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短篇小说之《炊烟》(4)

(2020-01-15 10:36:56)
标签:

浩然

短篇小说

炊烟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短篇小说之

炊烟

4)

 

 

    吴宝山一觉醒来,灯壶里的油已经耗干了,闪动着一颗香头似的红火。他揉了揉眼睛,喊了几声巧巧,不见人,也没有听到回答。装上一袋烟抽尽了,又抽了一袋,还是不见巧巧回来。他猜到妻子又为食堂的事出去了,他有些惊慌,唯恐这个不守本分的妻子到外边给他招惹来灾祸。老实讲,今天从过午开了那个食堂散伙的会以后,他的心里一直没有安静。吃食堂的时候,他没有细细体味过它究竟对自己有多大好处,反正人家都那儿吃,自己也去,况且,巧巧热心拥护它,他也就模模糊糊地觉着食堂不错。当在会上讨论散伙,队长提出要自愿,旁人讲了许多食堂的“罪过”,他也觉有理,也就跟着举了手。当妻子回来,对他讲了自己不能离开食堂,一家人连晚饭也没吃好,他又感到,食堂确实对自己有好处。不是吗,要不是食堂,妻子能跟自己一块儿在挣劳动日?自己忙一天回来,怎能够舒舒服服的,想早躺就早躺,想晚躺就晚躺呢?事情摆着呀,从明天起,就得留家里一个人搞饭了,自己不帮忙也不行了,整天价又得操劳那些柴米油盐了,巧巧又该不顺心了,又该跟自己吵嘴气了,平平静静,舒舒服服的小日子又没有了——他想到跟自己身上的利害关系,更进一步认识清楚,这个食堂不该垮。可是,话又说回来,食堂既然垮了,那就听人家的吧,你不是干部,不是领导,瞎吵吵可管什么用,人家能听你指挥?又不是一家半家,这么多人,天塌下来有大汉子撑着,用的着你出头吗?闹出麻烦来不是多余吗?

    吴宝山想到这里,在屋里再也呆不住了他翻身起来,蹬上鞋子,脚步有些不稳地走出屋子。

    一到街上,吴宝山就有些吃惊,已是夜静更深了,街上还是有人来来往往。这些人走的那么快,那么急,象是出了什么事情。恰巧,这功夫托儿所的陈老奶奶背着口袋从他身边走过,他想打听打听消息,就跨近一步拦住老人。

    “您……”

    陈老奶奶用一只手在空中虚晃了一下,气呼呼地说:“唉,别提了。孩子们缠着我,没得脱身,我家那个死不了的老头子去开会,回来他给我背回这袋子粮食,说是要自己立伙。立伙由谁做?反正托儿所的职务我不能退,让他离开瓜园来管家,他更不干——你说说,几十年这道苦味还没有吃够吗?真是,我要把粮食退回去。”

    吴宝山当是老人还不知道食堂已经垮了,就连忙解释说:“不能怪大伯呀,食堂已经散了,您快把粮食背回去吧,没地方送了。”

    陈老奶奶疑惑地看他一眼,说:“有,有,食堂垮了,不是又建立新的了吗——哦,你还不知道哇?你家巧巧还是带头的哪!眼下正搞锅灶,说是明天起早接着冒烟,你快去看看吧!”

    说话间,有几个端盆子端碗搬菜板子的人,从他们身旁走过去,后边又跟上几个背粮食、抱菜的。吴宝山两条腿不由自主地跟着众人走来了。

    原来那个食堂的栅栏门儿大大的打开着,里边灯火辉煌,喊叫冲天,热闹的不得了。

    “躲躲路,躲躲路,蹭一身泥呀!”一个端一木锨泥的姑娘边跑边喊。

    “小心,小心,砖头砸呵!”一个担砖头的小伙子又走过去。

    吴宝山左闪右躲地来到灯火最明亮的厨房里,一眼就瞧见巧巧。她站在那里,摇晃着胳膊,用她那惯有的亮的嗓门嚷着,指挥着,她满脸挂着大汗珠子,在灯光下一闪一闪的。一会儿,她又拿起一把抹子,弯下腰,一块一块地砌起锅灶。几个女人给她供泥、递砖。

    这时候,又有几个男子汉闯了进来。

    “了不得呀,你们妇女可是在前边了!”

    “快快动手吧,越在一边愣着越落后了!”

    走进来的人,撸胳膊,挽袖子动起手来。

    吴宝山一时拿不准主意,自己到底该怎么办才好。他好容易想到,应当回家去背粮食刚要出门,迎面撞见队长王银森和副队长宋守林他俩边走边说地进来了。他心里不由得有些担惊,不知道这两个领导该怎么对待这些人。他不能走了,退了两步到院子的一个黑角落里,两眼睁得大大的望着两个队长。

    吴宝山清楚看到,王银森一进门,先是吃了一惊,后来叹了一口气。

    宋守林拄着棍子,满脸喜气,在一旁对王银森说:“你看怎么样?人家自己动手啦!这回要是搞起来,你说算不算自愿?”

    王银森感叹地咂咂嘴唇,惭愧地低下头没吭声。

    吴宝山那颗紧张的心立刻一松,乐的不得了。蹬、蹬、蹬几步跨进厨房里,伸手夺过巧巧手里的抹子,说:“让我来抹!”

    巧巧抬头一看是吴宝山,愣了一下:“你也来了?”

    吴宝山有点不好意思,只是轻轻地“嗯”了一声。

    巧巧又问:“你怎么不在家里等着了?”

    吴宝山舞动着抹子,回答说:“别说了,这不是很明白吗,好事情是等不来的。”

    巧巧满意地点点头,笑了,这句话也正是她今天最重要的收获。

    一个喧闹的夜晚过去了。

    清晨,跟往日一样,吉素村社员食堂的屋顶上,又飘起缕缕炊烟。炊烟升起,升到那静穆的天空中,跟艳艳的早霞溶化在一起。

 

                                  一九五九年十月十三日

全文完

发表在《文艺红旗》1959年11月号。收入《新春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