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巴人同志指导我学习创作》(1)

(2018-08-18 10:11:18)
标签:

浩然

创作杂文

巴人

创作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

《巴人同志指导我学习创作》

1)

    巴人同志的革命资格很老,可以做高官。巴人同志的艺术造诣极深,可以搞创作。可是,他却心甘情愿在出版社率领一伙编辑,兢兢业业、辛辛苦苦地“为他人做嫁衣”。正如一位编辑同志所说的那样:“他每天按时上班下班,一来就伏案工作,各编辑室古今中外的稿件都一一审读。”在繁忙工作的“业余”时间里,他还撰写一大批指导文学创作的理论文章,使广大文学青年受到有益的教育。这期间,凡是出现了优秀的文学作品,他都积极地给予鼓吹,发表大量热情洋溢的评介稿子,给新作插翅膀,给新人鼓劲头。直到他被排挤出文学界许久之后,仍然关心着文学界老作家的攀登和新作家的成长情况。每次与之会面,他都要提出一大串名字,向我探询他们的近况。有一次谈到新诗的问题,他十分动情地说:“有一部长叙事诗《白兰花》,写得很成功。可惜,年纪轻轻的作者,刚把稿子改完,就被汽车撞死了!可惜,那长诗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巴人同志并不认识那位年轻的作者,遗稿也是另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从这里使我深一层地认识到,巴人同志所关心的是社会主义文学事业;他当编辑出书、写文章推荐作品,都是为了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此段内容未通过审核)


 

    我与巴人同志有了联系,但还未见过面的时候,也就是在我文学入门的时期,巴人同志写给我的几封信,我还珍藏着。从信中可以看到他给我这样一个普通青年怎样的关怀和扶植。

   一九五七年底,刚刚摸到文学门口的我,因为“不务正业”总想学习创作,而被所在单位《友好报》“编余”,要把我调到山西《太原日报》当工业记者。吃罢送行饭,我忽然萌起把已经发表过的短篇小说交给出版社碰碰运气的念头。我步行到作家出版社,把稿子放到传达室。同时给《河北日报》的老领*导写信,要求返回河北。就在我等待调令的当口,接到巴人同志以编辑组的名义写给我的亲笔信:

   

     浩然同志:

    你的短篇小说《喜鹊登枝》,我们决定采用。

    我们想打破过去的“内容说明”的那套办法,希望作家自己写一点前言、后记,谈谈写作经过或发表些什么意见。为此,特请您能于最近写些什么,寄给我们,以便于三月内发稿。

         此致

     敬礼

                                     作家出版社第一编辑组

                                                 三月三日(1958年)

 

    巴人同志传达的这个“决定”,神奇般地改变了我的命运轨道。

    我是农民出身的人,立志一生“写农民,给农民写”。我熟悉的是农民。而北京郊区跟我的故乡毗邻,是我的“生活基地”,我熟悉的是这块土地上的农民。如果把我从这块土地上的农民中间拉开,硬给安插到另一块陌生土地上的陌生的工人中间去,我将走一条什么样子的人生道路和艺术道路呢?

    一直同情我的同事贾玉江自动地把作家出版社的“决定”传达给《友好报》的领导。领导立刻感到把个能出书的记者“编余”了可惜,就“决定”把我给留下了。这一留,使我在北京和冀东这块土地上又留了二十八年!走的是我已经走过来的这样的人生和艺术道路。

    我接到出版社的信,正考虑“前言”或“后记”怎么写的时候,一天上午,忽然接到巴人同志亲自打来的电话:“……我要亲自给你当责任编辑。你有什么意见就跟我说吧。……”

    由于喜出望外,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放下话筒之后,立即给巴人同志写了封信,诚恳地要求他给我的作品指指毛病,我愿意修改后再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