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
(二十四)
巴人
(2)

巴人
1958年3月,父亲在等待鉴定和调令时,收到作家出版社一封信:
浩然同志:
你的短篇小说集《喜鹊登枝》,我们决定采用。
我们想打破过去的“内容说明”的那套办法,希望作家自己写一点前言、后记,谈谈写作经过或发表些什么意见。为此,特请您能于最近写些什么,寄给我们,以便于三月内发稿。
此致
敬礼
作家出版社第一编辑组
三月三日
过后父亲才得知,这封第一编辑组的信是巴人亲笔写的。
一位名叫贾玉江的记者同事得知消息,出于对父亲的同情,拿着这封信去找报社领导,指责他们不该把父亲“编余”,领导也觉得把个能出书的记者“编余”了可惜,于是父亲被留在了报社。
接到出版社的信,父亲正考虑“前言”或“后记”如何写的时候,一天上午,忽然接到巴人亲自打来的电话:“……我要亲自给你当责任编辑。你有什么意见就跟我说吧。……”
喜出望外的父亲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放下电话立即给巴人写了封信,诚恳地要求他给自己的作品指指毛病,表示愿意修改后再出版。巴人收到信后,立即给父亲写来复信。
为了父亲第一本小说集的出版,巴人开始频繁地给父亲写信。每当他在那些还显幼稚的文稿上改动一个字,都要写信说一说,这不仅仅是为了通知父亲改了什么地方,而且还告诉父亲为什么要改动这些词汇。父亲反复地读着这些信,并找来原稿与巴人加工的地方前后连起来看,获得很大教益。巴人这种字句推敲、一丝不苟的认真负责精神,对父亲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父亲始终都在努力地学着他的样子做。
巴人诚恳地指导,使父亲很感动。作为思想深远的理论家巴人,对年轻作者关怀备至,也对年轻作者有着透彻的了解,对父亲的下一步早有预料,并及时地写信警告:
你是有写作才能的。文章风格清新可爱,对新事物有敏感。你这小说集中,确实写出了我国新农村的新人物的新面貌。
以后,你应注意的是对人物的新的精神要更深入的加以挖掘,使每一个新人物都有自己的鲜明的个性。不仅是表现一般的新面貌和新精神。在这里,就需要有强大的艺术概括力量和丰富的生活基础。
希望你继续写。可能在你写作的再一步提高和跃进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或者写得更差了。但不要失却信心,突破这关,就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巴人的这些话,把父亲当时最急需的东西,都送来了:自信心,进取的方向,以及将会受到困难考验的精神准备。
不久的后来,父亲知道了他那本《喜鹊登枝》的书稿,是非常偶然又非常奇巧地到了巴人手里的。
在作家出版社当小说编辑的诗人方殷对父亲说,巴人对上下班制度遵守得非常严格,每次上班来就认真地工作,一刻都不空闲度过。有一天他上班来的时候,不小心把腰扭伤了,一坐下来就疼痛难忍,只得回家休息。回到家的巴人又不忍让时间白白空过,就给编辑部打来电话,让送一点短小的、看着方便又轻松的书稿给他看。总编辑是审阅定稿的,偏巧当时没有巴人要求的那种书稿。就在这时,父亲的《喜鹊登枝》经编辑初审后送到了总编室,于是就被当做让巴人“随便翻翻”、消磨时间的书稿送了过去。靠着被窝枕头半躺在床上的巴人拿起稿子,第一篇就是看着最轻松的《新媳妇》。巴人看了十分喜欢,一气看了全部书稿的一半。他立刻给编辑部打电话详细询问作者的情况。当他知道父亲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作者,并且是谁都不知道的一名新手时,就越发有了兴趣,看完整个稿件就主动提出要亲自担当责任编辑,亲自编选、加工和校对。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