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之《略谈我和我的作品》(3)

(2019-10-14 10:15:57)
标签:

浩然

创作

杂文

人品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之

略谈我和我的作品

(3)

 

 

    不少同志表示关心我的近况,十分感谢。我只能梗概地作点介绍。

    一九七六年十月份粉碎了“四人帮”。这是全党全国全民的大喜事。我跟人们一样,特别的欢欣鼓舞。

    被裹挟着打了一场乱仗的样子。此时战斗厮杀已经结束,枪炮停息人马撤退,独自走到一个安静的角落里;这才顾得上擦擦汗水,看看伤痕,轮廊地回想一下以往的情景,难以头绪清晰地考虑起是非得失。……

    我觉得,自己被耽误的时间太多了,而且“掐头去尾”:所耽误的都是一个作家生命中的最美好、最有价值、最富于创造力的年月!

    我觉得,作家要靠作品立足于社会,靠作品赢得他应该得到的东西,靠作品证明他的人格品行。然而我一直认为,由于“打乱仗”,以及其它原由,致使自己的真正的好作品还没有写出来。

    于是三个月之后,也就是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那天,带着行装,回到我过去生活的“根据地”,同那里的农民和基层干部一起,“反省过去,思考未来”。我先在密云县,后到顺义县,最后在通县安了个临的家。五年多的时间里,除了七八年有一段特殊情况,呆在北京的家里,以后每年夏天到东北地区生活、写作一两个月之外,一直在农村和县城小镇过。

    我经历了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终于渐渐地正视承认,自从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在农村工作中的一些失误;而且问题多,积累久,纷繁杂乱,难缕难择。经过反反复复地“反省”与“思考”,我认识到有两方面的过失是最严重、最根本的。一是在政治上没有切实执行党自己制定的阶级政策,敌、我、友这个革命首要问题没有解决好,严重地损伤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二是在经济上没有按照规律、法则办事,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官僚主义瞎指挥,严重地破坏了生产,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两方面的问题,在“大跃进”期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尤为突出。

    我认识到这些,同时也没有忘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共产党在推动革命的进程中,给农民带来的利益最大最多最根本。历史上任何一个政党都没能做,也不可能做到。中国的广大农民最讲“良心”,最知恩不忘;凡是从万恶的旧社会,从贫穷落后的过去生活过来的农民,心坎上都悬挂着一本给共产党刻记功劳的功劳薄。他们对党有些意见,意见的根本点是:“共产党本来可以给我们农民带来更多更大的利益,没做到,反而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应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没有一个正经的农民会认为“新社会不如旧社会”,更不会认为“共产党不如国民党”。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作家,一个信仰共产主义的革命者,当有了这样的觉悟与认识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我给自己的创作规定了几条戒律:

    第一、不护“短”,不硬把明明错了的、失败了事情,说成对的、成功的;

    第二、不装聋作哑,不保持沉默;

    第三不搞单纯发泄不搞展览革命进程中的过失和灾难的勾当;

    第四不为自己的名利追“风”、钻空子投机。

    我给自己的创作提了几点希望:

    第一、忠实于生活事实,忠实于自己的思想认识;

    第二、采取积极的态度,采取革命事业、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态度;

    第三、通过艺术形象教育人们接受过去的历史教训,不再重蹈旧辙,不再干类似的傻事,同心同德地搞好四化大业。

    于是,一九七九年我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山水情》,一九八年写了一部中篇小说《浮云》。这两部作品,是我重新回到生活根据地,“反省过去、思考未来”的第一个成果。同类题材的作品还有中篇小说《老人和树》,刚刚改出来,将交《当代》发表。

    一九八二年我又写了两个中篇:《弯弯的月亮河》与《七岁嫩芽一样》。前者的下卷在《北京日报》郊区版连载完毕之际,我写了几句“告别读者”的话,说明了我之所以写作它们的用心和出发点。现在摘要如下:

    ……

    我为什么要写《弯弯的月亮河》呢?因为有一个阶段,我觉着反映我们党建国三十年作失误方面的小说、电影多了些。作家写这样的题材,如果怀有高尚的革命责任感,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推动时代前为目的,是对的;但是写得过多,甚至片面夸张地写,就会造成误会,好新社会还不如旧社会。影响将是有害的!于是,我写了《弯弯的月亮河》和另一个中篇小说《七岁嫩芽一样》。把我曾亲眼看到过的、中国农民在旧社会怎样痛苦挣扎和觉醒的情景,再现出来,以便让年纪大的同志不忘记过去,让年轻的同志知道过去,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除了上述的几部作品,我还写了点儿童故事,以及企图帮助农民“卸卸精神包袱”的中短篇小说。今年是我五十岁生日,动手办两件事:一是给春风文艺出版社整理“文集”;一是动手写自传体的长篇小说。

    我近几年的身体不好,但要争取在一九八六年之前,把这两件事全部做到接近竣工的程度。特别是自传体长篇小说,决心集中我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倾出我全部心血,把它写成,写好,以偿心愿!

 

                               1982812日讲

                                   19日整理摘录完毕

    [作者附记]这篇自我介绍式的讲话提纲,共计六个部分,现暂略去五、六两个部分,交《庄稼人》发表。

全文完

    发表在《庄稼人》1984年3-4合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