧中国是贫穷落后的,旧中国的农民最穷最落后。父母被贫困这个魔鬼从农村给赶煤矿,我降生在一个大粪场子的窝棚里。父母都是文盲,亲朋也少有识字的;我在入学之前,几乎没见过一本书——我家连年历都不买。我时时刻刻闻着大粪气味、热汗气味和煮野菜的气味,无处接受那种高雅的文学熏陶。

    应当庆幸的是,我在幼年时期,不知不觉中从民间文艺的泥土里吸取一些营养,才使意识领域里获得星点的“艺术细胞”。先是被母亲讲述的神鬼妖狐、善恶报应的故事传说迷住了,继而因搬进穷聚居的街上,跟穷戏的为邻,他们的孩子常带我钻进戏园子里去,又被地方戏曲所吸引。父亲死后,母亲把我带到蓟县农村的舅父家,每年春天能去邦均镇逛两次庙会,秋后能去邻村瞧几夜驴皮影,这都给我不小的影响。在煤矿我念过三年小学,迁到农村上了半年私塾,识了些字;在寂寞难熬的时候,就把左邻右舍妇女们夹花样、丝线用的旧书借来,津津有味阅读,得到很多益处。……

    母亲一死,我这孤儿就顶门立户地过起庄稼日子,天经地义地得当一辈子农民。尽管我是个极富幻想的农村少年,但是生存在偏僻山村的环境中,连报纸都不曾见过,更不知道社会上还有一伙专事写文著书者,所以只能幻想发财、或是到唐山瓷器厂学个画匠,做梦也梦不到将来搞文学、当作家。

    革命的风暴,把我卷进解放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队伍里。一九四九年《河北青年报》创刊,每个青年团干部都被派为通讯员,这使我第一次知道:我们农民和农村干部,也可以把自己的事情和自己想说的话写成文章,登在报纸上给别人看。于是我便小孩子学步那样,绊绊磕磕地写起小消息和小通讯来。第二年,我到蓟运河边的七区工作,主要任务是生产救灾。为了宣传、发动群众,区委领导让我编个小戏。我憋了两天,开了一个“夜车”,终于编写出来,戏名叫《姑嫂拾棉花》。没有女角,我就扮演戏里的小姑子,登上在集市中心搭的台子,敲锣打鼓地演唱起来。我亲眼看到群众对我们表演的热情欢迎和收到的宣传效果,就长了精神有了瘾,又一连气主动地写了好几个小戏。这时候的写作动机尽管一半出于任务观点,一半出于个人的兴趣,但我毕竟大胆地尝试了文艺创作,爱上了写作活动。

    冀东这块地方遭受多年的战争蹂躏和洪水冲淹,地赤条条的,极少见到树木。政府号召绿化,却因大部农民眼光短浅,不愿干这种不能马上得到利益的事情,所以我们这个区光有号召,而没有行动,各级领导工作的同志都挺着急。有一天我从乡下回区公所,突然瞧见镇子外的大坑边沿新栽上一片小树,心里特别高兴;跑到镇公所一打听,才知是妇女主任带领几个妇女积极分子刚栽上的。我觉得这是具有新思想的新人做出的新事儿,应当表扬,连夜赶写了一篇通讯。不久这篇稿子发表了,立刻轰动了全区。因为这是这地方的名字头一次“上了报纸”。镇子的领导召开群众大会,宣读那篇通讯,鼓动人们都向几位植树的妇女看齐。一散会,青年团、民兵队,还有农会、会全都陆续行动起来,抢着在公共的空地上植树造林。周围村庄的干部,也用那篇报道发动群众:“咱们也干出点成绩来,让浩然给咱们来上一篇,扬扬名!”一篇小小的文章,对群众起到这么大的鼓舞作用,对革命工作起到如此明显的推动作用,这使我惊喜异常,不仅在当时给写作劲头加了油,而且深深地印记在我的海,思索了许多不曾思索过的问题,觉得笔杆子真重要,真应当学会掌握它。第二年春天,我在保定省团校学习,我第一次读到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我的实际感受提到新的理论认识的高度:文学,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这是多么庄严伟大的事业,我要拿起这个武器,干好这个事业。由此开始,我有了个人的具体理想:争取当个作家。我把一切时间都利用起来,写诗歌,写故事,亲自抄录在乡间的黑板报上,或者爬到大树上的广播台上,用土广播给群众朗诵;以后又练习写小说。

    这是我投奔文学之门的第一步,一个农民的后代,“半文盲”的基层干部大胆地拿起笔来。惟其有了这一步,才可能有以后的两步、三步,直到今天。

    建国初期,即五十年代,各条战线成长起一大批文学青年,如今已经成为我国文学创作队伍的主力。我和他们有个鲜明的共同点,即不是单纯为了成名成家而搞文学的。我们首先看到文学的社会作用,而爱上这个事业;我们把文学作为革命手段,而决心跨进它的大门,成为它的主人。这是他们一直保持着不衰败的勇气和信心,走过三十年艰辛路程的前进方向盘和力量源泉。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