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 (十六) 周立波 (2)

标签:
浩然周立波梁秋川朋友们文化 |
分类: 资料 |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
(十六)
周立波
(2)
父亲开始与周立波有所接触,还是在《红旗》杂志社担任编辑的时候。
1961年8月,父亲调到《红旗》杂志社,担任文艺编辑。在《红旗》工作的三年间,为了组稿,父亲几乎拜访结识了文学界的所有名家,特别是结识了赵树理、柳青、孙犁和周立波,在与这几位前辈作家交往的过程中,他们说过许多有见地、有意义的话题,对父亲极有帮助。
这一年的8月30日下午,父亲到周立波家拜访组稿,恰巧他夫人林蓝也在家。这是父亲与周立波第一次会面,谈得十分融洽。在谈话中,周立波一再向父亲强调:不要离开故乡,要多去,不要放弃;而冀东是个好地方,他非常喜欢那个地方。父亲也劝周立波到蓟县去落户。
在此后的一段日子里,父亲又多次到周立波家,但不是他不在家,就是稿子还没有写好,直到10月27日下午,才从他家取来一篇题名《一个星期日》的稿子。稿子到手后,父亲又多次到周立波家去交换修改意见,并在《红旗》副总编辑胡绳召集的文艺组作品讨论会上,谈了自己对周立波所写稿子的看法。
1962年,浩然应《中国青年报》之约,写了《给周立波同志的信》一文,刊登在5月26日的报纸上。在这篇以公开信方式的文章里,父亲谈了自己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经过;强调作家深入生活,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重要性;代表广大青年作者,向周立波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创作方面的问题。不久后的《中国青年报》刊发了周立波的答复文章。周立波的这篇的文章,还差点成为父亲一部新作的代序。
那是1962年7月底,父亲给周立波写信,希望他为自己的一部新作写一篇序言。8月4日,周立波写来了回信:
浩然同志:
来信收到了,我很高兴为尊集作序。不过,最近没时间,又要下乡去,一下乡,得忙一阵子,怕耽误了出版的时间。我记得,我们曾在报上发表过关于你的写作的通讯。如果那能够代序,就很好。如果需要我新作一篇,时间又可以延到三四个月以后,请你来信吧。
在业余时间,你能写这样多东西,足见你的勤奋的程度。
专此布复。并致
不知到底是什么原因,父亲的新著中既没有序言,也没有代序。
自从父亲1964年调离《红旗》杂志社后,就一直没有见到过周立波,直到1977年。
1977年8月13日晚上,父亲来到北京饭店,参加宴请中岛健藏为首的日本文化代表团,周立波也参加了这次活动。见到十几年未曾见面的周立波,看到他那苍老的面容,父亲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这是父亲与周立波的最后一次会面。
1979年9月25日,周立波因病在北京逝世。在周立波因病住院时,父亲得知消息后,却因为本文开头那封信中所说的原因没有前去看望。29年后,浩然也因病在北京逝世。两位已经逝去的老人,不知在天国里是否再次相会,不知是否又在一起畅谈文艺创作,不知周立波是否明了浩然当初没去看望他的苦衷?