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五十)《红旗》(3)

(2019-12-16 09:09:32)
标签:

浩然

红旗

梁秋川

朋友们

文化

分类: 资料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

(五十)

 《红旗》

3)

 在编辑部的日常工作中,父亲还参加了诸多的讨论会,除了讨论作者的稿子外,还有对《红旗》“社论”提纲、草稿的讨论、对哲学的学术讨论、苏共二十二大问题的讨论等。

父亲还按照杂志领导的布置,为他人写作反修文章查材料,并参与了修改。尽管父亲这种“政治”文章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但参与到其中,也是一种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这些学习和活动,使父亲在有意无意间,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学艺术修养都获得很大提升,受益匪浅。

《红旗》杂志的领导也给予了父亲很多实际的帮助。

1963913日晚上,文艺组组长徐荇与父亲谈心。在谈心的过程中,他对父亲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批评意见,对父亲很有启发,其中几条印象最深:

1、急于求名,对这个问题觉悟不够。

2、有感受能力,但缺乏批判能力。

3、防止轻扬浮躁。

4、在创作上,要走一条踏实的道路,不要走飘浮的路子。要学习政治理论,不是影响而是促进创作。

5、对自己的创作要严肃,把才华集中起来,不要分散。

父亲将这些话牢牢记在了心里。

1964年3月21日下午,做为《红旗》副主编的邓力群与父亲谈话。让父亲十分意外的是,邓力群开口就答应他离开《红旗》,而且是在长篇小说改完之后。那天,邓力群与父亲说了许多发自内心的话,这些话打动了父亲,也让他具体地感到组织上的关怀,如同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一般的关怀。在谈话中,邓力群要父亲别忘了根本,不是党,不是这个社会制度,没有今天,顶多是放牛娃要时刻警惕,不要像某某某那样变化,犯下大错误写东西时,要再三检验,要想到用什么思想影响了读者要珍惜“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老实,思想问题敢于暴露,而不隐藏的品质保持下去要把长篇写好……父亲把这些话都铭记在心上,而且这些话也一定对以后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红旗》工作期间,在父亲的艰苦努力下,他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创作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艳阳天》。

19621226日,浩然来到西山八大处的作家休养所,开始完成他长篇小说的创作计划。196319日,长篇小说《艳阳天》第一卷的起草工作完毕,共计33章,15万字。父亲又继续奋战到这年的45日,正式脱出第一稿,比上一稿减少了三章,但字数却翻了倍,约38万字。

父亲把誊写清楚的稿件送到作家出版社的时候,却似乎没有受到编辑应有的重视,被堆放在一旁,先是被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人从编辑部的来稿堆里翻出借去阅览;后又在未通知父亲的情况下,之际,交给《收获》杂志社来京组稿的叶以群,并带到千里之外的上海。

《收获》杂志社对这部书稿倒是十分重视,刊物负责人之一的叶以群阅读后,当即决定用这部小说替换下原定在《收获》复刊号上刊发的长篇小说。即将复刊的《收获》容量只有26万字,版面上除了短篇小说等内容外,只能发表12万字以内的长篇。为了能全文刊登,编辑部原想增加刊物容量,但此时邮局已经开始了订阅工作,无法进行变更;于是找到父亲,希望做一些删改。大幅删节自己心血的结晶父亲有些于心不忍,同时担忧这样处理后,会影响到小说的质量。因此,他感到很为难,几次想打退堂鼓。一方面《收获》十分热心,一定要刊发一方面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断然拒绝,父亲只得利用上海与海燕电影制片厂商讨修改电影剧本《朝霞红似火》的间隙,对手稿做了削足适履式的修改,将正面人物爱情方面的线索全部删除除三两个主要人物外,其他人物的来龙去脉也做了删除。父亲十分担心,如此发表出去,很可能会大大败坏读者的胃口。《收获》杂志1964年第期,刊登了经过删节的《艳阳天》第一卷

叶圣陶看到杂志社寄赠的《收获》后,对刊登在上面的《艳阳天》深为喜爱,甚至达到喜不能禁”的程度,立即给父亲表示祝贺。叶圣陶老人的热情鼓励,使父亲感动之极。

当然,《艳阳天》在《收获》杂志上刊登后,在普通读者身上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不知是因为《收获》复刊就推出了《艳阳天》,在读者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同时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编剧任彦芳等人看过《艳阳天》手稿后,也对其赞不绝口,作家出版社开始对《艳阳天》重视起来,并主动与父亲联系,加快了编辑出版工作的进程。此时距父亲将小说手稿交给出版社已过去了近一年。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