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早期通讯之 《中共清苑县中冉乡总支部 发动全乡农民开展种麦竞赛》
(2017-12-30 16:07:38)
标签:
浩然早期通讯清苑县河北日报文化 |
分类: 著作 |
浩然早期通讯之
《中共清苑县中冉乡总支部
发动全乡农民开展种麦竞赛》
中共清苑县中冉乡总支委员会发动全乡农民掀起种麦热潮。
今秋雨多地湿,该乡农民产生了“今年地湿,只要不上冻就能种上麦”的麻痹思想;有的乡干部认为:“今年种麦不用抗旱,能节省大批人工、畜工,完成种麦任务不成问题。”由于干部、农民存有麻痹思想,没有抓紧种麦,到九月二十三日,全乡农民还没有种上一亩麦子。中共乡总支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了这种情况,计算了时间、人力、畜力和计算了国家分配的种麦任务,还研究了农民范春义、王彩亭等户因去年种麦播种晚大大减产的情况。经过研究,大家都认识到错过种麦时机就会造成小麦减产,影响到国家经济建设。接着就根据全乡种麦七千零五十亩的任务和本乡的具体情况,订出了全乡种麦的具体计划。为实现种麦计划,乡总支部提出要发动全乡男女齐下手,做到边收割、边耕地、边种麦。对扩、建社和粮食“三定”到户工作也做了妥善的安排,并决定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中心,开展全乡范围的收秋种麦竞赛运动。九月二十三日晚上,总支委员会召开了全乡干部和全乡十五个社的社长、生产队长等六十九人的动员大会,讲了适时种麦保证增产的重要意义,用算账的办法批判了麻痹思想。经过算账,全乡共有男整半劳力一千五百个,有四百八十四头牲口,一亩麦子地耕两遍,盖两遍,耩两遍(密植),合计起来一头牲口一天平均最多只能种一亩麦子,加上拉庄稼、拉粪、拉磨、拉碾等,每天都占用四、五十头牲口,按全乡种麦七千零五十亩计算起来,很难适时完成。这样一算账有效地扭转了干部中的麻痹情绪;各社社干部在会上按照国家种麦计划作出了本社的种麦计划,并互相提出种麦收秋竞赛。会后全乡农业生产合作社带动个体农民掀起了收秋种麦热潮。郭彩楼社四十六户,只六头牲口,为解决畜力不足的困难,全社组成了四个人拉耧小组进行种麦。全乡十五个社有八个社组织了二十六个推碾、推磨临时互助小组,腾出牲口去耕地、种麦。为解决青、壮年妇女参加田间生产的困难,各社组织起三十个看孩子小组,全乡每天平均有二百七十多名妇女参加田间生产。经过全乡农民紧张突击,秋收腾地工作已基本完成,到十月三日,已种麦四千五百亩。
发表于1955年10月7日《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