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三十)张永枚(4)

(2019-02-02 10:33:06)
标签:

浩然

张永枚

梁秋川

朋友们

文化

分类: 资料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

(三十)

 张永枚

4)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三十)张永枚(4)


父亲陆续收到张永枚从广州寄来的其新出版的作品。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直到九十年代末,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张永枚就写作、出版了包括《孙中山与宋庆龄》、《红巾魂》、《爱与忧》、《画笔和六弦琴》、《宝马》、《美军败于我手》、《粤海大战》、《张永枚故事诗选》、《张永枚诗话》等十余种著作。2010年,张永枚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1996年底的时候,父亲收到张永枚从广州寄来他新出版的著作《张永枚故事诗选》,在扉页上,张永枚写道:

 

浩然同志:

五个整天细读完大作。值此写劳苦大众成为文学冷门,更感《苍生》是难得的文学良心灿然的佳作。农民的事、情、理,农民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华北农民的语言,由衷佩服(似可更精炼——挑眼儿),佩服。11月25日读到黑石峪段,使我想起沙石峪,感慨不已,“自作多情”顺口溜:

艳阳有天农兵原属国本

海月无涯笔枪只为苍生

                                       永枚

                                  1996.11.27,广州

                                     遥寄拙作,留念

                                     并祝健康去恙

 

    2008年2月20日,父亲在北京病逝。闻之消息的张永枚在邮局急作一首题为《浩然同志永生的诗稿,用快件寄到了北京。

    他的诗是这样写的:

 

浩然同志永生

《红旗》知交,

京华老庚,

南海潮高冲锋舟,

西沙烽烟共死生,

农民血肉,

父亲骨硬,

中华文学谁能斩?

国际知己多可寻,

吞泪不洒艳阳天,

存亡只为献苍生。

2008年2月20日广州邮局

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出:张永枚仍然清晰地记着四十余年前父亲与他第一次在广州相识时的工作单位;他仍然清晰地记着三十余年前父亲与他在西沙之战的炮火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尽的时刻,冒着生命危险在那里采访、慰问的情景;他仍然清晰地记着父亲的人格与人品;他仍然清晰地记着父亲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

张永枚这首诗写于父亲逝世当日的广州邮局,是他在家里听到消息后亟不可待跑到邮局,当场书写了这首诗快递出去,还是他外出时听到消息,而没有顾上回家,就跑到邮局急就而成?张永枚的那首诗,不是写在稿纸上,也没有写在人们常用的复印纸上,而是一张带有毛边的纸上。很明显,这是由一张不规整的纸被撕扯而成的。作为一个五十余年写作生涯的老作家,家里最不缺的就应当是各种各样的稿纸,十有八九这张纸是他在匆忙中向邮局工作人员讨要的一张废纸。是什么让他如此迫不及待地要将从心中迸发出来的诗句以最快的速度写在纸上,再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好友亲属的手中?我想,这是因为感情,一场经历过生死考验后的感情。张永枚现在依然健在,头脑依然清醒,这个问题在现如今打个电话就能问个明白。但仅为这点小事就去打扰一个已是八十余岁高龄的老人,作为晚辈有些于心不忍。还是让老人安安心心,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安度晚年吧,还是把这个疑问留给细心的读者,去发挥各自的想象吧。

本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