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二十七)柳青(3)

(2018-11-10 12:04:07)
标签:

浩然

柳青

梁秋川

朋友们

文化

分类: 资料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

(二十七)

 柳青

3)

 在父亲给好友的书信中,也曾多次提及柳青。在叙述中,也可看出父亲对柳青人的关注及作品的熟稔。

1971年5月,父亲与李学鳌等人返回了专业创作岗位。身在内蒙的杨啸闻知消息,心里既为朋友感到高兴,也对自己的处境而焦灼。父亲给杨啸写信进行了劝慰:

 

………

你千万莫要“急躁”。如今这样,非你一人,青年如上海一大批,老者如西北的柳青等等一大批,其实,除北京我们几个得天独厚者,都还没几个启用的;用的,也是不量其材,对付写剧本。你在偏僻之地,这些情况很难看到、听到。看来,林陈反革命集团出后,中央顾不到抓创作队伍,地方也是自行摸索,多是小吹小打。对你来说,仍是做充分准备。

………

 

在这一年1123写给杨沫的信中,父亲则写道:

 

………

写知识分子改造完全可以。主人公是女的也无妨。甚至改头换面,接着《青春之歌》写都是允许的。依我这一管之见,许多大文豪,尽管著作壁垒,细细揣其作品,他们一生也不过是集中精力完成了一种类型的形象或者说有一筹最拿手,只是不断开辟天地和深入而已。齐白石画过许多人物山水,但这个人之所以被人赞许和留下印象的是大虾大画师徐悲鸿探猎的范围则更广,造诣则更深,可是我至今只记得他的马。柳青是我尊敬的,他的三部长篇,每一部都是他创作道路的里程碑,也有上述人之妙处《种谷记》里的王家扶,《铜墙铁壁》里的石得富,《创业史》里的梁生宝,三个主人公,如果说他们是一个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表现,也未尝不可。当然,这些主人公的思想境界是不断升华的,形象的血肉不断丰富;三个主人公从其不同的方面,献给读者许多新鲜的、宝贵的东西。

………

 

父亲在和好友的谈话中,也曾涉及到柳青及其作品。在军旅诗人胡世宗1975年3月7日的日记中就有这样的一段记载:

 

浩然称赞柳青的《创业史》,他说,他与柳青没有深谈过,但看得出,柳青受到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如果说这部书的不足,就是他的人物是一眼眼井,一个水井群,每个人都有深度,但没有形成波澜壮阔的长流。梁生宝、郭振山、姚世杰,不见面,各干各的。但这本书能流传下去。柳青对农民是同情的、欣赏的、喜欢的。

 

19785月,柳青再次到北京治病,613日便在北京病逝。那段日子,父亲正遭受一些地方报刊的“批判”,被取消了五届全国人*大的代表资格,整日里忙于写“检查”和一些证明材料,被排斥在文艺界重大活动之外,跌落到人生的低谷。柳青来北京看病、病逝,直至召开追悼大会,在父亲的日记中只字未提,可见他对这些情况是毫不知情的。那时尽管父亲家中来客很多,人来人往不断,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却不知为何没人提及此事。

尽管柳青去世了,但父亲并没有忘记他。1996年10月,父亲到陕西西安住院疗病,并打算同时起草《文革回忆录》。父亲来到西安后,便托人打听柳青后人的下落。1028日下午,柳青的女儿应约来访,但来人却不是父亲认识的那个刘可风,而是柳青的另一个女儿刘梅风。不久后,柳青的两个女儿刘可风刘梅风又到医院探视了父亲。

父亲与柳青的交往是长远的,从现有记载的1953年第一次阅读《种谷记》,一直到柳青逝世后的1996年主动寻找他的后人,神交长达四十余年。父亲与柳青的交往又是短暂的,他们一生中只见过三次面,充其量仅有一个下午,一个上午,外加一个晚上,每次都因时间短暂或要谈的话题太多而无法深谈,最后还因政治上的原因,没有跟他见到最后一面,送他最后一程。这在父亲来说,也应当算是人生中的一件憾事吧?

本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