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短篇小说之
《金海接媳妇》
(3)
金海还是冷冷地回答说:“不累。”
桂芝说:“看你眼都睁不开了,还说不累呢!我给你做熟饭了,吃完好休息。”她说着站起身来走出屋,不大工夫,端进碗热腾腾的面条儿汤,上边漂着一层油珠儿,还卧着两个鸡子。一股香味儿立刻钻进金海的鼻子里。
桂芝把碗放在金海面前,催促他:“快吃吧,喝点热汤解乏。”
金海没答腔,却点燃一支烟抽起来。
桂芝看看金海那个生气的样子,心里就有几分明白了,不由得暗自笑起来。过了一小会,她才随便地对金海说:“你来的真叫巧呵,正赶上我今天事儿多。快吃吧,吃完再抽烟。”她又把碗往金海身边推了推,“今天上午,我去锄棉花,下午到镇上卫生传授站听课,挺晚才回来。到家,刚端起饭碗要吃饭,西头焦二嫂来找我。焦二哥浇麦子不注意,让水车把腿碰破了。我跑去了才给敷上药,还没包扎好,秋姑娘就去找我,说你回来了。我赶紧搞完了就往回跑,走到街口碰见了东头二虎子,他拉着我就走。原来他嫂子生孩子。头生难产,又遇见她婆婆那个老顽固,背着我,找来镇上的神婆马半仙。哎呀,让产妇满地下走蹓蹓,还让她吃香火……把人差点儿折腾死。二虎子那孩子机灵,偷偷找我,谁知我又没在家,可巧半路碰上了。到了那儿,就整整忙到这时候,让你好等吧?你不知道哪,二虎妈就不信科学,就反对新法接生,当然更看不起我这个保健员。这回呀,大人孩子都安全,把她那老脑筋也给改变喽!”
听到这儿,金海心里的气呀,立刻就烟消雾散了。他反觉得刚才那副样子太幼稚、太可笑,真对不起媳妇。他急忙端起汤碗,笑容满面地对桂芝说:“你吃半截饭就走了,也吃点吧。”
桂芝笑了说:“不吃了,一见你,三天不吃饭也不饿。”
桂芝对城市里的一切事物都满有兴趣,问这问那地提了许多,而最使她有兴趣的是城里用什么办法消灭了蝇子,居民怎么样开展卫生运动这类的事儿。
见此光景,金海就高兴地告诉她说:“不用打听了,这回我就接你到城里去住,你看好不好?”
桂芝连忙说:“不,城市好,咱们这家也不坏呀!过不上几年,我们也能把村子建设得城市那样儿。”接着,她向他讲起,农村做了什么样的远景规划,农村发展纲要对农民的鼓舞,她们这个农业社保健室如何有发展前途,……这些话,她毫不思索,象老早就给金海准备好了一样。
开始一听,金海吃惊不小,仔细一想,才闹清楚。他猜想,桂芝还是记着去年那个疙瘩,说不愿意到城里去,不过是说气头话,小心眼里呀,可早就乐开花哩!于是,他就把自己在厂里准备的什么房子,要买些什么东西,以后他们要怎样生活,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他们俩一直谈到鸡叫头遍。
四 原来李桂芝的思想早就转变了
金海甜甜地睡着了,他的嘴角还挂着一丝满意的微笑。桂芝可没有睡着。她坐起身来,望着窗外的夜景。
暮春的深夜,宛如池塘里的积水,是那样的清凉,那样的安静。世界上的一切都酣睡在它的怀抱里。月亮游到正天中,把屋前那棵枣树枝条清晰地印在窗棂纸上。桂芝的心里呀,也象枣树枝叶一般的杂乱无绪。
李桂芝七岁死去了生身母亲。继母是个刻薄的女人,容不得桂芝,讨厌她吃闲饭,常常指着鼻子骂她“下贱”、“没出息”。姥姥不肯让自己的外孙女受那种委屈,就把她接到自己家中,把自己一生积攒下来的贴己钱,都拿出来,让桂芝到县里的中学读书。为了对的起老人家一片心田,为了跟继母争口气,桂芝决心把书念好,将来当个在社会上有作为的人。中学毕业了,没有考上高中;也没有找到工作,她痛苦极啦,藏在屋子里好多日子不肯见人。她觉得,这个时代是幸福的,然而,幸福独独没有她的份儿。有一次,她的二表兄来信,答应接二表嫂玉香到通州城里去住,这忽然提醒了她:她打定主意,也找一个在城里工作的丈夫。她把自己的前途和幸福全都寄托在丈夫身上了。当她这个称心如意的丈夫告诉她,不能立刻就接她到城里去的时候,她很苦恼。那天,金海回厂走后,她觉得很冷落,就打个小包裹,要去住姥姥家。她刚要锁门,社主任金林来家找她。
进屋来,金林半批评半检讨地说:“桂芝同志,自打你过门之后,金海不在家,我没有主动找你谈谈心,真是不对呀!今天我找你商量个事儿。”
桂芝红着脸低下头说:“一个人在家里,又没事干,总是不自在。”
“是呀!今天我就给你找个事干。”金林爽朗地说:“咱们这儿离城镇远,看病买药都困难;转成高级社之后,好多社员都要求成立个保健室。这很需要,就是发愁没有一个能胜任的保健员。我左想右想,再找不出一个比你更合适的人了。”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