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二十六)杨沫(6)

(2018-10-04 10:48:41)
标签:

浩然

杨沫

梁秋川

朋友们

文化

分类: 资料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

(二十六)

 杨沫

6)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二十六)杨沫(6)

浩然与杨沫在京郊虎峪


父亲与杨沫之间的情谊是长久和深厚的,但是,父亲去世后,我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传言。传言说:在九十年代文联的一次党组织生活会上,杨沫给父亲提了点意见,因而使两个人产生了隔阂,关系疏远,导致父亲都没有去参加杨沫的一个作品讨论会。事情果真如此吗?在父亲生前,我从未在父亲口中听到过半句哪怕是暗示性的对杨沫不满的词句,更没有从其他人那里听说过类似的事情。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1995年12月11日杨沫病逝后,父亲收到她的讣告和告别仪式通知书,征询我意见时的情景。那段日子,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父亲的状况都极为不佳,包括我们子女在内的很多人都为此担着心。我知道父亲与杨沫之间的情谊和感情,但如果在如此的状态下去参加那样的活动,对父亲的心理和身体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我很担忧父亲会经受不住那样的刺激。就劝慰父亲说:您和杨沫的关系很好,感情很深,这大家都知道;但你现在的身体很不好,大家也全都知道。即使不去参加她的告别仪式,别的人包括杨沫的亲属也是能够谅解的。您如果一定去参加,万一发生了什么意外,不说给我们这几个子女,得给别人增加多少麻烦?说完后,我感觉父亲似乎是接受了我的意见,但举行告别仪式的那一天,父亲还是带病从三河赶了去。

我对那个传言的真实性是十分怀疑的,因而按照那次杨沫作品研讨会的日期,查阅了父亲当时的日记。根据父亲日记的记载,在那个研讨会的前夕,父亲做了一个不得不立即做的手术,虽然不是很大的手术,但是术后别说去参加会议,就是坐着也是不可能的。至于说杨沫在党组织的生活会上给父亲提意见,我没有找到相应的记载,但我认为这件事不论有没有都是不重要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之一,如父亲和杨沫这样解放前就已入党的老党员,在党组织内的生活会上当面表明自己的看法,即使没有几十年的深厚情谊,也是不会因此产生矛盾的。那个传言让我难以置信,恐怕也是很难服众的。这个传言的始作俑者,如果仅仅是富于联想,便根据两位逝者的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做出如此的推测并传播,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如果是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则是很可耻和很不道德的。我之所以这样说,并非神经过敏的凭空想象,而是因为在父亲的生前死后,在父亲与他的朋友之间煞有介事的制造传播这种子虚乌有的流言,挑拨搬弄是非的事情并非仅此一件,其中最为可笑也十分令人气愤的是关于父亲和刘绍棠之间的“故事”。大概有人对父亲与刘绍棠没有成为对头冤家,没有相互死掐,反而变成要好的朋友十分的不悦,心中格外的不痛快,因而在刘绍棠逝世、父亲病卧在床多年,两个人都失去话语能力后,创作出他们俩人之间争夺北京作协主席位置的动人“故事”。可十分拙劣的是,“故事”中的“主席争夺战”发生时,刘绍棠已经去世了好几个月。这类事情的出现,使我不能不产生某些人不仅有意在父亲与他的朋友间制造矛盾,而且还企图在后人身上撒下敌视种子的怀疑。

杨沫的去世,让父亲感到十分难过。为了追思这位有着深厚情谊的朋友,父亲很快写出了两篇悼念文章,分别发表在《深圳商报》和《北京文学》上。

父亲与杨沫从相识、相交、相知,经受了特殊岁月的考验,建立起真挚的情谊,这种情谊他们从中年保持到老年,从老年保持到生命的终结,这是任何人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本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