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短篇小说之《并蒂莲》(1)

(2018-05-10 11:08:31)
标签:

浩然

短篇小说

并蒂莲

董春桃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短篇小说之

并蒂莲

1)

  

 

    傍秋收,我跟农林局的几个同志,到红枣村人民公社了解收获情况,在王家园子住了三天。在那里,我跟一对青年夫妇打过一些交道。象平时见到我们生活中最美的东西一样,他们的影子深深地留在我的心里。

    我们到公社的时候,已近中午,正赶上公社党委开会。社主任把我们引到会议室的里间屋谈情况,我坐在迎门口,会场上的一切情形都能看到。

    会议室是两间民房改造而成,不十分宽敞。十几个人围坐在没有油漆过的长条桌子旁边,有的往本子上做记录,有的慢慢地抽着烟,党委书记拿着一叠表格,一条一条地给大伙儿念叨。小小的会议室里,充满了和谐而又热烈的气氛。坐了一会儿,我才听出眉目,他们正在讨论各大队的秋收准备计划。

    一个接一个的计划被讨论、修改、通过了。最后党委书记念到王家园子大队的时候,忽然,一个妇女站了起来,截住书记的话,又从书记手里要过那张写满数字的表格,对着大伙儿说:“这个计划不能通过!”她的声音很高,会场上的人都把目光转到她的身上。正在给我介绍情况的主任,也不由得住了口,探过身子听她说话。

    这个妇女大约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中溜个子,微黑的脸蛋,疏淡的眉毛,细小的眼睛,整个看去极平常,却显得匀称、清秀又庄重。她用手指轻轻地点着摊在桌子上的表格,接着说:“一个大队,四个生产队,秋收开支一万块钱确实不算多;不过,我还是希望大家仔细地分析一下,用多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这个尺子量一量,如果不花这么多的钱,或者是尽可能少花一点儿,能不能把庄稼收上来,把麦子种上呢?

    坐在她身边的一个老头,从嘴里移过烟袋,扬起脸来,插一杠子说:“你了解底细,就说说嘛,看减去多少合适?”

    青年妇女说:“不,我不是单单指的那几个钱。”她有点儿激动了,脸红涨得象一朵石榴花,两只手扶着椅子背儿,用那双细小、好看的眼睛把会场上的人扫了一下。看的出来,她在尽量使自己的态度平静一些,语调和缓一些。她说:“我这几天想过来想过去,有一个问题总是在我心头转。人民公社成立以后,我们连着打胜仗,腰杆硬了,力气壮了,各方面来的赞扬声也多了,确实让人越往前奔越有信心了。可是,我们现在经济上还不是很富裕的,建设任务大,投资的地方多,困难也还不少,要准备遇到更大的困难。咱们都是管家过日子的人,要能创业,也要会守业;创业难,守业就更不易。有的同志能经住失败的考验,不一定能经住胜利的考验;我发现他们的脑瓜子有点发热了……”

    ……

    会议室里的空气顿时就热烈起来。这时候,主任介绍完情况,要领我们去吃饭,下边的情形,就没有听到。

    吃完,我们几个人又研究一下,打算立刻分头到各大队去了解一些庄稼收获方面的典型材料。社主任要我跟一位副主任到王家园子去;并且还委托我一件事情,顺便帮助修改这个大队的秋收计划。他还告诉我:解决计划问题,主要是先扭转大队长彭兴汉的头脑发热,大手大脚思想;这种思想虽然还只是个苗头,发展下去,对巩固和发展公社的集体经济十分不利。

    我是个搞文化工作的,这一次是临时抽出来搞搞中心工作,从来没有做过组织领导工作,面对这个任务,未免有几分犹豫。

    主任开导我说:“副主任就是那个村的人,对干部的底子和村里情况都熟悉;办事也稳重、踏实,很有办法。你去了,当当助手,还怕什么?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他说罢,就把我领进西耳房。

    房子的门儿敞开着,迎门处放着一张大办公桌,有一个妇女趴在上边忙工作。她一手按着表册,一手拨拉着算盘,算珠劈啪作响。见我们进来,她扭转身,对主任说:“我又仔细地核算了一下,我看从原来的数字上减去百分之七十没问题。你再看看行不行。反正我们一定首先把实际情况摸清楚;不然光凭印象和感情办事儿,让人家下边的同志为难。”

    主任接过表格,简单地看了一下,说:“按照党委会的决议跟实际情形,你就办吧,我也不十分摸底。”接着,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这位是县里的梁同志,到王家园子了解收获情况,你们同道,也可以一块儿研究。”他又指着那位女同志对我说:“这位是公社副主任董春桃。”

    我早已认出来,这位副主任董春桃,正是在会上发言时引起旁人注意的那个女同志。

    董春桃很大方地跟我握手,然后微微一笑说:“好极啦,这回咱们来个协作吧。我帮你搞情况,你帮我解决干部的思想问题——我正担心完不成任务哩!”

    在公社我们又办了一些事情,出发到王家园去。路不太远,我们就步行。董春桃一定要替我推着自行车。我们两个,一路走着一路谈话。她先介绍这个公社从成立以来,为贯彻总路线、争取全面跃进所作的种种努力,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从她那从从容容的谈话里,使我发现,这位女同志不仅政治理论方面有一套,农业科学也内行。接着,董春桃又向我介绍彭兴汉的情况。自从搞初级社起,彭兴汉就当社主任,他热心集体事业,猛打猛干,不怕吃苦,处处带头,社员们都很拥护他。那时候,他兢兢业业地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办事儿。在他领导下,王家园子的人,自力更生,从糠菜半年粮的日子过到如今丰衣足食。说话间,董春桃的脸上不时地闪现出兴奋的光彩。显然,她对那个直接领导下的干部很有好感。接着,她的眉又皱起来了。她说“从打成立人民公以后,这个人松了一口气,沾染了一些错误思想,讲排场、闹阔气,追求表面上轰轰烈烈。过去那些扎扎实实、艰苦奋斗的作风扔在一边,对党的总路线从观念上淡漠了。今年这个秋收计划,他没有通过群众讨论修改,由几个队长坐在一块儿,往纸上一写,就报到公社。”接着,她又有点自责地说,这事情她自己也有责任,因为公社党委分工,她负责王家园子的具体领导工作;而她,过去对彭兴汉这种错误的思想苗没有及时注意,直到这次订计划,才有了一些觉察。

    我本想跟她多了解一些情况,不想,几个从供销社买东西归来的女人赶上了我们,这个一言那个一语地跟董春桃说笑起来,把话岔开了。我只好跟在她们后边走。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