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短篇小说之《车轮飞转》(1)

(2018-09-08 10:14:27)
标签:

浩然

短篇小说

车轮飞转

李竹方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短篇小说之

车轮飞转

1)

 引子

 

    李竹方有两个特性在队里很出名:一是蔫,二是钻;其实蔫和钻总是拧在一块儿的。论年纪,他只有二十五,这个岁数的人,正是青春年少,血气方刚的时候。打个比方说,就如同野山上生起的一堆火,越烧越旺,把整个山都能烧得一片通红。可是,李竹方例外。他象一个“蹩拉气”,那旺盛的火焰包藏在腹内,在人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散发着烤人的热力。

    他长的样子也带蔫劲儿。五短身材,胖乎乎的圆脸,眉毛疏淡,眼睛细小,一天到晚总象沉思遐想似的半垂着上眼皮;走路的时候常常是低着头,倒背着双手;说起话来,轻轻慢慢,嗓门儿沙沙的;正说得有劲,有人插一杠子打断了,他也不急,等你说完了他再说。

    打比方,论外形,都不能把李竹方这人说清楚,举个小例子吧。

    有一次食堂闹炊具革新,其中一项是搞土自来水。这个办法是从毕都生产队学来的,搞到半截,碰到了难题。人家毕都用的全是铁管子,这东西是当年打开张天佐炮楼得的胜利果实。李家营子半节都没有,派人到处买,到处找,都空手回来,这项革新只好半途而废。过了好久,有一天早上,人们突然发现一根别致的水管子把厨房和水井接连起来了。代替铁管子的是几根葵花秆子。这东西很粗很长,外边是硬皮,里边是软瓤,用铁条一通,接在一起就成了水管子。

    这件事儿在全队轰动,谁也猜不到是哪个人搞的。首先急坏了青年队的记工刘金香。她最崇拜比她先进的、献大的人,这样的好人好事,不立时表扬出去,不赶快打报告请示队委奖励,她心里可过不去;她又是黑板报编写兼广播宣传员,队里的新鲜事儿不快些传播出去,也算没有尽到责任哪!

    这个细高个子姑娘,早饭没顾吃,头发也没来得及梳,一手拿着记事本,一手抓着钢笔,满街飞跑。她先推开大木匠的门,笑容满面地问:“大木匠,食堂那水管子是你搞的?”被问得愣头愣脑的大木匠使劲摇摇头。姑娘又来到二铁匠家:“食堂的水管是你搞的喽?”对方也说不是。技术组长、革新能手、几个回乡生产的中学生、下放干部,连保健员都让她问过了,还是没有找到。最后刘金香去问党支部书记鞠妈妈。她说:“鞠妈妈,水管子难道是神仙给搞的?”

    鞠妈妈含笑说:“其实神仙就是肯动脑筋的人。我估计可能是李竹方。”

    姑娘撇了撇薄嘴唇,心里想:“那个棉花桃脾气的人,能想出这个高明办法?”

    想是这样想,她最后还是跑到李竹方家里去了。李竹方正在院子里吭吃吭吃地给小推车打气儿。姑娘进门就问:“食堂那水管子真是你搞的吗?是不是?快说呀!”

    李竹方头没抬,只轻轻地“嗯”了一声。

    姑娘笑了:“我觉着就是你,要是别人我早就知道了。搞这大的事儿,你怎么不对我说一声?”

    小伙子依旧没抬头,说:“啥大事?又不是炼钢铸铁,就拿来一通一接,完了。

    姑娘打开本子,拧开花杆钢笔帽,说:“这事情虽小,可表现了咱们社员的智慧——你快说说,你怎么就想出这个办法?

    李竹方这才晓得对方是来工作的,就放下手里的气筒子,红着脸,厚嘴唇动了好半天才说出话来:“我见别人急的那个样子,到处买不到管子,就寻思,为什么总要靠着从外边买呢?不能自己想想办法……”

    姑娘不礼貌地打断对方的话,合起本子,戴上笔帽说:“你忙你的吧,说也说不清。我走了。”

    当天中午,广播台上响起刘金香那洪亮的、甜甜的声音;黑板报也出现了她的新作。她还在刊头上画了一个人头像。人们夸赞她画的好,只是说她把李竹方画的太俊了点儿。

    再说个例子。这事情发生在前几天,就是秋收刚刚开始的时候。

    动镰的头一天晚上开动员会,各个临时运输小车队挑战竞赛。李竹方是第二小车队的小队长。散了会,他摸着黑,把全小队所有的车子都打足气、拴绑好。可是早晨起来,人们急急忙忙抄起车把正要上工,李竹方发现自己车上的麻绳不见了。当时绳子也很缺,这一根还是刘金香到保管员那儿磨了半天,从一个耠子上解下来的。

    没有绳子怎么干活?小队的十个人听说,都火了。刘金香急的跳脚。她见李竹方还是不慌不忙,就逼着李竹方说:“你去找找哇。”

    李竹方慢吞吞地说:“人家拿去用了,还找得回来?其实,他要急着用,跟我说一声,我也会解下来先给他。”

    刘金香跺着脚说:“不找你使啥?”

    李竹方没吭声,走进场房,拿出镢头,吭吃吭吃地刨起场边土坡上的小桑树。刘金香一气,招呼大家出发了。他们到地里还没装上车,李竹方也推着车子赶到。刘金香高兴地问:“找到绳子了?”

    李竹方点点头,“嗯”了一声。

    大家转头一看,李竹方的车子上盘着的不是麻绳,是一团金黄色的桑树根。

    李竹方就是这么个人。可是,谁要从这两个例子得结论,认为这个人,简直火上房都不会着急,那就错了。李竹方也有着急的时候,这几天他正被一件事情给搞得坐卧不安。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